如何布置观测点

发表于2009-06-01     1878人浏览     4人跟帖     总热度:10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岩土工程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奖励      

  • 奖励于 2009-06-02 04:15:50

 发表于2009-06-01   |  只看该作者      

2

首先是设计要求吧,那些位置荷载差异大,对差异沉降敏感
后浇带位置有没有观测的要求
其次是点的设置要便于观测
一般考虑下列位置:
A、建筑物的四角、大转角柱基上;
B、高低层建筑物、新旧建筑物、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不同地质条件、不同荷载分布、不同基础类型、不同基础埋深、不同上部结构、建筑裂缝、后浇带、沉降缝和伸缩缝的两侧,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及填挖方分界处;
C、宽度大于或等于15米,或宽度小于15米但地质条件复杂以及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的承重内隔(纵)墙设内墙点,以及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结构体系的楼、电梯井和中心筒处;
D、筏基、箱基的四角和中部位置处;
E、多层砌体房屋纵墙间距6~10米横墙对应墙端处;
F、框架结构建筑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墙轴线上,以及可能产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相邻柱基处;
G、高层建筑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对应尽端处。

奖励  荣誉分+20    

  • 奖励于 2009-06-03 16:06:15

 发表于2009-06-04   |  只看该作者      

3

非常感谢2楼的解答,我的意思是,如果在高层建筑上布置了观测点,但裙房施工后就会把高层上的观测点破坏掉,那么高层上的观测点应如何布置呢?

奖励      

  • 奖励于 2009-06-07 23:50:21

 发表于2009-07-16   |  只看该作者      

4

重新布置,数据设法连接。

奖励      

  • 奖励于 2009-07-18 20:44:11

 发表于2009-07-23   |  只看该作者      

5

这样的做法可取性有多大呢?

奖励      

  • 奖励于 2009-07-23 19:19:20

jinyanjiao

河北 秦皇岛 | 岩土工程

1 关注

0 粉丝

8 发帖

0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