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好的资料---植物造景

发表于2005-05-20     5198人浏览     10人跟帖     总热度:10  

标签: 植物造景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园林景观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05-05-20   |  只看该作者      

2

第四次来华认湖北石灰岩山地的植被调查到四川红色砂岩上的植被,引走了成千上万的王百合球根,还有高原卷丹、沙紫百合、或茉百合和云杉。19l8年池去台湾引走了台杉、台湾百合、五爪金龙和台湾马醉木。1913年在英国首次出版他的著作《一个植物学家在华西》,1929年再版于美国,改名为《中国――花园之母》书中介绍了中国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及他采集、引种的工作经过,这对各国纷纷派员来华收集和引种园林植物资源起了很大的刺激和推动作用。
乔治・福礼士(George Forrest)于1904-1930年曾七次来华,他花 钱雇工及采集标本,引走了穗花报春。多齿叶报春。紫鹃报春、紫花报春、垂花报春、桔红报春,福氏报春、指状报春,偏花报春、霞红报春、壬亭报春、报春花,两色杜鹃、云绵杜鹃、腋花杜鹃、早花杜鹃、鳞腺杜鹃。绵毛杜鹃、似血杜鹃。杂色杜鹃、大树杜鹃、夺目杜鹃、绢毛杜鹃、高尚杜鹃,黑红杜鹃、假乳黄杜鹃、镰果杜鹃、朱红大杜鹃,粉紫矮杜鹃、乳黄杜鹃、柔毛杜鹃、火红杜鹃及华丽龙胆等。
雷・法雷尔(Regina Farrer)热衷于引种岩石园植物。他到兰州南部 ,西宁,大同等地引走了杯花葱,五脉绿绒蒿、圆锥根老鹳草、法氏龙胆及轮叶龙胆等。
法・金・瓦特(Frank kingdon Ward)是来华次数最多、时间最长, 资格最老的采集者。于1911-1938年间曾方次来华,在云南的大理、思茅、丽江及西藏等地采集植物。他引走了滇藏械、白毛拘子、棠叶山绒蒿、董香绿绒蒿、高山报春、缅甸灯台报春、中甸报春、美被杜鹃,金黄杜鹃、文雅杜鹃。羊毛杜鹃、大萼杜鹃、紫玉盘杜鹃,假单花杜鹃、 灰被杜鹃、黄杯杜鹃及毛竹柱杜鹃等。
19世纪法国也同样派遣了很多植物学家来华采集、引种。
大卫(Pere Jean Pierre Armand David)首先在中国发现了珙桐。
1860年到中国后,从北京到重庆沿长江再到成都一路采集。1869年2月去茅坪,当时茅坪是一个小小的洲,住着藏族居民,池在高达4572m的红山 顶山区搜寻植物的资源,发现在山脊上集中长着各种杜鹃,在一个小小地区中就发现有16种杜鹃。此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园林植物,如柳叶询子、红果树、西南英迷。美容杜鹃、腺果杜鹃、大白杜鹃、茅坪杜鹃。刺芒杜鹃、宝兴掌叶报春、高原卷丹。他寄往法国2000多种植物的标本。
德拉维(Pere Jean Marie Delavay)在1867年就到中国采集引种植物。他在云南大理东北部山区住了十年,主要在大理和丽江之间寻找滇西北特产的园林植物。每种植物都采有花、果,一共收集有4000种,其中1500种是新种。寄回法国有20多万份蜡叶标本,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1895年12月30日在他死前几个月,还采集800种植物,可以说是鞠躬尽瘁了。他所发现和寄回国的一些植物及种子与其他采集家相比都更珍贵,更适用于花园中,有243种种子直接就用于露天花园中,如紫牡丹、山玉兰。棠叶山绒蒿、二色搜疏、德氏紫苑、山桂花、豹子花(Nomocharis pardanthina)。偏翅唐松草,萝卜根老鹳草、睫毛尊杜鹃、露珠杜鹃、小报 春、垂花报春、海仙报春。另外,还有108种优秀的温室观赏植物也引回了法国。
法尔格斯(PauI Guillaume Farges )在1867年与德拉维同期到中国,从1892-1903年活动于四川的大巴山,采集有4000种标本。他很幸运他引走了很多美丽的观赏植物。如喇叭杜鹃、粉红杜鹃、四川杜鹃。山羊角树(Carrierea calycina)、云南大王百合、大花角蒿、猫儿屎(Decaisneahrgesii),后来在重庆因病才放弃植物采集工作。 苏利(Jean Andre Souliei) 1886年到西藏。十年中他收集7000多种西藏高原的高山植物标本,其中有些植物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如苏氏杜鹃(Rhododendron souliei)、苏氏报春、苏氏豹子花等,由于他长期生活在野外,故引种了大量对法国园林影响很大的观赏植物。
俄国人主要在我国西北部采集引种植物。波尔兹瓦斯(Nicolai Mikhailovich Prze-walzki)于1870-1873年来华穿越了蒙右边界、西藏北部、亚洲中部。夭山、塔里木河。罗布.诺尔、甘肃。山西等, 1883-1885年又到戈壁沙滩、阿尔卑斯、长江的源头一姆鲁苏河、大同等地采集有1700种植物,共15000份标本。其中有名的有榴叶山绒蒿、五肠绿绒蒿、甘青老鹳, 银红金银花、麻花韭、唐玄特瑞香、蓝葱、甘肃葱等。而且都 已引走。
波塔宁(Grigori Nikolaevich Potanin)在华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及种子。仅第三次就采集有12000份标本,约4000种,第四次采集有工万份标本,约1000种。
马克西莫维兹(Maxirnowizi)到峨眉山和打箭炉采集,引走了一些美丽的观赏植物。如烨叶英超、红杉、轮叶龙胆和箭竹等。
美国的植物采集家也不甘落后,纷纷来华采集引种。 迈尔(FrankN、 Meyer)4次来华。第一次于1905-1908年去了长江流域、北京、华西、西藏。哈尔滨、青岛西部、五台山采集,引走了丝棉木。狗枣猕猴桃、黄刺玫、茶条槭、毛樱桃、七叶树、木绣球、红丁香。南丁香、翠柏等。以后分别于1909-1912、1913-1915、1915-1918年来华,在内蒙主、秦岭、山西、陕西、甘肃、汉口、宜昌等地采集。 19l8年6月1日,他的尸体发现在长江流域的安庆和芜湖之间,看来是淹死在去上海的途中。 洛克(J

 发表于2005-05-20   |  只看该作者      

3

一起生长在高海拔的岩壁上;黄山鳌鱼背的土壤母质上空长着绣线菊等耐瘠薄的观赏植物,但主要还是依靠较高的空气湿度维持生长,上述这些自然的植物景观叮以模拟,只要创造相对空气湿度不低于80%时,我们就可以在展览温室中进行人工的植物景观创造,一段朽木上就可以附生很多开花艳丽的气生兰、花与叶部美丽的凤梨科植物以及各种厥类植物。
二、水与植物景观
不同的植物种类,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水分条件的环境中,形成了对水分需求关系上不同的生态习性和适应性。根据植物对水分的关系,可把植物分为水生,湿生(沼生)、中生、旱生等生态类型他们在外部形态、内部组织结构、抗旱、抗涝能力以及植物景观上都是不同的。 园林中有不同类型的水面:河,湖、塘溪、潭、池等,不同水面的水深及面积、形状不一,必须选择相应的植物来美化。
(一〕水生植物景观 生活在水中的水生植物,有的沉水,有的浮水,有的部分器官挺出水面,因此在水面上景观很不同。由于植物体所有水下部分都能吸收养料,很就往往退化了。例如槐叶萍属(Salivinia)是完全没有根的;满江红属 (Azolla)、浮萍属(Lemna)、水鳖属(Hydrocharia)、雨久花属(Potenderia)和大漂属(Pistia)等植物的根形成后,不久便停止生长,不分技,并 脱去根毛;浮萍(Lemnaminor)、杉叶藻(Hippurisvulgaris)、白睡莲(Nymphaea alba)都没有根毛。 水生植物枝叶形状也多种多样,如金鱼藻属(Hottonia)植物沉水的叶常为丝状、线状,杏菜、萍蓬等浮水的叶常很宽,呈盾状口形或卵圆状心形。不少植物,如菱属门(Tra-pa)有二种叶,沉水叶线形,浮水叶菱形。 现例举常见的园林水生植物如下,见表3。 
(二)湿生植物景观 在自然界中,这类植物的根常没于浅水中或湿透了的土壤中,常见于水体的港湾或热带潮湿、荫蔽的森林里。这是一类抗旱能力最小的陆生植物,不适应空气湿度有很大的变动。这类植物绝大多数也是草本植物,木本的很少。在植物造景中可用的有落羽松、池杉、墨西哥落羽松、水松、水椰(Nypa)、红树(Rhigophora),白柳(Salix alba)、垂柳、旱柳、黑杨、枫杨、二 花紫树(Nyssabiflora)、箬棕属(Sabal)、沼生海枣 (Phoenix pa1udoa)、乌柏,白蜡、山里红、赤杨、梨、楝、三角枫、丝棉木、棱柳、 夹竹桃、榕属、水翁、干屈菜、黄花鸳尾,驴蹄草等。
(三)旱生植物景观 在黄土高原、荒漠、沙漠等干旱的热带生长着很多抗旱植物。如海南岛荒漠及沙滩上的光棍树、木麻黄的叶都退化成很小的鳞片,伴随着龙血树、仙人掌等植物生长。一些多浆的肉质植物,在叶和茎中贮存大量水分。夕口西非猴面包树,树干最粗可达40人合抱,可储水40吨之多;南美洲中部的瓶子树,树干粗达5m直径,也能储大量水分;北美沙漠中的仙人掌,高可达15-25m,可蓄水2吨以上。我国黄土高原,士层深厚,一些树种的根系可扎得很深。在开凿苏伊士运河时,发现有的柽柳根长30m,可以穿过沙漠干旱的土层,一直到 达地下水处。在沙漠干旱地区的樟子松,由于沙被风蚀,根露出地面高约2m,却不风倒,因其水平根的分布长达17――18m。巴基斯但的卡拉奇,自1984年 来连续4年没下雨,1988年仅下了25mm的雨,非常干旱,但是原产巴西的三角 花和古巴的大王椰子,以及夹竹桃等生长仍然正常,我国樟子松、小青杨、小叶杨、小叶锦鸡儿、柳叶绣线菊、雪松、白柳、旱柳、构树、黄檀、榆、朴、胡颓子、山里红、皂英、柏木、侧柏、桧柏、臭椿,杜梨、槐、黄连木、君迁子、白栎、栓皮栎、石栎、苦槠、合欢、紫藤、紫穗傀等都很抗旱,是旱生景观造景的良好树种。  
第四节、光照对植物的生态作用及景观效果  
植物是依靠叶绿素吸收太阳光能,并利用光能进行物质生产,把二氧化碳和水加工成糖和淀粉,放出氧气供植物生长发育,这就是光合作用,亦是植物与光最本质的联系。光的强度、光质以及日照时间的长短都是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植物对光强的要求,通常通过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来表示。光补偿点又叫收支平衡点,就是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碳水化合物达到动态平衡时的光照强度。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不会积累干物质,即光强降低到・一定限度时,植物的净光合作用等于零。能测试出每种植物的光补偿点,就可以了解其生长发育的需光度从而预测植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及观赏效果,在补偿点以上,随着光照的增强,光合强度逐渐提高,这时光合强度就超过呼吸强度,开始在植物体内积累干物质,但是到一定值后,再增加光照强度,则光合强度却不再增加,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象,这时的光照强度就叫光饱和点。
光照强度的单位是米烛光,或称勒克斯,用lx来表示。测定光照强度有各种型号的照度计,可直接显示lx的数字,另一种用太阳辐射仪,通过计算垂直于太阳光下单位面积(cm2),在单位时间内(min),所获得总热量(cal/cm2.min)。采用这种办法不仅包括可见光,也包括不可见光的辐射效应在内。
一、不同光强要求的植物生态类型 根据植物对光强的要求,传统上将植物分成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居于这二者之间的耐荫植物。在自然界的植物群落组成中,可以

 发表于2005-05-20   |  只看该作者      

4

性。能在盐碱士上生长的植物叫耐士植物,如新疆杨、合次、丈冠果、黄栌木槿、柽柳油橄榄、木麻黄等。 土壤中含有游离的碳酸钙称钙质士,有些植物在钙质士上生长良好,这称为“ 质土植物”(喜钙植韧),如南夭竺、柏木、青檀、臭椿等。
第五章 师法自然 植物造景
第一节、自然群落的组成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在自然界,任何植物种都不是单独地生活,总有许多其他种的植物和它生活在一起。这些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种,占据了一定的空间和面积,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发育、演变更新,并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称为植物群落。按其形成可分自然群落及栽培群落。 自然群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及生境条件下自然形成的群落。各自然群落都有自己独特的种类、外貌、层次,结构。如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群落,在其最小面积中往往有数百种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常有6-7层层次,林内大、小藤本植物、附生植物丰富;而东北红松林群落的最小、面积中仅有40种左右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常具2-3层层次。总之,环境越优越,群落中植物种类就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
栽培群落是按人类需要,把同种或不同种的植物配植在一起形成的。是眼从于人们从生产、观赏、改善环境条件等需要而组成的。如果园、苗圃、行道树、林荫道、林带、树丛,树群等。 植物造景中栽培群落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并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组成、结构中借鉴,始能在科学性、艺术性上获得成功。切忌单纯追求艺术效果及刻板的人为要求,不顾植物的习牲要求,硬凑成一个违反植物自然生长发育规律的群落,其后果是没有不失败的。  
一、自然群落的组成成分 群落是由不同植物种类组成,这是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决定群落外貌及结构的基础条件。因此首先要查明群落内每种植物的名称。各个种在数量上是不等同的,通常称数量最多,占据群落面积最大的植物种,叫‘优势种’。‘优势种’最能影响群落的发育和外貌特点。如云杉、冷杉或水杉群落的外轮廓的线条是尖峭答立;高山的堰柏群落则建一片贴伏地面,宛若波涛起伏的外貌。
二、自然群落的外貌 群落的外貌除了优势种外,还决定于植物种类的生活型、高度及季相。  
(一)生活型 是长期适应生活环境而形成独特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态习性。因此,生活型也可认为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型。同一科的植物可以有不同的生活型。如蔷薇科的枇杷、樱桃、杏呈乔木状;毛樱桃、榆叶梅、绣线菊呈灌木状;木香、花腹藤,太平莓(Rubuspacificus)呈藤本状;龙芽草(Agrlmonia pilosa var.japonlca)、心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lis var. cordifolia)为草本。反之,亲缘关系很远,不同科的植物可以表现为相同的生活型。如旱生环境下形成的多浆植物,除主要为仙人掌科植物外,还有大戟科的霸王鞭,菊科的仙人笔,番杏科的松叶菊,萝摩科的犀角,葡萄科的青紫葛,百合科的芦荟、沙鱼掌、十二卷、以及景天科、龙舌兰科、马齿笕科等植物种类。只有极少数的科,如睡莲科,其不同的种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活型。如莼菜、芡实、莲、睡莲及萍蓬草等。
(二)群落的高度 群落的高度也直接影响外貌。群落中最高一群植物的高度,也就是群落的高度。群落的高度首先与自然环境中海拔高度、温度及湿度有关。一般说来,在植物生长季节中温暖多湿的地区,群落的高度就大;在植物生长季节中气候寒冷或干燥的地区,群落的高度就小。如热带雨林的高度多在25-35m,最 高可达45m;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度在15-25m,最高可达30m。山顶矮林的一 般高度在5-10m,甚至只有2-3m。
(三)群落的季相 群落的季相在色彩上最能影响外貌,而优势种的物候变化又最能影响群落的季相变化,峻峭的黄山,5、6月相当于山下春季,鲜花盛开。在各不同的群落中可常见花团锦簇,粉红色黄山杜鹃、黄山蔷薇;枝头挂满水红色下垂似灯笼的吊钟花;岩壁上成片鲜红的独蒜兰,以及万绿丛中一片片白色的四照花,绚丽的色彩更增添了黄山春季的明媚。夏季的群落一片绿色,由于树种不同,叶片的绿色度是不同的,有嫩绿、浅绿、深绿、墨绿等。秋季的红叶如火如茶。红色调的秋叶有枫香、垂丝卫矛、爬山虎、樱、野漆、野葡萄、青柞槭、荚迷等;紫红色调的有白乳木、五裂槭、四照花、络石、夭目琼花、水马桑等;黄色调的有棣棠、紫荆叶甘僵、蜡瓣花、秦氏莓、紫孽等。群落中累累红果更增添了秋色的魅力,如尾尖冬青、黄山花揪、中华石桶、野鸦椿、垂丝卫矛、安徽小劈、四照花、红豆杉、黄山蔷薇、天南星等,秋季群落中色彩鲜艳的开花地被植物同样装点着迷人的秋景。如蓝色的黄山乌头、杏叶桔梗、野韭菜;黄色的小连翘。月见草、野黄菊、蒲儿根,桃叶菊、苦卖;粉红色的秋牡丹、瞿麦,马先蒿;紫色的紫香需;白色的山白菊、鼠曲草、漳耳菜等。
三、自然群落的结构
(一)群落的多度与密度 多度是指每个种在群落中出现的个体数目。多度最大的植物种就是群落的优势种。 密度是指群落内植物个体的疏密度。密度直接影响群落内的光照强度,这对该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及相对稳定有极大的关系。总的来说

 发表于2005-05-20   |  只看该作者      

5

百两金、杜茎山、六月雪、坚英树、朱蕉、浓红朱蕉、金粟兰、忍冬属、棕竹、丛生鱼尾葵、散尾葵、燕尾棕、轴榈、三药槟榔、软叶刺葵、木兰(Indigofera tinctoria)及胡枝子等。 2.藤本耐荫植物 龟背竹、麒麟、绿萝、花叶绿萝、深裂花烛、掌裂花烛、三裂树藤、花叶三裂树藤、中华常春藤、洋常春藤、长柄合果芋、络石、南五味子,球兰,蜈蚣藤及地绵等。 3.耐荫草本及蕨类植物 仙茅、大叶仙茅、-叶兰、花叶-叶兰、水鬼蕉,虎尾兰、金边虎尾兰、石蒜、黄花石蒜、海芋、广东方年青、万年青、石营蒲、吉祥草、沿阶草、麦冬、阔叶麦冬、假会丝马尾、玉簪、紫萼、假万寿竹、紫背竹芋、花叶竹芋、斑豹竹芋、夭鹅绒竹字、花叶等麻花叶大吴风草,佟叶、花叶良姜、艳山姜、闭鞘姜、砂仁、水塔花、鸭拓草、蓝猪耳、秋海棠类、红花柞浆草、紫茉莉、虎耳草、垂盆草、紫董、黄董、翠云草、观音莲座蕨、华南紫箕、金毛狗、肾蕨、巢蕨、苏铁蕨、椰锣类、三叉蕨、砂皮蕨、岩姜及星蕨等。 4.市内园林中人工栽培群落例举,见图12 红花羊蹄甲-山茶-海芋+艳山姜-两耳草。 白兰-油茶十大头菜-虎尾兰。 南洋楹-鹰爪花+含笑十山茶-地毯草。 盆架子-红背桂-地毯草。 白兰-大叶米兰-珠兰。 大叶梭-长叶竹柏-棕竹-地毯草。
(二)茎花植物及具有板根状植物的运用 广州可资利用的老茎生花植物有番木瓜、杨桃、水冬哥、树菠萝、大果榕等,见图13 。而木棉、高山榕都可生出巨大的板根,见图14 。落羽松如植在水边也可出现板根状现象及奇特的膝根。
(三)充分利用榕树的景观 鼎湖山自然群落中小叶榕、高山榕等绞杀现象以及小鸟天堂榕树独木成林的景观都可惜鉴到园林景观中来。广州园林中榕属植物应用很普遍,尤其是小叶榕、高山榕具有众多下垂的气根,入土生根后,地上部分经过扶持,可逐渐形成-木多干现象,见图15 。流花湖公园中种植了大量小叶榕、印度胶榕,可惜没有因势利导利用这些生物学特性,反而把下垂的气根剪除,不知何故。应该让其众多的气根下垂水面,在线条上与水面形成对比,具有湖边种植垂柳的效果。园内有片小叶榕林,林下大部分地面进行了铺装,但还有-小部分是裸露土面,应诱导气根入土,形成大量树干,这样将大大增加层次和景深,若再把紧挨榕林的小丘上用小叶榕及耐荫灌木、地被、藤本及附生植物模拟配植成雨林状的树丛,那景观将为之大变,使这块活动广场宛若置于自然景色之中。
(四)附生植物的应用 在一棵树上附生多种植物仍是热带特有的一种植物景观。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内一棵油棕,在其残留的叶鞘内附生有40余种植物,分属于8科20余属 ,这样的景观借用到园林中加以模拟,作为主景,游人将饶有兴趣 予以注目,同时也可开展科普教育。广州兰圃中一棵木麻黄上就附生有龟背竹和二种球兰。其他如蜈蚣藤、石蒲藤(Pothos chinensis)、岩姜、 巢蕨、气生兰、凤梨科一些植物、麒麟尾等都是良好的附生植物,见图16。
(五)大量应用花大、色艳、具有香味及彩叶的木本植物种类。 广州不乏此类植物。如凤凰木、木棉、金风花、红花羊蹄甲、山茶、红花油茶、广玉竺、紫玉兰、厚朴、莫氏含笑、石榴、杜鹃类、扶桑、黄谨、悬铃花、拱手花蓝。吊灯花、红干层、蒲桃、黄花夹竹桃、桅子、黄蝉、软枝黄蝉、夹竹桃、鸡蛋花、凌霄、西番莲、紫藤、禾雀花、常春油麻藤、香花鸡血藤、三角花、炮仗花、含笑、夜合、白兰、鹰爪花、大叶米兰、红桑、金边桑、洒金榕、红背桂及浓红朱蕉等。按其习性及观赏特性分别可作为花篱、彩叶篱、行道树、树丛及孤立树等,见图17 。
(六)棕榈科、竹类、木质大藤不及蕨类植物的运用 上述植物的运用是增添浓厚的热带景观有效的途径。它们本来就是构成热带自然群落的主要组成成分。如白背瓜馥木藤茎粗壮,相互攀搭在或近或远的大树上;扁担藤的藤茎扁平如扁担,浆果橙黄,半倚在大树上或横跨于半空中。园林中可用麒麟尾、龟背竹、香港崖角藤,鸡血藤、紫藤、使君子、炮仗花、西番莲。禾雀花、常春油麻藤等观叶、观花大藤本进行配植,效果显著。棕榈科中的大王椰子、枣椰子,长叶刺葵、假槟榔都可作为姿态优美的孤立园景树,有些可片植成林,如椰子林、大王椰子林。油棕林、桄榔林;有些可作行道树,如蒲葵,鱼尾葵,皇后葵,大王椰子等;一些灌木,如散尾葵、棕竹、轴榈、软叶刺葵,香恍榔、燕尾棕、华羽棕、单穗鱼尾葵等都可作耐荫下木进行配植。流花湖公园在湖边大片种植蒲葵,植于河堤两旁,树干朝向水面弯曲,富具动势,气魄很大,远眺疑为椰林,足见热带气氛浓厚。 广州多丛生竹,可片植成竹林,或丛植于湖边。园林中竹林夹道组成通幽的竹径,加深景深。竹与通透、淡雅、轻巧的南国园林建筑配植,也极相宜。 鼎湖山野生蕨类资源丰富,尤其是一些引人注目的大型藤类,如苏铁蕨、华南紫箕、四种莎椤姿态优美,均可作下层栽植,也可植于建筑的背阴处。见图18 、图19、图20 。
三、广州园林植物造景的分析
(一)广州在引种国外热带植物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对乡土植物利用不够 在长期引种过程中,有些种类甚至成了“野生”,状态的归化植物。如红花炸浆草

 发表于2005-05-20   |  只看该作者      

6

种;在面向西湖的山坡上拟规划以常绿树为骨架,色叶树种点缀其间;林缘下木附以花灌木,有意组成一组多层次。多色彩。密林。空地、岩石。树丛相间出现的临湖自然景观。达到春天山花烂漫。夏日浓荫蔽日、秋季金黄灿烂,严冬青山常在的景观。树种选择上将用香樟、浙江樟、红楠、广玉兰、红茵香,狭叶木莲、深山含笑、天目木兰、野玉兰、大叶冬青、冬青以及枫香、银杏、乌柏,山膀胱、无患子等色叶树种。西山林区由于长期管理不善,除加强经营管理外,适当充实常绿阔叶树种。林缘以常绿乔木为背景,补充野玉兰,紫玉兰、白玉兰等开花乔木,下层配植山茶等耐荫灌木。此外,还将营造一批重点林,如扩大云栖、五台山。黄龙洞风景点的毛竹林;补充灵隐的七叶树林;扩大感应桥的枫香林;保护和扩大理安寺的浙江楠木林,并开辟蕨类区;增植五老峰、四眼井的瑛络柏林;疏伐。调正。扩种圣安山南高峰、鸡笼山的金钱松林;扩种五云山的银杏林及栓皮里栎林。
为了提高秋色的质量,植物园认浙江省40余种秋色叶树种中,精选出19种观赏效果最佳者,使杭州园林的秋色更为迷人。如银杏、金钱松、水杉、连香树、枫香、乌柏、毛黄析、黄连木、野漆(Toxicodendron succedaneum)、肉花卫矛。小鸡爪槭、五角枫、秀丽械、橄榄槭、毛鸡爪槭 、夭目槭、无患子、蓝果树,四照花等。杭州有丰富的蕨类资源,有些蕨类如石韦、抱石莲、江南星蕨、肾蕨、铁线蕨、翠云草、紫箕、海金砂、圆盖阴石蕨。井口边草、狗脊、贯众等已或多或少在园林中应用或仍呈野生状态,自然地滋生和点缀着景观。杭州植物园筛选出50余种野生蕨类,建议应用于植物景观中。
三、杭州园林中人工群落及常见的耐荫植物
杭州地处亚热带中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群落内不乏耐荫的木本及草本植物,为设计复层混交的人工群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常见的木本耐荫植物如南方红豆杉、香榧、三尖杉、粗榧、罗汉松、竹柏,桂花、含笑、山茶、油茶、厚皮香、拎属。大叶冬青。红茵香、海桐、崖花海桐、卫矛。阴绣球。圆锥八仙花,伞形八仙花。木绣球、琼花。野珠兰、马银花、毛白杜鹃、锦绣杜鹃、杂种杜鹃、米饭花,六月雪、金银木、刺五加、山乌珠、棕榈、棣棠、箬竹属。八角金盘。桃叶珊瑚、小壁属。十大功劳属、南天竺,拘骨、桅子、水桅子、虎刺、杜茎山、朱砂根、紫金牛、络石、中华常春藤、洋常春藤、瓶兰,老鸦柿等。草本耐荫植物如吉祥草、麦冬、阔叶责冬。石葛蒲、沿阶草、连钱草、紫酌浆草、石蒜、苍竹、蝴蝶花。萱草。大吴风草、单头紫箢。山白菊、蛇根草、八角莲、二月兰、紫董,紫孽、玉簪、垂盆草、圆叶景天等。 由于有众多的耐荫植物,人工群落也很丰富。如:
河柳-佝骨-吉祥草。 麻栎-厚皮香-沿阶草。 香樟-瓶兰十海桐十桅子-紫酌浆草。 香樟-小叶黄杨十洒金东瀛珊瑚-石菖蒲。 枫香+麻砾-厚皮香+红茵香-南天竺-沿阶草。 黑松-枥棠-二月兰十石营蒲。 悬铃木-毛白杜鹃-沿阶草。 广玉兰+白玉兰-山茶-阔叶麦冬。 深山含笑-含笑十红苞香-石菖蒲。 枫香-桂花-水桅子+蝴蝶花。 金钱松-锦绣杜鹃-苔草 黑松-隶棠十杜鹃-瑚蝶花 珊瑚朴-南天竺-石蒜。  
第五节、北京园林植物造景特色  
北京处于北纬40度,东经116度23分,四季明显。冬季盛行偏北的气流 ,寒冷而干燥;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温和而湿润,故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8℃最热月是7月,平均气温为26.1℃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为-4.7℃全年无霜期195夭。年降水量平均为638mm。
一、北京北部和西部山区自然群落类型 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植被垂直分布不太明显。海拔800m以下的阳坡主要为油松、栓皮砾、榭栎、槲树的松栎林,间杂有平基槭,栾树、臭椿,鹅耳枫等。灌木有荆条、酸枣、小叶鼠李、蚂蚱腿子、薄皮木等。士层瘠薄的石灰岩地区有侧柏;土层深厚处有核桃、板栗、苹果、梨、桃等果树。海拔800- 1200m处,油松大为减少,主要有辽东株林,间有椴属、榆属。大叶白蜡等阔 叶落叶林。灌木有鼠李属、榛属,忍冬属、太平花、东陵八仙花,夭目琼花、茶蓖子、绣线菊类、蔷薇属、胡枝子等。海拔1200-1500m以华北落叶松与辽 东砾为主的钉阔叶混交林。沿沟谷有核桃揪、育场、辽杨、蒿柳等。海拔 1500m一山顶,主要是华北落叶松、青扦、白扦、白烨、红桦、辽东株、平基 槭、黄花柳等;灌木有柔毛绣线菊、三裂绣线菊、六道木、榛属、沙来,胡枝子、蓝荆子、照山白杜鹃等;草本植物种类丰富,色彩艳丽,形成“五色草塘”,如金莲花、红旱莲、山大烟、牛扁、草乌、蓝盆花、拳参,仙鹤草、舞鹤草、铃兰,梅花草。马先蒿属。风毛菊属、银莲花属。升麻。落新妇。胭脂花,假报春、岩青兰、紫蔬属、沙参属、糖芥、狭叶婆婆纳、石竹。瞿麦、翠菊。黄花等,见图28。
上房山小气候条件较好,为石灰岩,自然群落中上层乔木常见的有青擅、来树、君迁子。拐枣、槲栎、臭椿、大叶朴、槐、核挑揪,大叶椴,臭檀、侧柏、栓皮栎等;第二层灌木有小花搜疏、大花搜疏、太平花。柔毛绣线菊、北京忍冬。黄栌、接骨木、胡妓子、六道木,卫矛、北京丁香、山碴叶悬钩

 发表于2005-05-20   |  只看该作者      

7

木绣球,使硕大饱满圆球形白色花序明快地跳跃出来,也起到了扩大空间的视觉效果。如将红枫配植在黑墙前,不但显不出红枫的艳丽,反而感到又暗又脏,是个败笔。一些山墙、城墙,如有薛荔、何首乌等植物覆盖遮挡,极具自然之趣。墙前的基础栽植宜规则式,与墙面平直的线条取得一致。但应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速度,掌握其体量和比例,以免影响室内采光。在一些花格墙或虎皮墙前,宜选用草坪和低矮的花灌木以及宿根、球根花卉。高大的花灌木会遮挡墙面的美观,变得喧宾夺主。 建筑的角隅线条生硬,通过植物配植进行缓和最为有效,宜选择观果、观叶、观花、观干等种类成丛配植,也可略作地形,竖石栽草,再植些优美的花灌木组成一景,见图43。  
第四节、屋顶花园的植物配植  
随着建筑及人口密度的不断增长,而城内绿地面积有限,屋顶花园就会在可能的范围内相继蓬勃发展,这将使建筑与植物更紧密地融成一体,丰富了建筑的美感,也便于居民就地游憩,减少市内大公园的压力。当然屋顶花园对建筑的结构在解决承重、漏水方面提出了要求。在江南一带气候温暖、空气湿度较大,所以浅根性、树姿轻盈、秀美,花、叶美丽的植物种类都很适宜配植于屋顶花园中。尤其在屋顶铺以草皮,其上再植以花卉和花灌木,效果更佳。在北方营造屋顶花园困难较多,冬天严寒,屋顶薄薄的士层很易冻透,而早春的旱风在冻士层解冻前易将植物吹干,故宜选用抗旱、耐寒的草种、宿根、球根花卉以及乡土花灌木,也可采用盆栽、桶栽,冬天便于移至室内过冬。现国内以广州东方宾馆的屋顶花园布置较为复杂,见图44 。
全园有路、桥、水池、山石、雕像、花架、鱼池、园灯以及众多的观赏植物,如短穗鱼尾葵、棕榈、佛肚竹、苏铁、桅子。南迎春、九里香、硬骨凌霄、含笑、凤尾竹、海桐、浓红朱蕉、红背桂、南天竺。狭叶十大功劳、罗汉松、石榴、阴绣球、山茶、龟背竹、菊、沿阶草、丈殊兰、姜花、美人蕉、长春花、旱伞草、波士顿蕨等。但有些作法并不高明,如花架上爬着用塑料做的假丝瓜,用有色水泥做成的假树干,舍真取假并不可取。其他如中国饭店、花园宾馆都有较大的屋顶花园。北方如北京的王府饭店、首都宾馆、长城饭店亦在最近营建了小型的屋顶花园。
第七章 室内庭园与植物造景
室内植物造景是人们将自然界的植物进一步引人居室、客厅、书房、办公室等自用建筑空间以及超级市场、宾馆、咖啡馆、室内游泳池、展览温室等公共的共享建筑空间中。自用空间一般具有一定私密性,面积较小,以休息、学习、交谈为主,植物景观宜素雅、宁静。共享空间以游、赏为主,当然也有坐下饮食、休息,空间一般较大,植物景观宜活泼、丰富多彩,甚至有地形、山、水、小桥等构筑物,如广州白天鹅宾馆及北京昆仑饭店大厅共享空间的景观。室内植物造景需科学地选择耐荫植物和给予细致、特殊的养护管理、合理的设计及艺术布局,加上现代化的采光、采暖、通风、空调等人工设备改善室内环境条件。创造出既利于植物生长,也符合人们生活和工作要求、生理和心理要求的环境,让人感到舒适、雅致、美观,犹如处于宁静、优美的自然界中。
早在17世纪室内绿化已处于萌芽状态,一叶兰和垂笑君子兰是最早被选作室内绿化的植物。19世纪初,仙人掌植物风行一时,以后蕨类植物、小仙花属等相继采用,种类愈来愈多。近几十年的发展已使室内绿化达到繁荣兴盛阶段。
第一节、室内环境生态条件
室内生态环境条件大异于室外条件,通常光照不足,空气湿度低,空气不大流通,温度较恒走。因此并不利于植物生长,为了保证植物生长条件,除选择较能适应室内生长的植物种类外,还要通过人工装置的设备来改善室内光照、温度、空气湿度、通风等条件,以维持植物生长。
一、光照
(一)室内光照概况 室内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光,如果光照强度达不到光补偿点以上,将导致植物生长衰弱,甚至死亡。综合国内外各方面光照与植物生长关系的资料,一般认为低于3001x的光照强度,植物不能维持生长;照度在300-800lx,若每天保证能延续8-12小时,则植物可维持生长,甚至能增加少量新叶;照度在800-1600lx,若每天能延续8-12小时,植物生长良好,可换新叶;照度在1600lx以上,若每天延续12小时,甚至可以开花。除了有夭窗或落地窗条件外,仅靠室内一般漫射光,不能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表13、14。
(二)室内光照来源及分布状况
1.自然光照:来源于顶窗、侧窗、屋顶、天井等处,自然光具有植物 生长所需的各种光谱成分,无需成本,但是受到纬度、季节及天气状况的影响,室内的受光面也因朝向、玻璃质量等变化不一。一般屋顶及顶窗采光最佳,植物受干扰少,光强及面积均大,光照分布均匀,植物生长匀称。而测窗采光则光强较低,面积较小,且导致植物侧向生长。侧窗的朝向同样影响室内的光照强度。 直射光:南窗、东窗、西窗都有直射光线,而以南窗直射光线最多,时间最长,所以在南窗附近可配植需光量大的植物种类,甚至少量观花种类。如仙人掌、蟹爪兰、杜鹃花等。当有窗帘遮挡时,可植虎尾兰、吊兰等稍耐荫的植物。 明亮光线:东窗、西窗除时间较短的直射光线外大

 发表于2005-05-20   |  只看该作者      

8

盆花,但不宜选择大型或浓香的植物。儿童居室要特别注意安全性。以小型观叶植物为主,并可根据儿童好奇心强的特点,选择一些有趣的植物,如三色堇、蒲包花、变叶木、捕虫草。含羞草等,再配上有一定动物造型的容器,既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启迪,又可使环境增添欢乐的气氛。
(四)书房 作为研读、著述的书房,应创造清静雅致的气氛,以利聚精会神钻研攻读。室内布置宜简洁大方,用棕榈科等观叶植物较好。书架上可置垂蔓植物,案头上放置小型观叶植物,外套竹制容器,倍增书房雅致气氛。可选凤尾竹康等。
(六)楼梯 每座建筑都有楼梯,常形成一阴暗,不舒服的死角。配植植物既可遮住死角,又可增添美化的气氛。一些大型宾馆、饭店,为提高环境质量,对楼梯部分的植物配植极为重视。较宽的楼梯,每隔数级置一盆花或观叶植物。在宽阔的转角平台上,可配植些较大型的植物,如橡皮树、龟背竹、龙血树、棕竹等。扶手的栏杆也可用蔓性的常春藤、薛荔、喜林芋、菱叶白粉藤等,任其缠绕,使周围环境的自然气氛倍增。   第四节、室内植物的养护管理  
由于室内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因此养护管理也相应地较为独特。
一、室内植物的“光适应” 室内光照低,植物突然由高光照移入低光照下生长,常因适应不了,导致死亡。因而最好在移入室内之前,先行一段时间“光适应”。置于比原来生长条件光照略低,但高于将来室内的生长环境。这段时间中,植物由于光照低,受到生理压力会引起光合速率降低,利用体内贮存物质。同时,努力增加叶绿素含量,调整叶绿体的排列,降低呼吸速率等变化来提高对低光照的利用率。适应顺利者,叶绿素增加了,叶绿体基本进行重新排列。可能掉了不少老叶,而产生了一些新叶,植株存活了下来。一些阴生观叶植物,如从开始繁殖到完成生长期间都处在遮荫条件下是最好的光适应方式,所获得的植株光补偿点低,能有效利用室内的低光照,而且寿命长,一些耐荫的木本植物,如垂叶榕需在全日照下培育,以获得健壮的树体。但在移入室内之前,必须先在比原来光照较低处进行适应,以后移到室内环境后,仍将进一步加深适应,直至每一片叶都在新的生长环境条件下产生后才算完成。植物对低光照条件的适应程度与时间长短及本身体量、年龄有关,也受到施肥、温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通常需6周至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大型的垂叶榕,至少要3个月,而小型的盆 栽植物则所需的时间短得多。正确的营养,对帮助植物适应低光照环境是很重要的般情况下,当植物处于光适应阶段,应减少施肥量。温度的升高会引起呼吸率和光补偿点的升高,因此,在移入室内前,低温栽培环境对光适应来讲较为理想。 有些植物虽然对光量需求不大,但由于生长环境光线太低,生长不良,需要适时将它们重新放回到高光照下去复壮。由于植株在低光照下产生的叶已适应了低光照的环境,若突然光照过强,叶片会的伤。变竭,而发生严重的伤害。因此,最好将它们移入比原先生长环境高不到5-l0倍的光强下适应生长。
二、栽培容器 室内绿化所用的植物材料,除直接地栽外,绝大部分植于各式的盆、钵、箱、盒、篮、槽等容器中。由于容器的外形。色彩、质地吝异,常成为室内陈设艺术的一部分。 容器首先要满足植物生长要求,有足够体量容纳根系正常生长发育,要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坚固耐用。固定的容器要在建筑施工期间安排好排水系统。移动的容器,常垫以托盘,以免拈污室内地面。 容器的外形、体量。色彩、质感应与所栽植物协调,不宜对比强烈,或喧宾夺主。同时要考虑到墙面,地面,家具,天花板等装横陈设相协调。 容器的材料有粘土、木、藤、竹。陶质、石质、砖、水泥。塑料、玻璃纤维及金属等。粘士容器除保水透气性好,外观简朴,易与植物搭自己。但在装饰气氛浓厚处不相宜,需在外面再套以其他材料的容器。木、藤、竹等天然材料制作的容器,取材普通,具朴实自然之趣,易于灵活布置,但坚固、耐久哇较差。陶制容器具多种样式,色彩吸引人,装饰性强,目前仍应用较广,但重量大、易打碎。石、砖。混凝士等容器表面质感坚硬。粗糙,不同的砌筑形式会产生质感上有趣的变化,因它们重量大,设计时常与建筑部件结合考虑而做成固定容器,其造型应与室内平面和空间构图统一构思,如可以与墙面、柱面、台阶,栏杆、隔断、座椅、雕塑等结合。塑料及玻璃纤维容器轻便,色彩,佯式很多,还可仿制多种质感,但透气性差。金属容器光滑、明亮,装饰性强、轮廓简洁,多套在栽植盆外,适用于现代感强的空间。
三、栽培方式
(一)土培
主要用园士、泥炭士、腐叶士、砂等混合成轻松、肥沃的盆士。香港优质盆士的自己制是,粘士:泥炭士:砂:蛙石=1:2:1:1。每盆栽植一种植 物,则便于管理。如在一大栽植盆中栽植多种植物,形成组合栽植,则管理较为复杂,但观赏效果大大提高。组合栽植要选择对光照、温度、水分、湿度要求差别较小的植物种类配植在一起,高低错落,各展其姿,也可在其中插以水管,插上几朵应时花卉。如将孔雀木、吊竹梅、紫叶秋海棠、变叶木,银边常春藤、蔓生喜林芋。白斑粗肋草等可配植在一起。
(二)介质培和水培
以泥士

 发表于2005-05-20   |  只看该作者      

9

慈菇、杏菜、浮萍。槐叶萍,水底植些眼子菜、玻璃藻、黑藻等,则此水景野趣横生。  
第六节、小型水景园与沼泽园  
小型水景园应用于较小的环境,用一池清水来扩大空间,打破郁闭的环境,创造自然活泼的景观。园冶指出:“虚阁隐侗,清池涵月,洗出干家烟雨,移将四壁图书”这清池涵月就是一幅画面。
一、我国小型水景园应用概况 近年来随着园林事业的发展、人们审美倩趣的提高,小型水景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在公园局部景点、居住区花园。街头绿地、大型宾馆的花园、屋顶花园、展览温室内都有建造。但是传统的技法,多半做成堆叠假山的山水园,或用瀑布、喷泉等水景。很少有丰富多采的水生植物组成的水景。外形也较简单,除了几何形外,多半为一头大一头小的变形虫形。驳岸常用混凝士、仿树桩,或砌卵石、山石等,一般高出水面40cm左右。其实小型水景园中,平池静水,几石浮水如鸥,花草熠熠的景观远比丑陋、枯燥的假山美得多,我国植物资源丰富,不乏水中、水际、沼生、湿生植物种类。此外,也可用些金鱼、蛙类、蜗牛、贝类等动物来丰富水景。在水池建造方面宜吸取国外一些简便、成本低廉的经验,如采用衬池及预制水池,为没有施工技术的非专业人员提供了方便。
二、国外小型水景园的类型 在建造上有沉池。台池之分。沉池水浅池平,亲水感强;台池本身是景点的突出,吸引人们的视线。
(一)盆池 这是一种最古老,而且投资最少的水池,适宜于屋顶花园或小庭园。盆池在我国其实也早已被应用,种植单独观赏的植物,如碗莲、干曲菜等。也可兼赏水中鱼虫。常置于阳台、天井或室内阳面窗台。木捅、瓷缸都可作为盆池。甚至只要能盛30cm水深的容器都可作为一个小盆池。
(二)预制水池 预制水池是随现代工艺和材料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比较昂贵,但使用方便。一般预制水池的材料是玻璃纤维或塑料。这种水池形状各异,且常设计成可种植水际植物的壁架。有了预制水池后,只需在地面挖一个与其外形、大小相似的穴,去掉石块等尖锐物,再用湿的泥炭或砂士铺底,将水池水平填入即可。这种水池便于移动,养护简单,使用寿命长。据载,用玻璃纤维的预制池,如养护好可使用数十年。缺点是体量有一定限制,由于有模式的成批生产,不能自行随心设计外形。
(三)衬池 衬池是用一种衬物制成,其体量及外形的限制较小,可以自行设计。所用的衬物以耐用、柔软、具有伸缩性、能适合各种形状者为佳。大多由聚乙烯、聚氯乙烯、尼龙织韧与聚乙烯压成的薄片以及丁基橡胶制成。 做衬池前先设计形状,放线,开挖。为适合不同水生、水际植物的种植深度,池底官以深浅不同的台阶状为宜。挖后要仔细剔除池底、池壁上凸出的尖硬物体,再铺上数厘米厚的湿沙,以防损坏池衬。用具有伸缩性池衬铺设时,周围可先用重物压住,然后注水于上,借助水的重量,使池衬平滑地铺于池底各层。最后,在池周围用砖或混凝士预制块砌一周边,固定池衬,再把露在外面多余部分沿边整齐地剪掉即可。若要自然式周边,可选用自然山石驳岸。 各种衬物的优缺点不一,聚氯乙烯和丁基像胶比聚乙烯要贵好几倍,寿命也长得多。聚乙烯在水位以上部分易受紫外光的照射而降低其寿命,别的种类对紫外光抗性都较强,可使用许多年。池衬可以有各种颜色。灰色、黑色及各种自然色都可应用。但是蓝色,尤其是浅蓝色应避免使用,其在水下部分藻类易附着于上生长,同时与植物色彩也不协调。 池衬最忌刺破、割破。丁基像胶和聚氯乙烯虽可修补,但聚乙烯很难修补。池衬一般可用4-5年。质量好且保养好,可用10年左右。
(四)混凝士池 混凝士池最常见,也最耐用。可按设计要求做成各种形状,具有各种颜色。施工时,将水泥、砂按比例与适当的防水利混合后加水拌匀备用。对于自然式有一定坡度的池壁,先在池底上砌上10cm厚的混凝土,然后加钢筋网,再砌一层5cm的混凝土,把表面砌光滑。对于坡度大或垂直池壁的整形式水池, 应在砌池壁时用模板。直线的池壁,用木板或硬质纤维板即可;曲线的池壁,需用胶合板或其他强度合适的材料,弯成所需形状后再用。为了防止木板上粘住混凝士,可在其内侧涂上油脂或肥皂水等。如池壁要上色,应在最后一层砌的混凝士中放入颜料。颜料需在于混时加入。红色常用铁氧化物,深绿色的用铬氧化物,蓝色的为钴蓝,黑色的锰黑,白色的为白水泥。为使池面光滑,无裂缝,宜慢慢干燥,故要用湿麻袋等物覆盖,保持湿润,不断喷水,保持5-6夭后即成,由于新的混凝土地含有大量的碱,可在池中放满水,经7-l0天左 右放空后,再加些高锰酸钾或醋酸中和。
三、国外沼泽园应用概况
荷兰、英国等国的园林中常有大型、独立的沼泽园。一种是在沼泽园中打下木桩,铺以木板路面,使游人可沿木板路深入沼泽园,去欣赏各种沼生植物;另一种没有路导入园内,只能沿园周观赏。而小型的沼泽园则常和水景园结合,为水池延伸部分。具有沼泽部分的水景园,可增添很多美丽的沼生植物,并能创造出花草熠熠,富有情趣的景观。 自然式水景园,则与之相连的沼泽园也宜自然。水景园中央水最深,慢慢向外变浅,最后由浅水到湿士,为各种水生,湿生植物创造了

 发表于2005-05-20   |  只看该作者      

10

(Leontopodium leontopodoides)、无髭毛建草(Dracocephalum imberba)、高山委陵菜 (Potentila gerida)、裸茎金腰子(Chrysasplenium nudicaule)、珍珠 虎耳草(Saxifraga cernua)、双脊荠(Dilophia fontana)、毛虎耳草(Saxifraga tirculus)、高山紫莞(Aster alpinum) 、灰毛罂粟(Papaver canescens )、尖叶齐果荠(Parrya beketovi)、高山黄芪(Astrasalus alpinus)、蓬子菜(Galium verum)、小瓣女娄菜(Melandrium apelalum)、北拉拉藤(Galium boleale)、叶马先蒿(Pedicularis cheilanthifolia)、长叶婆婆纳 (Veronica longifolia)、天山羽衣草(Alchemilla tianschanica)、 丘陵老鹳草(Geranium collinum)、假报春(Cortusa matihiola)、 准葛尔金莲花(Trollius dschungaricus)、阿尔泰老鹳草(Geranium affine)、圆叶鹿蹄草(Pylora rotundolia)、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橙黄飞蓬(Erigeron aurantiacus)。 北京和河北省交界的百花山上高山植物: 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黄花(Hemerocallis miner)、拳参(Polygonum bistatum)、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糖芥(Erysimum auratiacum)、灯心草蚤缀(Arenaria juncea)、银露梅(Dasiphora davurica)、狼尾花(Lysimachia barystachya)、蓍草(Achillea sibirica)、金丝蝴蝶(Hypericum ascyron)、长梗葱(Alliumneriniflorum)、蓝花棘豆(Oxytropis coerulea)、山野豌豆(Vicia amoena)、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辜吾(Ligulariasibirica)、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柳兰(Chamaenerion angustifolium)、蓝刺头(Echinops laizfolius)、紫莞(Aster tataricus)、紫花野菊(Dendranthema zawadskii ssp.latifolium)、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  ∽仙巢危

yuyun90

海南  | 室内设计

2 关注

2 粉丝

34 发帖

10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