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公司是否已走道了尽头

发表于2006-01-10     1934人浏览     13人跟帖     总热度:10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06-01-10   |  只看该作者      

2

用不用自家单位其实并不干专业公司的事情。
就像亲戚之间做买卖一样,反正谁家价格都一样,干啥非要用自家队伍,麻烦还要贴人情,到时候如果真的除了什么问题的话还不好处理,人情在里面的阻力太大。
其实我倒是觉得,公司专业化是目前一个趋势。
虽然总公司的资质都比较大,但是专业性越强的队伍,就越有成本优势,也就有价格优势,管理上也相对专业化,工程进度控制好,质量也不错。
个人的经验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内部招标,什么事情都摆上来说话,就好多了。

 发表于2006-01-10   |  只看该作者      

3

专业公司要看是什么专业,如炉窑、压力容器、特殊气体管道、钢结构等他们的前途无限。他们的单位有大批的专业工种,不是任何人可以取代的。

 发表于2006-01-10   |  只看该作者      

4

  其实seraph256网友说的很好,个人认为:
  公司内部的专业工程,在同等情况下还是应当优先内部专业公司承包,只是应当采用内部招标,而且管理要规范,不能有太多的人情干涉。
  内部专业公司做在管理上还是完全可以控制的,请外包做,当然大多是好的,但难免找到不好的队伍,无论从管理上还是成本上都是划不来的,尤其是没做好会影响到公司的信誉。

 发表于2006-01-10   |  只看该作者      

5

以后发展的趋势是专业公司占主导地位
只有这样
建筑的质量才能不断上升

 发表于2006-01-11   |  只看该作者      

6

说说发展趋势:现在建筑行业不是正发展BOT项目承包模式吗,具有一定规模的施工企业正在召兵买马,欲成为集开发、投融资、设计、采购、施工管理、经营管理于一体的建筑航母,我集团的未来五年计划也是这条发展路线。在施工管理部门,是各专业管理人员齐全,直接管理外部队。
说说现实情况: 就拿水电专业来说,一个十万平的建筑,如果是分包给专业分公司,项目的管理人员至少十名,还不算机关的管理人员,他的造价管理费上就不会降下来,否则成本核算就会赔。而总包自己聘用专业人员四名(技术加预算),其他如材料员、安全员由土建统管,就会大大节省开支。并且土建项目现在多处于“狼多肉少”阶段,当然是可着自己人安排了。现在我公司出现的情况就是水电分包逐渐取消,其他的分包还没有自干,但经理的算盘已经算到了。

 发表于2006-01-12   |  只看该作者      

7

各自为政,互相诋毁,是专业公司衰败的表现.
专业公司想生存,必须市场化,你不要觉得有任何优势,如果真的又比你优的肯定不会用的.
专业公司想发展,就得好自为重,发挥企业特色,专业特点,进入市场竞争,你们才会有出路.

 发表于2006-01-12   |  只看该作者      

8

以后的市场发展趋势是细分的市场,只有专业,才会卓越.
日本台湾,不是有木工专业公司吗?
也很好.
专业公司将是社会发展的方向.
BOT项目----总承包---专业分包.
专业不是最基本力量吗?
社会上对高级技工的需求量不是很缺吗?
专业公司将会大有所为.

 发表于2006-01-12   |  只看该作者      

9

专业公司的出路在于把自身的专业做大做强
专业公司同样也可以成为集团公司中的一根支柱
完美的总承包企业,应该是能够把所有需要外包/分包的部分都交给最适合的专业公司作的

 发表于2006-01-12   |  只看该作者      

10

如果不是走到了尽头,大公司应该如何管理专业子公司。应该把他们全部推向市场么?我们公司的做法其实并不成功:把专业子公司再划分成多个分公司然后才是下面的项目部。子公司对公司负责--分公司对子公司---项目部对分公司负责。造成信息联系不畅,子公司对项目部的问题没有权利做出最终解释。项目部之间没有真正的统一协调,最后还是一盘散沙。大公司对各个专业子公司也没有明确、统一的管理手段,只是名义上“管理”。
还造成了一个后果却就是形成了多套功能重叠管理班子。
大家说企业要做大做强要向综合发展,又要面对市场怎样才是上策

小力飞刁

中国  | 建筑施工

0 关注

3 粉丝

16 发帖

0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