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面混凝土如何浇捣

发表于2006-06-19     5736人浏览     10人跟帖     总热度:12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施工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奖励      

  • 奖励于 2006-06-19 19:28:00

 发表于2006-06-19   |  只看该作者      

2

鸿孺网友:
对于角度为60°、120厚的坡屋面,采用人工拍可真的不行,坡度太大、太厚。
如果角度小于45°、厚度小于80的坡屋面还可以采用人工拍实。
对于角度为60°、120厚的坡屋面我认为完全可以支模,如果机械不好振捣,可以适当增大砼的水灰比(当然还得保证砼的标号),采用人工振捣。

奖励      

  • 奖励于 2006-06-20 02:46:27

 发表于2006-06-19   |  只看该作者      

3

[转]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方法
一、施工方法
1.单面模板法:此法是坡屋面混凝土施工中较常用的简易法,但影响浇筑质量的方面较多,如屋面坡度的大小,模板的光滑程度和坍落度的影响等。因混凝土无法按常规振捣而导致不密实,须待混凝土处于初凝阶段再振捣。此时混凝土的可塑性降低,再振捣势必造成混凝土的内伤和裂纹。为此,在施工中应采用一些措施,如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30-50mm,利用焊接板筋做抗滑移带和确定混凝土流向、分段施工等。为了保证板面的平整度,随捣随用1:2.5水泥砂浆抹平。
2.双面夹板法。东西坡度要达到75°,必须采用双面夹板法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需要用短钢筋作支架,并加设止水片,以控制屋面厚度和止水、防渗。在两模板外侧面中部设尺寸为400x400mm混凝土浇注孔。
从两种施工方法比较来看,双面夹板法混凝土局部多蜂窝.不易振实,但总体混凝土密实。经淋水试验,渗漏多在穿加固铁丝部位;单面模板法表面无蜂窝、孔洞,但渗漏较普遍,漏点难找,修补困难。
二、分析建议
1.斜屋面混凝土在单面模板上施工主要靠混凝土自身的凝结力、模板面的摩阻力和钢筋网的张拉阻力的限制,至混凝土硬化成型后不再沿斜面下滑。如果模板超过一定角度后,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对混凝土的摩阻力不足以抵消混凝土顺模板面的下滑力。混凝土初凝前,如缓慢位移持续发生,易导致混凝土不密实和内伤而渗漏。故建议当屋面的坡度大于26°时,不宜采用单面模板法施工。
2.双面模板法可以保证混凝土板达到内实外光的要求。但由于板的厚度小 (一般仅为100mm),除去钢筋和保护层,中间间隙小于50mm,若钢筋绑扎存在误差,则振捣棒更难插入。因此施工中必须注意防止钢筋位移及混凝土浇注不到位而造成的蜂窝。因无法观察到模板内混凝土的饱满度,可以敲击听音检查,并在板底采用附着式振捣器,使混凝土下淌充实。振捣时,采用Φ33小振动棒,按序插振,防止漏插。对于死角部位可以采用板外振与人工插钎相结合。对于此法施工,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具体根据施工时的温度确定,一般控制在50-70mm。为保证层面的结构安全和防水效果,对坡度大的斜屋面,应优先选用双面夹板法。
3.由于模板支撑系统承受斜屋面的横向推力,因此,必须设置斜撑。应两面同时顺向浇筑混凝土,以减少侧压力,使焊接钢筋同时双面受力。防止混凝土单侧浇筑使支架发生位移而一边倒,甚至发生坍塌事故。
4.斜屋面混凝土施工受到高处作业、坡度大小、形状变化和槽沟等多方面影响,支模及浇筑混凝土均比较困难。由于混凝土板表面积大,失水快和人员上下不便洒水困难等原因.故需特别做好养护工作:
5.斜屋面的工程造价大大高于平屋顶造价,所以减少防水层次,提高防水效果,是降低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因此,确保斜屋面板混凝土的密实度十分重要。
6.利用大流动性的高性能混凝土或免振自密实混凝土,是方便斜屋面施工的有效途径。

奖励      

  • 奖励于 2006-06-20 07:20:47

 发表于2006-06-19   |  只看该作者      

4

[摘]钢筋混凝土坡屋面渗漏原因与控制技术
3、改进施工方法
  对于坡度较小(小于30°)的坡屋面,可以采用单面支模法施工,施工时为防止防水层和
保护层在重力作用下滑移,需采用机械固定措施,在防水层施工完毕后采用带压条或垫片的
钉子固定,钉距视坡度大小而定,当构造为外露式防水层时,钉子敲紧后钉帽用密封材料封
严;有水泥砂浆保护层时,钉子可露出防水层8―10mm,四周用密封材料密封,外露部分浇
入保护层内,同时要增加底板的支撑,防止屋面结构发生变形。对于坡度较大(大于30°)的
坡屋面,采用双面支撑法施工,即施工时除用短钢筋做支架以保证混凝土板的厚度外,用粗
铁丝加固模板,分段在外侧面模板上开500mm×500mm的浇捣孔和浇筑坍落度较大(控制在5cm
左右)的细石混凝土。实践表明该方法浇筑的混凝土除转折处外,整体较密实。
  4、改进混凝土浇捣方法
  对于坡屋面而言,一般的施工顺序为自下而上(即从屋檐至屋脊),左右两边向中间展开
,施工段以屋脊为界,两段同时进行。至于混凝土的振捣,对于双面支撑的坡屋面而言,由
于板厚一般不大,振捣器很难插入,且操作者无法观察到振捣情况,容易发生漏振现象,这
时采用小振动棒,按顺序插振,防止漏振,对于无法振动的部位和死角,应采用板外振、开
窗口、人工插钎插捣等方式,将混凝上振捣密实,而单面支撑的坡屋面,可选择机械振捣和
人工敲打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用木抹子和铁铲对混凝上进行人工敲打至稍密,再用机械振捣
密实。平板振动器振动时,一般注意振动方向为自下而上,二要注意移动速度和振捣遍数,
不易过快,以2~3遍为宜。

奖励      

  • 奖励于 2006-06-20 07:20:47

 发表于2006-06-20   |  只看该作者      

5

感谢两位网友对我帮助。

奖励      

  • 奖励于 2006-06-20 22:23:05

 发表于2006-06-20   |  只看该作者      

6

谢谢楼上的,很受用。

奖励      

  • 奖励于 2006-06-20 22:58:51

 发表于2006-06-20   |  只看该作者      

7

拍实砼是不允许的吧?只是实际施工中有困难大家才稀里糊涂的做.
坡屋面做双面支模并不困难啊,预留振捣口改为预留振捣带,每间隔一米留一条,
现在大家都不做只是从造价上考虑的过多罢.

奖励      

  • 奖励于 2006-06-21 01:30:57

 发表于2006-06-21   |  只看该作者      

8

45°坡屋面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http://bbs2.sinoaec.com/forum/detail1503424_1.html
坡屋面施工工艺及方法
http://bbs2.sinoaec.com/forum/detail64701_1.html
坡屋面施工技术
http://bbs2.sinoaec.com/forum/detail1210707_1.html

奖励      

  • 奖励于 2006-06-21 17:08:55

 发表于2006-06-21   |  只看该作者      

9

采用双面模板的话要提高一下混凝土的塌落度,用附着式振捣会好一些。实在嫌麻烦适当的设振捣带用普通振捣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

奖励      

  • 奖励于 2006-06-22 01:23:34

 发表于2006-06-22   |  只看该作者      

10

各位网友,谢谢你们参加讨论。大家都对坡屋面的单面支模和双面支模方法做了深入的探讨。我认为这两种做法都存在缺陷。单面支模主要无法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梁板强度有影响,直接对梁板结构受力带来不利的因素,且板容易出现渗透现象。双面支模无法有效解决混凝土的灌注及振捣,不可避免混凝土漏振,或无法用肉眼立即发现大面积蜂窝、孔洞。在施工中还应考虑各班组的操作面,为方便施工需搭设防护外架。作为施工人员必须考虑工程的质量,还应考虑各种方法的可操作性,无法回避在工期、经济上因素。在此我向各位网友发表自己的看法,欢迎各位参加就坡屋面浇砼施工的可操作性问题进行讨论。

奖励      

  • 奖励于 2006-06-23 05:51:43

鸿孺

浙江 金华 | 建筑施工

2 关注

4 粉丝

1 发帖

0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