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节能

发表于2006-08-15     699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199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暖通空调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奖励      

  • 奖励于 2006-08-25 19:12:22

 发表于2006-08-15   |  只看该作者      

2

4、建筑的内涵
4.1 自然环境建筑
4.1.1 充分利用自然
人类自250多万年前使用工具以来,开始改造定居的地球,到跨入21世纪之后,引发了一个最严重的全球性的问题,即由于人类环境的威胁是难以抗拒的,从公元4世纪的医学名著生态,水和场地中提到;字认识不可抗拒和征服的,需要的则是了解他的规律――到1969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论著推出,说明了人类对生存环境再造的理性准轨。毕竟人类的历史与大自然寿命相经只是极短的一瞬,还不足以又能力和经验去挑战支配自然,所以说必须充分利用自然,正确对待自然,改变以往对自然的观念和态度,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破坏自然,伤害自然转变为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从人的中心论变为人是主体也是课题,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观念;从意味向自然所取转向珍惜资源,尽量少伤害地球的观念;从只顾自己的本地区,本单位利益转向关心他人,关心地球,关心人类的前途,从关心眼前,急功近利转变为关心子孙后代,长治久安;其实,我们稍加反思就会发现我们以往的建筑活动违背与自然关系的上述原则比比皆是,在建筑规划中常常见山就挖,风水就看,青山绿水不断遭到大面积的破坏,我们的设计中常常是不是地形地貌,不结合当地的气候,更不考虑建成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取定一些原则,我们有责任在规划设计中更加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就是尊重给与我们生命的地球。在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因地就势,土生土长,结合园林,花木环境,隔断风沙,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光转化能,采用中水,利用雨水,空气清鲜,气流通畅,就地取材,天然环保。”要重视利用自然“土,木,风,水,广,气,林”七个字。比如清华大学伍舜德楼,在其南侧又设一边庭,内植花木,既净化空气,又美化环境,在其南北顶部各置一条形天窗,可根据四季的不同,需要开启和关闭,自然通风,冬暖夏凉,节省能源,外置遮阳板,夏日遮阳降温,西面入口置一实墙面,夏防西晒,冬挡寒风,这是一个充分利用自然,节省能源创造舒适健康环境的优秀实例。另外,美国温泉公园旅游中心,其位于一个古熔岩的山坡上,该中心将建筑增建于自然坡地上,采用倾斜的玻璃窗,遮阳散热片,模仿环境的橡树,运用自然材料,玻璃天棚,100%的自然采光。
4.1.2 协调自然.建筑
早在秦汉时代,就以将物质生活与人们对自然的精神审美需要结合起来,在自然山水中,大规模的建造离宫别苑和楼台亭榭了。千百年来,在自然上水中不断建造苑囿,山庄,庙宇祀观,人工建筑景观将山水点染的更加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具有锦上添花之妙。明人曾有“祠补旧青山”之句,这个“补”字十分恰当地说出中国建筑与自然山水的有机结合,人工景观与自然环境巧妙的融为一体,中国建筑类型丰富,功能各异,但不论其性质和功能如何,都能与山水,树木有机结合,谐调一致,互相映衬,互相渗透,互为借取。所以在建筑规划设计中,要考虑与周围的山水,树木等自然协调共生,逢遇河湖,自然林木,绿化带或公园绿地,都应珍惜这些自然条件,尽可能保护和发展它们,同其配合融为一体,比如颐和园和避暑山庄在以及一些寺庙园林如杭州的灵隐寺,镇江的金山寺,四川乐山大佛寺,浙江普陀山的观音寺等,这些都是建筑与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很好的协调在一起的典型范例,大多数寺庙园林,都是建筑在风景绮丽的名山峻岭上,在这里能直接欣赏大自然的本来面目,达到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从而创造出高于自然的优美环境。
城市建筑同自然相协调,还应重视垃圾的净化,除分类选出可重新利用的垃圾外,其余的最好就地焚毁消灭,所以在城市生产过程中输入的物质和能量应获得再大限度的利用,也就是资源和能源的浪费最少,同时排出的城市废弃物也最少,并且废弃物能够自然的荣辱大自然中,比如背景良乡新建的生态住宅。
4.1.3 自然持续利用
鉴于资源相对匮缺,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可持续利用,持续利用有两方面要重视,一是选择的建筑材料可持续使用,如钢材,铝材,木材以及砖等,二是采用大量的空间,不仅住宅建筑采用大空间框架体系,公共建筑亦应选用大空间结构体系,但要注意住宅建筑应寻求空间的高效性,目前,我国的建筑领域出现了一股追高求大的倾向,尤其是住宅建筑领域盲目的追求大面积的单元住宅,平均每户达180-----200甚至高达300m2,但是如果你翻阅一下每天充斥报纸上的售房广告,你就会发现所有刊登的住宅平面其空间效益是很低的,一个近90m2的套房住宅平面竟只有二间卧室,起居室也不好布置,很多面积被通道占用,所以我们在设计时候应对住宅的内部功能相的周到一些,是空间利用的更合理一些。
其实,人类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也包括人造环境,后者又包括实体(建造)和虚体(人文)环境。建筑是人造环境(实体与虚体)的重要载体,只有在建筑是持久发展的前提下,人类环境才有可能成为持久的,迄今为止,人类从自然取的各种生成人造环境的资源,但是很少向自然返回,是地球的资源不断的减少,此外,在资源的消耗中,还产生了各种损害,污染自然资源的后果,特别严重的表现在耕地与数目的减

奖励      

  • 奖励于 2006-08-25 19:12:22

冰临城下

河南 济宁 | 工程造价

999+ 关注

999+ 粉丝

999+ 发帖

999+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