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水 混 凝 土 的 应 用 与 分 析

发表于2007-03-23     1539人浏览     4人跟帖     总热度:10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奖励      

  • 奖励于 2007-03-23 21:40:48

 发表于2007-03-27   |  只看该作者      

2

现在清水混凝土不是很热门吗,怎么都没人理我呀

奖励      

  • 奖励于 2007-03-28 21:49:50

 发表于2007-03-29   |  只看该作者      

3

我顶呀,楼主

奖励      

  • 奖励于 2007-04-04 06:25:24

 发表于2007-03-30   |  只看该作者      

4

清水混凝土系一次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色作为饰面,因此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碰损和污染,对拉螺栓及施工缝的设置应整齐美观,且不允许出现普通混凝土的质量通病.
1、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我们参考国外有关建筑混凝土的技术标准,经场外多次试制足尺的E形柱,并经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多次讨论研究,在普通结构混凝土验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如下的质量标准:(1)轴线通直、尺寸准确;(2)棱角方正、线条顺直;(3)表面平整、清洁、色泽一致;(4)表面无明显气泡,无砂带和黑斑;(5)表面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6)模板接缝、对拉螺栓和施工缝留设有规律性;(7)模板接缝与施工缝处无挂浆、漏浆。
  2、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见质量缺陷及监控对策
  为做好施工预控工作,必须认真分析清水混凝土面层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和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上述缺陷。参考巴黎机场设计(ADP)公司的有关技术资料和国外的专业文献,结合我们的经验,将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见质量缺陷分成六大类,它们可能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监控对策如表1所示。
3、过程控制措施
  为避免出现上述质量问题,必须从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与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养护和修补等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清水混凝土的装饰效果,并做到对整个施工过程踏步式、跟踪式监理,抓全过程各个工序的预控。
  3.1 模板体系控制措施
  (1)模板设计要充分考虑在拼装和拆除方面的方便性,支撑的牢固性和简便性,并保持较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整体拼装后的平整度。
  (2)模板拼缝部位、对拉螺栓和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形式和尺寸须经建筑师认可。
  (3)根据构件的规格和形状,合理选用不同的模板材料,配制若干定型模板,以便周转施工所需。对圆形构件可选择钢模板,对E形、T形等截面形式复杂的构件可采用进口芬兰板或涂塑九夹板。钢模板内表面均应进行抛光处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度。
  (4)模板制作时应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模板面板拼缝高差、宽度应≤1mm,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2mm。
  (5)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模板内板缝用油膏批嵌,外侧用硅胶或发泡剂封闭,以防漏浆。模板脱模剂应采用吸水率适中的无色的轻机油。模板周转次数应严格控制,一般周转3次后应进行全面检修并抛光打磨一次。
  3.2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坍落度一般为90土10mm,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同时控制混凝土含气量不超过1.7%,初凝时间6~8h。
  3.3 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1)水泥。首选硅酸盐水泥,要求确定生产厂商、定强度等级、定批号,最好能做到同一熟料。
  (2)粗骨料(碎石)。选用强度高、5~25mm粒径、连续级配好、同颜色、含泥量之0.8%和不带杂物的碎石,要求定产地、定规格、定颜色。
  (3)细骨料(砂子)。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以上,含泥量之2%,不得含有杂物,要求定产地、定砂子细度模数、定颜色。
  (4)粉煤灰。掺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后期强度,宜选用细度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规定Ⅱ级粉煤灰以上的产品,要求定供应厂商、定细度,且不得含有任何杂物。
  (5)外加剂。可采用EA-1(2)普通型减水剂,要求定厂商、定品牌、定掺量。对首批进场的原材料经监理取样复试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封样",以后进场的每批来料均与"封样"进行对比,发现有明显色差的不得使用。清水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带任何随意性,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百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
  3.4 清水混凝土浇筑控制措施
  (1)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现场组织措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2)合理调度搅拌输送车送料时间,逐车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
  (3)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4)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可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减少表面气泡,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混凝土静置一段时间再振捣,而顶层一般在0.5h后进行第二次振捣。
  (5)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保证深度在5~10cm,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一般为155左右。
  3.5 清水混凝土养护控制措施
  为避免形成和减小清水混凝土表面色差,抓好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的养护十分重要。清水混凝土构筑物的侧模应在48h后拆除。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养护的遮盖物不得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颜色污染,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4d。
  3.6清水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控制措施
  尽管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拆模后由于混凝土的泌水性、模板的漏浆和混凝土本身的含气量较大,其表面局部

奖励      

  • 奖励于 2007-04-04 06:25:24

 发表于2007-03-30   |  只看该作者      

5

清水混凝土系一次成型,不做任何外装饰,直接采用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色作为饰面,因此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碰损和污染,对拉螺栓及施工缝的设置应整齐美观,且不允许出现普通混凝土的质量通病.
1、清水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我们参考国外有关建筑混凝土的技术标准,经场外多次试制足尺的E形柱,并经业主、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多次讨论研究,在普通结构混凝土验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如下的质量标准:(1)轴线通直、尺寸准确;(2)棱角方正、线条顺直;(3)表面平整、清洁、色泽一致;(4)表面无明显气泡,无砂带和黑斑;(5)表面无蜂窝、麻面、裂纹和露筋现象;(6)模板接缝、对拉螺栓和施工缝留设有规律性;(7)模板接缝与施工缝处无挂浆、漏浆。
  2、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见质量缺陷及监控对策
  为做好施工预控工作,必须认真分析清水混凝土面层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和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发生上述缺陷。参考巴黎机场设计(ADP)公司的有关技术资料和国外的专业文献,结合我们的经验,将清水混凝土表面常见质量缺陷分成六大类,它们可能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监控对策如表1所示。
3、过程控制措施
  为避免出现上述质量问题,必须从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与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养护和修补等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清水混凝土的装饰效果,并做到对整个施工过程踏步式、跟踪式监理,抓全过程各个工序的预控。
  3.1 模板体系控制措施
  (1)模板设计要充分考虑在拼装和拆除方面的方便性,支撑的牢固性和简便性,并保持较好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整体拼装后的平整度。
  (2)模板拼缝部位、对拉螺栓和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形式和尺寸须经建筑师认可。
  (3)根据构件的规格和形状,合理选用不同的模板材料,配制若干定型模板,以便周转施工所需。对圆形构件可选择钢模板,对E形、T形等截面形式复杂的构件可采用进口芬兰板或涂塑九夹板。钢模板内表面均应进行抛光处理,以保证混凝土表面光洁度。
  (4)模板制作时应保证几何尺寸精确,拼缝严密,材质一致,模板面板拼缝高差、宽度应≤1mm,模板间接缝高差、宽度≤2mm。
  (5)模板接缝处理要严密。模板内板缝用油膏批嵌,外侧用硅胶或发泡剂封闭,以防漏浆。模板脱模剂应采用吸水率适中的无色的轻机油。模板周转次数应严格控制,一般周转3次后应进行全面检修并抛光打磨一次。
  3.2 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
  在材料和浇筑方法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坍落度和水灰比,坍落度一般为90土10mm,以减少泌水的可能性。同时控制混凝土含气量不超过1.7%,初凝时间6~8h。
  3.3 清水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措施
  (1)水泥。首选硅酸盐水泥,要求确定生产厂商、定强度等级、定批号,最好能做到同一熟料。
  (2)粗骨料(碎石)。选用强度高、5~25mm粒径、连续级配好、同颜色、含泥量之0.8%和不带杂物的碎石,要求定产地、定规格、定颜色。
  (3)细骨料(砂子)。选用中粗砂,细度模数2.5以上,含泥量之2%,不得含有杂物,要求定产地、定砂子细度模数、定颜色。
  (4)粉煤灰。掺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后期强度,宜选用细度按《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规定Ⅱ级粉煤灰以上的产品,要求定供应厂商、定细度,且不得含有任何杂物。
  (5)外加剂。可采用EA-1(2)普通型减水剂,要求定厂商、定品牌、定掺量。对首批进场的原材料经监理取样复试合格后,应立即进行"封样",以后进场的每批来料均与"封样"进行对比,发现有明显色差的不得使用。清水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试验确定的配合比投料,不得带任何随意性,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搅拌时间,随气候变化随时抽验砂子、碎百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
  3.4 清水混凝土浇筑控制措施
  (1)落实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现场组织措施,严格执行有关规定。
  (2)合理调度搅拌输送车送料时间,逐车测量混凝土的坍落度。
  (3)严格控制每次下料的高度和厚度,保证分层厚度不超过30cm。
  (4)振捣方法要求正确,不得漏振和过振。可采用二次振捣法,以减少表面气泡,即第一次在混凝土浇筑时振捣,第二次待混凝土静置一段时间再振捣,而顶层一般在0.5h后进行第二次振捣。
  (5)严格控制振捣时间和振捣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的深度,保证深度在5~10cm,振捣时间以混凝土翻浆不再下沉和表面无气泡泛起为止,一般为155左右。
  3.5 清水混凝土养护控制措施
  为避免形成和减小清水混凝土表面色差,抓好混凝土早期硬化期间的养护十分重要。清水混凝土构筑物的侧模应在48h后拆除。模板拆除后其表面养护的遮盖物不得直接用草垫或草包铺盖,以免造成永久性黄颜色污染,应采用塑料薄膜严密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4d。
  3.6清水混凝土表面缺陷修补控制措施
  尽管已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拆模后由于混凝土的泌水性、模板的漏浆和混凝土本身的含气量较大,其表面局部

奖励      

  • 奖励于 2007-04-04 06:25:24

janny27

中国  | 其它专业

2 关注

0 粉丝

8 发帖

0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