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龙论坛-全球建筑人工程人网上交流互动社区 · BIM · BIM动态

[分享]关于BIM 美国也有的困惑

发表于2018-02-08     1826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18  

美国著名的信息技术咨询顾问Gartner曾经发布过经典的Hype cycle曲线图,Hype cycle描述了一项技术从诞生到成熟的过程中行业对这项技术的期望。

关于BIM 美国也有的困惑_1

Gartner的Hype cycle原图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一个新技术出现后,市场的预期会经历4个阶段(原版的Hype cycle是5个阶段,国内百科将“上升期”与“快速发展期”合并成一个阶段):

 

上升及快速发展期:这两个时期属于理论研究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新的技术理论从出现到快速成长,并很快到达巅峰。这一段时间的工作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理论突破频繁、成果大量涌现。

 

下降期:到了快速发展期的顶端,基础理论基本成熟,研究成果的总量已经很多,理论探索空间越来越小。此后,理论工作者对该项技术的关注程度逐渐降低。而此时,该项技术在产业上的应用尚未成熟,因此,新技术的受关注程度进入下降期。

 

爬坡期:随着新技术在产业应用中的逐渐成功,产业技术的研究热潮使得该项技术的受关注程度再次增加,并将其带入一个持续发展的爬坡期。相对于理论研究而言,产业技术研究的内容要细致和深入得多。因此,这个阶段的发展速度已远远不如上升期那么迅速。

 

稳定应用期:最终,随着基本产业技术的成熟,应用技术研究进入稳定应用期。

                             

“BIM”作为建设行业的新技术,在推广时尤其是软件商推广时,Hype cycle也被反复使用。有趣的是,软件商们在引用Hype cycle曲线图时往往喜欢刻意弱化下降期。 

关于BIM 美国也有的困惑_2

BIM软件商的Hype cycle

 

而我们的行业,似乎也正在按照Hype cycle的曲线进行着。美国,作为大部分人心目中现代BIM技术的起源地,似乎正经历着Hype cycle中痛苦的下降期,整个行业在困惑中迷茫的前进。

关于BIM 美国也有的困惑_3

中美BIM应用所处阶段(个人主观意见)

 

人为创造的技术

 

“BIM”的雏形起源于两条主线:一个是为了解决二维的局限而衍生出来的三维技术,一个是为了解决信息化而提出的建筑信息体系。这两条主线都是针对行业的需求而解决问题所出现。

 

21世纪初期,几个著名的软件商们基于当时的几款参数化三维设计软件,将3D CAD和建筑信息结合了起来,并创造了一个新名词——BIM。这个BIM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BIM。

 

维基百科认为,在公开范围里,现代意义的“BIM”最初是由Autodesk在2002年的一份行业报告白皮书中提出的。那一年Autodesk在收购了Buzzsaw  5个月后,以1亿3千万美元现金的天价收购了Revit,这两次收购是Autodesk在2007年收购Navisworks前最大的两次收购。

Autodesk在2002年发布的白皮书

 

于是便有了Autodesk在2002的那份白皮书。白皮书中,Autodesk提出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也就是现在的BIM(其实很多软件商都声称自己创造了“BIM”)。Autodesk在白皮书中赋予了BIM“协同设计”与“构件驱动CAD(object-oriented CAD)”的特征。Autodesk最初给BIM的定义“精确”的对应了刚刚收购的Revit与Buzzsaw的功能。

 

在某种意义上,“BIM”这个名词的创造是人为的,很大程度是为了软件商的市场营销。

 

理论的膨胀

 

2002年的“BIM”并没有像现在一样承载这么多的含义。Autodesk当时根据Buzzsaw与Revit的功能对“BIM”的定位是:可以承载建筑数据、可以进行协同的平台。

 

GSA在2003年发布的《3D-4D BIM Technology Program》对BIM的定位也只是可视化、协同、模拟、优化——在协同的环境里利用可视化的优势进行模拟从而优化。那个时候的BIM还只到4D这个维度,并且仅仅只是模拟。GSA也对BIM技术进行了展望:BIM在承载了建筑信息后可能可以用于以后的建筑运营(operation)。

 

所以现代意义的“BIM”在最初还仅仅只是具备信息储存载体的3D CAD的初步拓展。BIM技术出现的最初似乎是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

 

但是,请永远不要低估“非盈利”行业组织扩大自身影响力、以及学术界发表论文的心。一个虚拟的建筑、承载了项目信息、各方在其中协同——大家发现BIM似乎是虚拟世界的建造管理。2005年AGC正式把“BIM”定义为了一个“模拟建造与运营过程的计算机技术”,这时BIM的概念开始逐渐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管理维度上进行扩展。

 

为了解决某些问题而出现的技术是可以得到行业迅速认可的,但用一个技术去刻意解决其他问题,我们就会陷入“Technology-Process-People”这样无奈的循环。

 

(拓展阅读:BiM杂谈|技术的制约——人

 

当BIM与管理、并且还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挂钩后,BIM的理论体系开始迅速膨胀。行业组织与学术界开始针对在二维世界里没有实现的管理愿景,借鉴了制造业与工业界的思路,在“BIM”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系列的概念——大量的名词、框架结构、理论体系、管理方法开始出现。这些概念的出现并不是因为需求而出现,而是为了支撑“BIM”理论而出现。讽刺的是,创造这些体系的人,可能一天都没在应用的企业界待过。而行业组织与学术界创造了这些体系后,开始要求企业去适应这些并没有被验证过的理论。

 

所以,当人们再次面对这个原本只是为了解决可视化与信息化而出现的技术时,大家发现“BIM”变成了一个很复杂与庞大的物种。

 

不买单的行业

 

Chuck Eastman发表过一篇关于编码体系的论文里有一个很有趣的图表: MasterFormat和UniFormat的出现是行业为了解决信息管理的问题逐步根据实践经验形成的。OmniClass的出现则是基于一个理想化的状态,组织更全面结构更完善。

 

MasterFormat、UniFormat、OmniClass的对比

 

一边是行业根据需求自发形成的体系,一边是为了力求涵盖建设项目全方位信息而形成的理论,行业的认可度可想而知。所以OmniClass在发布后的这10多年来其实一直都是很尴尬的存在,一方面是行业组织与学术界的推崇,一方面却是企业界的不买单。一直到现在,美国的企业界还是主动沿用着MasterFormat与UniFormat。

 

OmniClass不是因为BIM而存在,但是它的发展确实遵循着“BIM”世界里的美好愿景。BIM里的很多理论体系就是这样,它们代表了部分人对建造管理的美好愿景,他们的设计是基于一个完美的状态而形成,然而却走上了Technology-Process-People这样的路。企业对这样的体系并不买账。

 

另外一个比较讽刺的事情是,Autodesk作为国际协同工作联盟(International Alliance of Interoperability, IAI)的发起单位之一,现在却是对自己当年提出的信息协同理论体系最为怠慢的企业之一。或许Autodesk在BIM技术膨胀期已认识到,对于一个龙头软件企业,最好的协同其实就是不协同(IAI成立于1997年,Autodesk第一次提出BIM是2002年)。

 

我们上中学时,政治老师都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当人的意识形态到了一定高度时社会会进入到某个主义。然而人性却让我们长期处于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之中。BIM理论体系也是如此,它们的存在很多是基于“协作与共享”的理想状态,但是人性却不是如此。

 

浮躁的8年

 

2007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BIM发展中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的GSA正式发布了GSA BIM指南系列,宾州大学发布了BIM PxP,而美国国家BIM标准也在这一年发布。

 

所以我一直觉得美国真正的BIM膨胀期是从2007年开始的。到2015年美国国家BIM标准更新到第三版,这八年是美国BIM发展最浮躁的8年。

 

美国国家BIM标准的发展

 

这8年里各种BIM理论开始迅速完善,在软件商、行业组织、学术界不断神话BIM的价值后,于是开始有第一批人尝试这些理论体系。

 

这8年,当你参加美国每一个BIM会议的时候,你会听到大家都在不断的问COBie到底该怎么用、MasterFormat怎么向OmniClass过渡、4D5D的意义是什么、IPD该怎么实施、为什么龙头软件商对信息交互其实并不是很积极,等等等等。美国BIM泡沫在这8年里达到了最顶峰。

 

但是在那浮躁的8年里,当企业把因为BIM而火的理论都尝试了一遍后,发现事实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美好。OmniClass在美国其实是被企业所抛弃的,在业主疯狂推广COBie但经历了很差的用户体验后被提起的频率越来越低,协会与学术界强力推介IPD但美国的纯IPD数量现在还没有超过50个(明尼苏达大学的统计数据),当年涌现出来的一大堆4D5D软件开始逐渐消失,而我们的龙头软件商们现在似乎更乐意打造属于自己的BIM闭环(封闭)。


行业开始充满了困惑。

 

在美国BIM标准第三版编写过程中,很多经历过第一版和第二版编写的专家突然意识到这个国家的BIM发展可能走错了方向,于是中途一批编委主动退出了标准的制定。我觉得这算是美国在BIM的Hype cycle进入下降期的标志。

 

2015年发布的美国国家BIM标准达到了惊人的2201页,要知道美国的BIM标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里面大部分内容只是给出参照与引用的出处。比如美国BIM标准中对LOD的陈述只有3页,但它引用的AGC LOD是有249页。所以美国国家标准虽然2201页,但是却承载了上万页的信息。

 

面对着如此庞大而复杂的体系,有些专家开始反思:为什么标准发布的8年间行业对BIM的认可还只停留在3D部分?我们的BIM理论体系真的有意义吗?

 

于是有专家开始退出,他们发现,限制行业发展的不是技术本身,而是人、以及与人不相匹配的工作流程。

 

被忽略的事实

 

国内许多文献在阐述BIM应用价值的时候,都喜欢引用国外所做过的事。比如美国威斯康辛州作为一个州政府发布了BIM标准并强制要求相应项目应用BIM技术。但媒体是可怕的,它只表达它所想表达的内容。威斯康辛州推广BIM背后有一个事情却被很多人忽略了,在国内的文献中也从未被提及。

 

2011年7月,在威斯康辛州发布BIM标准并要求所有州政府项目使用BIM技术的两年后,州政府发布了一个《现阶段DSF行业实践及未来发展发现》(Current DSF Practices Industry-wide Movement Future Directons)。这个调研报告里面包含了行业对第一版BIM标准的反馈意见、实施效果及对未来的发展展望。

 

在经历了两年的推广后,威斯康辛州对BIM技术的发展定位是维持现状,关注行业动态。(Stay current with development in BIM, continuously monitor the AECindustry’s use of BIM)。报告总结了目前推广BIM技术所遇到的阻力,州政府发现,与80年代CAD技术的推广不同的是,BIM技术的发展涉及到了整个行业所有层次的人与专业,BIM技术推广遇到阻力来自方方面面,包括人、社会和文化、管理流程、商业支持、法律因素等等。

 

所以作为第一个支持BIM技术的州政府,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实践后,威斯康辛州后来对BIM技术的发展是保持谨慎态度的。

 

美国后来虽然还有很多州政府推出的BIM标准,但实际上这些BIM标准只是CAD标准的延续,只涉及到BIM出图的要求。

 

第一批人的离开

 

在BIM技术逐渐推广后,美国的企业界出现了第一批以BIM或VDC为代名词的从业者,他们的成长伴随了BIM技术的发展。我一直感觉美国传统中产的很多人不是为了生存而工作,而是因为热爱某项事情而工作。所以我深信这第一批BIM从业者的内心是热爱BIM并希望BIM技术能真正推广的。

 

但是,在BIM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这批人陆续选择了离开。

 

Vico Office的创始人之一Olli Spensnon回到了大学投入到了学术中;Irvine Company的VP Clive Jordan开始创业做起了LOD Planner;Balfour Beatty的CTO Brad Hardin去了一家非上市总包企业BV去营销自己的大数据;5D应用典范Webcor的PreConstruction Director Peter Sosnoski去了更注重数据的WeWork;一直被行业追赶与学习的Turner和DPR的VDC总监Viktor Bullain、Nathan Wood分别创业建立了Globalcoa与SpectrumAEC,McCarthy的VDC Director Dave McCool去了Procore安心做起了产品……

 

关于BIM 美国也有的困惑_4

项目管理的人性

他们的离开并不是因为职业遇到瓶颈,而是这批人意识到BIM的发展遇到瓶颈了。在企业中,不管职业怎么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不会改变。BIM其实面临着与项目管理同样存在的问题。项目管理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人性的体现,我们可以改变技术,但是我们却无法改变人性。

 

于是,这批人选择了离开,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来推动行业进步。

 

行业的沉淀

 

在BIM的Hype cycle进入下降期的时候,行业开始进行反思。虽然AU每年还在不断推广着振奋人心的新科技,但是AGC与AIA这两个美国最大的行业协会已明显开始放慢脚步。

 

2017年两次BIM Forum的主题,一个是对业主需求的反思,一个是对行业本身推广新科技的反思。(拓展阅读:BiM杂谈|2017 Fall BIM Forum解读)AGC不再提出新理论,而是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更务实的LOD上,并坚持每年都对LOD进行细化。People-Process-Technology这样的理论开始被行业接受并被反复提及。

关于BIM 美国也有的困惑_5

People-Process-Technology


而行业,在经历了8年的泡沫后,也变得更加理性,开始用基础的技术沉淀来迎接BIM技术的未来。大家发现,只有实现了BIM技术出现时的最本质目的后,行业才会慢慢向BIM的理想状态前进。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BIM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8-12-19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2

现在国内的BIM应用点简直多如牛毛,但很多都是没有落到实处的。这些BIM应用点要么是培训机构吹嘘的,要么是BIM咨询单位为了盈利提出来的,还有就是为了迎合业主的奇葩要求整出来的,真正有意义的、能够创造价值不多。希望接下来不管是业主方、咨询方、施工方都能够理智的应用BIM,利用BIM技术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也希望那些教育机构不要整天在那吹嘘夸大BIM的作用,工程建设不会因为有了BIM就一路顺风顺水,个人也不会因为学习了BIM的皮毛就能一路高歌喜提玛莎拉蒂;还有就是那些在唱衰BIM的人,也请你们不要对BIM有那么多的偏见,就拿图纸来说,BIM确确实实可以减少图纸的“错漏碰缺”,提高图纸质量(如果你要抬杠说除了这个就没有其他的作用了,那麻烦你去了解一下机电深化、钢结构深化、幕墙深化和金属屋面深化等等)。

hpch00001

内蒙古 赤峰 | 园林景观

3 关注

1 粉丝

8 发帖

9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