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龙论坛-全球建筑人工程人网上交流互动社区 · BIM · BIM建筑设计

[图文直播]2013第二届全国BIM大赛启动会暨高峰论坛之下

发表于2013-04-22     2420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14  

【会议】2013第二届全国BIM(建筑信息模型)大赛
【时间】2013年4月19日(星期五)全天 9:00--17:00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号(地铁四号线北京动物园站)
【指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主办】中国图学学会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技术分会
【承办】中国图学学会土木工程图学分会 筑龙网

以下为下半场会议实录: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筑龙网客座主编香港建筑信息模拟学会创汇主席梁志旋、副主席冯树坚,剩下的时间交给你们,在座各位有问题的话,也可以互动。

[图文直播]2013第二届全国BIM大赛启动会暨高峰论坛之下_1

【梁志旋】: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客座主编,很高兴有机会来到这儿跟大家见面,跟大家谈谈有关BIM的事情。上次是在冬至在北京,这一次是在现场是第一次,如果做的不好请不要不高兴。
  首先要说一个很重要的事,我觉得筑龙网邀请我过来,犯了三大错误,第一个错误是找我们这些普通话说的不太好的人来做,现场没有字幕,不好意思。第二个错误是他对我太有信心,他没有问我请哪个嘉宾就叫我过来做。我请来冯树坚,我跟他认识很多年,尤其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争论,应该说是讨论,现实中有一些争论,昨天过来在机场还在争论一些事情。如果在现场争论的话,我也不知道后果是什么样。第三个错误是什么,他还没有问过我,我们最有名的是什么,我们最有名的是超时,每次人家给我20分钟我要说30分钟,一般我们的安排都是在节目录制的最后一批,如果我们还没有讲完了你们走了,无所谓,但是今天安排在午饭后的第一场。
  首先感谢冯树坚,参加本次的客座主编做我的嘉宾。大家都知道我在05年开始做BIM,05年我碰到冯树坚,碰到他在说很多东西都不明白,只是他的BIM能力比我强很多,为什么我的开场白这么长,我一给他机会说话我会没有机会,所以争取多说一点,首先有情你短短的介绍。

【冯树坚】:谢谢主持人,我是一个建筑师,在建筑行业已经超过20年,在BIM上我是从98年开始,98年还比较年轻,那个时候有很多不同的软件,那个时候我们有建筑、结构、机电不同的方面,那个时候最主要的来说建筑能力方面,我自己本身是建筑师,发现之初,在工程方面有很多很高的帮助,所以到现在为止已经超过10多年。

【梁志旋】:请问现场一个问题,你们听懂他说什么了吗。没有问题,那继续。今天我们所谈的方向主要是经历了BIM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对我来说是05年用的时候,在香港不到五个人真正懂BIM,到现在已经很惹恼了,我们经历了一个什么过程,我们对BIM的理解都有一定的理解,同时我们看到市场上的行业对BIM都有一些不同的理解、误解,今天谈的我希望第一次在台上讨论这些东西。我们开始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问题,BIM在中文叫做建筑信息模型,可以跟大家说,香港的学会名字叫做建筑信息模拟学会,我们也经历过创会的人,创会的时候也叫模型学会,不到上个月已经把名字改为模拟学会。那在你的观念里边,你觉得是模型还是模拟?

【冯树坚】: 随着不同的实践,名字一直在改变,模型在以前一开始说的时候,从二维变成三维的阶段,我还记得在20多年前,已经用三维去线性,那个时候三维都是模型,那个时候已经模型已经是三维的,但是三维模型里边没有技术的,模型这个字是取几何不同的形状状态,我觉得这不是何。模拟,我觉得也有一个问题,模拟说明是一个过程,过程从建造等等是一个过程,但我们谈的是建筑物,建筑物不光光是一个过程,最后还是有一个成品。在这过程中不光是过程,还是管理,建筑急需管理系统这方面比较合理一些。

【梁志旋】:模型这个名字在国内已经几年,如果光光做模型也会发财,很多人只是关注模型,模型有多大、模型有多深,已经很棒了,既是这样的话走下去国内的BIM发展会有很大的影响。

【冯树坚】:早上我听到真的BIM还是假的BIM。如果说一个模型是没有技术的,这是不是BIM,不光是一个模型,BIM中还有一个I技术在里边,才能称得上BIM。不可否认,从二维到三维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也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实践,慢慢的我们知道BIM这回事,把脱离模型真正做到有技术的。

【梁志旋】:如果说信息的部分没有做,一直强调计算是最重要。如果这样的话,会不会有一个困难,其实每一个人是关注一个小的计算,但BIM有一个感觉,整个楼,你要起动他们去做,会不会很难,跟你的情况会不同,他是一个很坚持的人,在香港他希望把所有香港地铁站的模型建出来,按照建筑可以查出来香港所有地铁站有多少垃圾筒,什么样的垃圾筒放在哪里,你希望是所有信息统筹的概念,这样的人你怎么说明他们有用?

【冯树坚】:在能够积极记录的范围时,因为之前技术有限,能够记录的方式有限,所以我们一个人不能把所有的技术都记下来,所以分工分的很细,但分的很细的问题是说,再把他融合一起的时候,发现很多很大的困难,但是这个技术发展到今天,电脑可以很快,而且容量基本上有很庞大的数字放在一起,用以前的方式去做事。或者说我们可以更有效率的把不同的东西融合在一起,然后表达出来。其实到了不同的系统,比如说建筑师的时候,是不是光光做线性,做线性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今后的物业管理,在建模的时候,这个模是不是光在表面的内容,从这方面考虑的时候,发现我不可以去做了。

【梁志旋】: 其实建筑师在学习的时候应该也是有这个概念,像神一样的内容应该可以出来,但慢慢的好像把它放弃了,交给其他的专业,你的想法怎么样?

【冯树坚】:这是很可悲的一回事。在一个项目里边,传统的来说建筑师从建造、管理到最后的职业都是建筑师一手包办的,明明是一个出土的工具,但是我不会,我需要请一个BIM顾问给我做,是一个很可悲的一回事,主机架构也很有关系,当老板,请有钱人,其他的专业配合他,支持他。

【梁志旋】:他有一个项目管理的概念,很多项目业主自己参与管理,聘用自己的专业,这是香港的情况。慢慢建筑师没有在组织架构里边有权力去管其他的行业、专业,可能是国内的环境没有什么问题。

【冯树坚】:习惯一个方法去做,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个体、不同的东西,专业与专业之间是一个合同的关系,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方便会说,我做我的,你做你的,你做好再给我。但是进入议程的时候,可能有一些情况出现。在客观环境上来说,如果有BIM把不同专业放在一起做统一的项目,反而会容易一点。

【梁志旋】: 我不太理解国内的设计师,我们是同一家,不谈这个东西。但反过来,要他们一起合作,所有的东西组合在一起,这种人比较难找,有没有这种人?

【冯树坚】:很难找。说到先行的比较难找,因为BIM把我们的专业分成几个模糊块,我做建筑的时候可能有不同的概念,把不同的概念放进去,的确有难度,但你说到一个培训的问题,还有在专业跟不同专业之间配合的问题,我相信越来越小。

【梁志旋】:你自己的经验如何,在全香港最大的一个机构,在你的系统里你是怎么启动?

【冯树坚】:肯定是个人的坚持,因为在一个大的机构里头,很多习惯要转变,必须是要一个坚持,从慢慢的一点点时候开始,去改变身边的人,当你做到真的BIM的时候,对项目有好处的时候,别人是可以看的出来。

【梁志旋】: 他们没有告诉你秘密,秘密就是其他专业不做,他会帮他做,他不需要做机电,他认为一定要协调、一定要处理,他有BIM的模型。可能药行业里边的傻瓜、笨蛋才会启动BIM,这也不简单,因为其实我们都经历了这么多年,说实话也是有很多的机会才能到今天。今天你刚才的想法希望做很多的模型,经过你手的,你觉得就规模的,有BIM吗。

【冯树坚】: BIM的应用是很广泛的,从一开始的线条到往后,规模在异型建筑商有一个突破,做异型的建筑很流行,因为很特别、很突出,但是做形状是蛮容易的,设计出一个形状出来,但是出来以后问题就来了,这不是一个艺术品,艺术品可以娇小的做,但这是一个建筑物,建筑物有两点很重要的,一个是他不是一个东西,是很多很小的一小块一小块组成的建筑物,怎么把很异型的概念分成一小块,要很有技术把他分。第二艺术品是艺术家自己做,他自己知道怎么做。但建筑物是设计单位设计师先有一个概念画出来给别人去建,那就是谈一个概念的交流、技术的交流,接着工人怎么去看这个图怎么能看明白,设计师的设计概念是怎么样的,然后从物料上一块一块的用起来,这是很高端的应用。技术的管理,我们做这个比较容易,今天做第三步或者做一年两年三年,差不多做完了,但是另一方面的朋友,比如说建学校或者建医院,可能不是一个医院,建筑不是一个建筑物而是一个系统,那个时候他需要管理,他的眼光不可以一个头一个头的去看,而是系统的去看。这个时候要系统的把技术管理起来,这就是BIM很大的一个应用方法。

【梁志旋】: 很多人参与的一个项目,有一个信息交流沟通的媒体的一个想法,所以我们IM跟图纸,首先图纸是不能没有的,未来几十年都不会取缔图纸,但是图纸跟BIM不能分开。

【冯树坚】:对,这就是真BIM跟假BIM另外一个分别,我自己觉得BIM如果不能出图纸就是很有限的影响,基本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BIM用来出图纸。行内有一个习惯,以前设计师是用二维、CAD出图,甚至有的用电脑建模,但是建模以后有碰撞,这是一个很好的好处,现在施工单位我们去拿图纸建,或者是拿BIM去建楼,如果两个东西同一个时间全在这儿,他们都是拿图纸来建楼,因为他们出来的源头不是一样,一个是CAD出来,一个是BIM出来,怎么确保两个东西基建没有错误,除非他们的源头是同一个源头,那就是说BIM自然有这个能力出这个图,包括建筑结构、机电,为什么还是要用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对于我自己来说必须要用很基本的条件就是出图。

【梁志旋】: 这个概念去年我们利用了一帮人,几年都开始使用,去年我们已经弄清楚一个概念,没错,你是用你的图纸来算,如果我的图纸是从模型出来的,模型出来图纸,图纸给你共有量,理论上图纸跟共有量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图纸拿出来算量,已经有一个共有量跟你的结果、答案挺像,到时候有什么分别,业主不相信你也不相信我,想清楚开始觉得他不能逃避BIM。

【冯树坚】: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故事,很复杂的一个项目,基本上用图纸二为表达基本上没有办法表达,因为每一条线都是曲的,要达极限的。那个时候我跟业主谈,曲线没问题,但能不能给我加钱,那个时候他雇了人帮忙,说可不可以给我图纸,我说可以,你需要什么图纸,他说我不知道什么图纸,你给我图纸,我去量这个量多少,我说我给你什么图纸,我可以用BIM做的时候,给你一千多个图纸、一万个图纸,但每一个图纸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出来的时候不是直线你怎么去量,他说我拿比例尺去量,我说这有意义吗,他说不管,只要给我图纸,最后我不知道他怎么去量。一年以后我再问,你是怎么量的量,因为他不信,他回答我说,最后我生气了,量不了,怎么办,还要给客户一个交代,于是他请了一个IT的人,把我的模型把他解构,分开,自己写一个程序,然后量下来,因为他信这个方法。把我的模型解构以后,不就是我以前一开始就有的数量,为什么一年前我已经有了,你再重复我所做的事。

【梁志旋】:有的项目也一样,项目山间地形很复杂,我给到业主,业主会说跟之前的为什么差很远,急着要找我来。我们不单单看到的是一个总数,可以一行一行区的面值,一方都表达出来,平均的深度可以看到位置在哪里,量多少,再比较,QS跟我们争很难争论,我们的数量很精准,因为你不是说很简单的数学的技术,为什么这么笨,还记得我们中间有一个笑话,一栋楼,业主希望中间加一层,建筑师花了两个月说服中间不要加层,为什么?加这一层整栋楼80层的平面都改了。但是还记得我们这么多年去说出图,人家反过来问出图的标准,不能满足这个标准。

【冯树坚】:出图是很基本的,有大大的要求。但是我们现在在市场上买到的邮件,根据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地区的标准去做,如果任何东西不改的话,刚放上去软件,按楼梯,我给他第一层到第二层的高度,然后算多少个梯级。我说这个算法一定是错误的,因为你可以看一看每一级的宽度,250乘190,这个宽度的高度不是根据中国人的大小来设计的,所以必然是错的。其实这很大的一个问题是说,很重要的一轮跟以前做CAD不一样,你做的时候不是光光驱看做的形状,他还需要对建筑怎么去建有一个了解,过程要有一个了解,有一个很短期的把他变构好。

【梁志旋】:建模的目标不单单是看到模型,而真的要出图可能有一些规矩,有一些想法要跟,过去我们的项目都是用BIM出图,这些项目我们都没有告诉业主用BIM,都是这么做的。其实要告诉大家,到底行还是不行,技术上能不能做。

【冯树坚】: 比如说机电的图,跟建筑的图有点不一样的是,建筑的图看什么样比较简单,出图方面比较容易。但是机电比较很形象块,因为一个电源插头,上面有一个开关,而且有上有下,平面上怎么表达,光是一个三维的关系去表达是看不了的,因为是一个重叠在一起的,所以在上面有一个图形把他放开,这期间有一个转换的流行,从三维进入关系,二为平面的时候,关系不重叠、放开,这是有一个矛盾,但是这个矛盾只是在技术上已经解决了。

【梁志旋】:在公司里边我们比较好,我们自己会做一些限定,其实在很多公司他没有这些人,没有任务去做,其实真的有困难吗?

【冯树坚】:有,真的有困难,需要有勇气去突破自己给自己一个方块。

【梁志旋】:有可能公司里的机构给一个空间。下面我们再谈一个这么多年听到的一个词碰撞检查,碰撞检查人家是用BIM,但有可能是碰撞检查使BIM死掉的,你觉得怎么样?

【冯树坚】:为什么死掉。

【梁志旋】: 我们投标的时候向甲方解释,其实BIM检查有几个大的问题,一个问题是花的时间长,要等图纸做完才能建模,你不会这么笨,人家给BIM做服务,做检查做碰撞服务,一定要拿走一套图纸。做这个模型,但是做完这一套图纸之后,再花两个月、三个月建模,在整个建筑周期里边是不可能的。另一个我们说对传统的专业会有很大的不好的东西,人生花了很多努力去建图纸,几个小朋友过来有几千个碰撞,好像这个模建不起来一样,可是很多专家这么多人都没有,所以种种的情况变的人家越来越不喜欢碰撞检查这一块。香港其实也是有这样真实的情况,开始业主找我们说不是希望我们单单是做碰撞检查,是做项目管理,一系列配合,我们只配合他们来表达,所以为什么我说碰撞检查里头,如果单单围绕碰撞检查做成BIM,将来有一个困难。

【冯树坚】: 对。你刚刚说的,把BIM的理论倒过来说,前期设计师不会用BIM,甚至用传统的办法做一个图,然后才有BIM这么一回事,把线的设计变成BIM做碰撞检查。最后会出现矛盾,专业跟矛盾必然会出现,你跟我说有几千个错误,所以我自己觉得这是一个多层,现在你没有办法去避免这个情况出现,因为这不能保护好BIM的技术,每一端的机电结构,基本上已经成为他自己本身专业的一部分,根本不需要BIM的服务,一开始不应该出现先有图才有BIM,应该是有BIM才有图。

【梁志旋】: 你说的我认同一半,当然我们是在谈,几年前BIM是一个过渡性,但是我们现在发现没错,建模这一部分靠BIM来做,另外一个部分是项目管理,谁来协调,BIM顾问有一个角色主持人,他来做协调,图、结构,谁来做协调,协调的人有可能比先期专业的人要求高,其实这就跟主持人一样一起安排解决问题。过去一般是骂机电,我有模型可以说,已经不够,他不能发机电,从模型里边看到上面有一米,其实我们只需要几毫米,三四百毫米,能不能拿走一些,最后有可能会有BIM顾问的出现。其实现实是说,业主越来越喜欢BIM,也愿意付多一点点钱去聘用BIM顾问。反过来设计师自己有可能很笨,为什么他这个钱会给了人家。人家都说分配,因为谁来拿这个钱,你觉得这个思维,在香港有没有面对这个情况?

【冯树坚】:香港的情况其实每一天都在变,我们说的BIM顾问,一开始是怎么一回事,BIM顾问大部分是IT方面的专才,他们觉得IT方面的领域,需要把资料给他,把他弄出来然后碰撞,基本上没有建筑方面的专业,你可以想象的到,我们做一辈子的建筑,没有不同的专业,忽然之间有BIM顾问,能够同一时间了解建筑、了解结构、了解水电通,有这样的专业给新的建议,这是很难的。所以在我们过去几年的经验中发现,这条路子很难走上去。因为他们做出来的碰撞,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基本上不是问题。慢慢的发现BIM顾问,他们公司开始聘用专业的人士加入他们的团队,这个做法变成另外有问题,另外一个是说BIM的顾问慢慢的有设计能力,为什么还要请设计团队,这就是一个矛盾。

【梁志旋】:比如说我去上海,美国的业主跟我说,做BIM了解一些,但不是太了解,我跟他说管理者的概念,他非常喜欢这个概念。到最后他也说,我虽然在做项目管理,但我不希望用项目管理得罪传统项目管理的人员,他接着说,我把名字给你也无所谓,他有一个问题你做完BIM以后是不是可以出图,我说可以。将你的图纸到处复制,然后给了设计师、设计院,让他去加工,变成他们的图纸然后出图,我说可以。如果有可能,建筑师减轻了负担,但也有可能有一天有这样的设计能力也请顾问,利益分配也真的挺重要,其实这个行业里边最有钱的更新,业主花一百块去建投,设计师只能拿一块钱做设计,如果真的要用一块钱来做BIM,对业主来说很简单,对施工单位也很简单,对设计师。事实上是如果业主真的愿意付这一块钱,现在我们都可以说,有因,应该每一家人都希望拿这一块钱,然后把项目做好,这是业主愿意付的一块钱,所以你作为设计师,你一定会拿这一块钱。我们自己也是做BIM顾问,跟传统BIM有分别的项目管理,现在真的BIM也是挺好。边出图边编辑,希望一定要做。然后就是利益分配,怕没有利益,其实现在是有这个利益,应该谁来拿。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到这儿了。

【主持人】:如何让在座各位BIM从事得更好,请各位一个寄语,或者发出小宇宙的光芒能多照射一下。

【梁志旋】: BIM对我来说,一天玩BIM我说了一句话,这个系统很好,但不会成功,会有人用的。为什么?因为搞IT的人不会电脑,会的人不会IT。我自己用BIM好像玩游戏机,从来没有想到今天到现在行业里边变成一种热潮,但是到现在这个情况,我感觉就像我小孩子出来,我有一个感觉要负责任,现在BIM的发展慢慢成长,真的是走一个比较精确,对行业、对建筑能带来效益的一条路去走,如果不是,我觉得将来有一天一定会喜欢,我不希望看到这一天,但我也不希望BIM没有。

【冯树坚】:我的意见是一个坚持一个是不坚持。坚持是说,BIM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一个可以改变效率的工具,希望对BIM的这一份热情,我们讨论了很多年,是一个出路,必须要有这个坚持,另外不坚持,不坚持我们以前有的,不是BIM做指示,而是需要突破以前传统的做法,慢慢的开放一点,看看别的,影响上游他们的做法怎么做,慢慢的把边界模糊化,这是我说的不坚持。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谢谢!

【张文阳】:首先有机会跟大家分享达索系统AEC行业解决方案。从先进制造行业到建筑工程行业有一个转移,大型的制造业相对来说有一个共同点,多任务、多周期,数据量大,达索从摔图纸到三维设计,到最后提到的PIM和现在的BIM和BIM这个概念。把我们的产品设计,建筑设计和虚拟现实结合起来。达索为了更好坚持AEC行业设计,像CATIA软件对鸟巢比较异型的建筑有很多应用的实例。还有用于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软件,还有用于虚拟建设前、施工指导的相关软件,进行精益制造和BIM的基础平台。解决方案覆盖了建筑的规划到方案,扩充示功图、深化图、施工、运维的整个全周期,在这里每个周期进行阶段的应用,这是我们达索PLM的解决方案,首先是一个卡片软件,卡片的定位是一个大体综合体的项目,带一些复杂的造型,异型的曲面,还有一些抹墙,比较大型的建筑,还有支持工程模板的,加工制造的整个过程,支持模板的参数化有别于传统的理解,因为参数化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或者是这种参数,而是一个几何型的参数。这是我们的Solution的软件,对整个建筑的线性分析或者非线性分析,对于一个超高层的项目分析,符合了异型结构,在国内很多用户中进行了验证。

[图文直播]2013第二届全国BIM大赛启动会暨高峰论坛之下_2


  DELPIO软件在石油、石化行业,进行施工公益分析、虚拟石工仿真,施工物流分析,不仅仅是为了项目四维的展示,而是一个优化,提高项目可运营的一个方案。在AEC行业的定位主要是做城市的一个设计,方案的一个对比,网上选择和装修效果的一个展示。整个运维管理和监控,后期的一个应用像虚拟现实,整个装修方案的对比,还有运维的监控和BIM模型后期应用的一个解决方案。在这里可以对应一个装修的效果,整个楼层、各个楼层布局的实际效果的虚拟现实。这里可以基于BIM模型把后期的运营和火警疏散、摄象头、设备传感器能够有机的管理起来。BIM首先是一个,我们现在理解是基于三维的设计手段,进入三维首先会进行BIM信息的管理,我们这些工程的设计文档信息,进行文档二为图、三维BIM信息的统一管理。对整个项目设计阶段,建造阶段,采购阶段,比如每一个的进度状况在企业的运营中有效的管理起来。工程项目上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虽然我们有多种三维BIM的软件支持技术应用,但缺乏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虽然计算机日益得到普及,但终端电脑缺乏一个集中的信息交流沟通的管理平台,虽然应用的部分自动化项目工程管理软件,基于BIM三维可持续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三维基层长项目的管控,整个项目都进行了归档,但缺乏有效的手段,对项目进行实时的增长,提高三维模型,及表达规范,项目操作,以便最终的查询,同时不利于支持和查询的一个层级。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精益建造的解决方案,这将给予BIM模型和不BIM平台面向建造设计,因为在其他的制造业里边已经是而是为了更好的建造,因为我们的企业最终是在建造的实物上。打造第一个平台化解决方案,精益建造的解决方案,会有一个BIM的软件基于卡片,卡片一些通用的功能模块进行项目建筑的结构、管线、暖通、水管的设计,进行整个结构的非线性分析,或者是整个施工的安装或者说大型设备安装的模型,并且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展示给终端用户。精益建造一个主要收益包括几个方面,一是高度透明使利润最大化,因为只有整个项目处于一个可控的状态才能了解现在我们的问题,才能跟踪问题、解决问题,另外加速了整个现金流,统一的版本三围数据模型,我们现在BIM的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统一的数据源能够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复杂的工程清晰的表达,最小化的浪费等于最大化的利润。实施远程工程协同,工程包的分配,首先设计的分包、采购的分包,运维的数字化交互。项目的规划执行,整个项目执行过程中,他的状态,一些问题的解决,最终变更的追诉性进行一个有效的管理。另外是一个3D的工作指导,当我们的BIM模型已经在设计阶段得到一个有效的应用,到后边的施工如何去施工,能够利用三维模型,进行工作指导、安装说明,或者设备的安装说明,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展示。
  基于三维可视化系统协同管理的概念,可以为整个工程项目团队提供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环境,对项目不同的数据存储、沟通交流、进度计划、质量管控和成本控制进行统一的协同管理。在这里会有提供各种多项实施再建的项目探讨,把项目的运行状态展现给管理层。另一个特点,强大数据库的系统,结构化的数据管理模式,支持多种数据的模式,海量的信息检索、查询统计,并且可以基于三维,进行成本量的有效统计。另外基于数据库的版本管理,每一个版本都是唯一的数据源,构造信息的版本追踪,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不同的构型进行对比,发现不同版本的区别。另外是项目的可视化管理,模型的关联项目标,基于BIM的模型后期的整个施工,可以进行验证,并且整个施工计划和三维模型进行有效关联,而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提供支持。基于云端可以建立财政周期的管理,数字化设计、施工、运营、项目的需求、项目的管理、项目供应商的管理、采购管理、进度维护、质量管控都能够有效的管理起来。
  国内AEC行业的客户,上海的城建、上海的市政院、成都水电、SOHO中国。在这里分享几个案例,主要是针对AEC行业的一个典型应用,首先讲一下基于达索的解决方案CATIA进行建筑的设计,像现在复杂的抹墙,基于现在的软件能做框架设计,但是后期到制造的应用,能把设计意图在最终的产品中体现出来,能有一个设计到制造的转换。在这里边提到获奖的建筑模型,这个建筑在纽约,这是获得最新的建筑技术的认证。在这里也采用了传感仪的技术,把BIM模型跟实际的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建造的模型和原先设计有多大差别。
  上海中信泰富的项目,进行施工模拟、进行方案优化,另外是SOHO中国,像望京的SOHO、红桥的银河SOHO,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基于CATIA软件克服了结构分析、虚拟施工等一系列的困难。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是和我们达索在上海成立了市政研发中心,模板项目至顶向下至下向上的一个设计。里边有一些展示,进行桥梁的参数化设计,还有桥梁施工的模拟,另外是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像船厂机根的分析,船厂建造工程方案的优化验证,这是ABAQUS第一期工程中的应用。上海岩石工程设计勘探研究有限公司进行的一个分析,这是09年上海发生青岛的一个情况,发现主要的一个原因,上海城建的一个项目,大家已经分享过了,像早期建方案的一个分析。这里是深圳市的规划院,进行3DVIA城市规划的模拟,建造虚拟模型的一个体验。2010年基于上海世博会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外的像墨西哥的地铁项目,基于CATIA的BIM项目。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张先生。
  接下来有请国内第一位培养出信息化应用领域里博士的来自清华大学的张建平教授,他给我们带来昆明新机场机电设备安装4D管理与运维管理BIM应用。

【张建平】:大家下午好!

[图文直播]2013第二届全国BIM大赛启动会暨高峰论坛之下_3


  我是清华大学土木系,我是结构专业出身,一直在清华念。从85年开始一直从事计算机应用,后来是土木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和教学,比较早的接触了BIM,可以不客气的说中国BIM的推进、演进、研究我也算是少数学者之一。从施工阶段的应用,事例的应用是我的博士论文,04年拿到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个支持BIM技术的应用课题研究,后来又争取到国家“十五”“十一五”关于标准BIM课题的研究,还是有一些成果。但我觉得最欣慰的是,我虽然坚守这BIM的应用研究,但是BIM这么热的到来确实在我的研究意料之外。去年随着BIM国家标准的启动,国家对BIM的重视,住建部“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把BIM作为重要的信息技术进行贯彻、推行,包括住建部进行BIM发展战略研究等等,都说2012年是BIM的春天来到了中国,但是我更期待的是BIM收获的季节秋天,我希望有我们中国自己的BIM,有我们自己的应用,有我们最后的应用带来的成果,带来对传统建筑业的改造,也就是说继CAD以后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今天我想用这个宝贵的时间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我们在BIM应用方面的一个案例的研究,这就是基于BIM昆明新机场机电设备安装4D管理和运维管理BIM的应用。
  首先要从研究背景,做了哪些工作,以及取得哪些成果还有他的应用效果、应用情况给大家做一些介绍。首先关于研究的背景,研究的背景还是要从工程的背景开始了解,昆明新机场的航站楼是超大型的建筑,航站楼称之为中国最大的航站楼的单品建筑,作为单品建筑是中国最大,总建筑面积是43万多平米,分了七大七区,地上四层,地下三层。航站楼的机电设备包括强电、弱电还有行李系统几十个专业,而且要求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体系很复杂,而且相当多的技术设备是国内首次采用的,所以在安装过程中工程量大,工期紧,尤其是多专业的交叉,并行的施工,使施工的技术复杂、施工的难度大,尤其是各个系统的连接难度大,质量标准和运行可靠度的要求都非常高。这就给整个建设者,尤其是甲方在工程的施工、连调、运营各个方面都加大了很大的难度,用他们的话说,是提升到从所未有的一个难度上,以至于出现一个研究和挑战。在这个情况下,他们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我们清华大学在BIM,尤其是BIM的应用方面还是有了一些成果,看了以后就和我们联系,我们共同组织了一个团队,主要是对航站楼机电设备安装部分进行BIM的应用和尝试。结构这方面我们进去完了,他们指挥员说还是很后悔要早一点就好了。
  研究的目标,通过几方的研究还是比较清晰,主要想针对机场的机电设备安装特点,把BIM技术和4D、CAD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航站楼机电工程,首先在进度上有所突破,因为交叉施工实在是带来很大的难度。首先在进度方面的动态管理上,希望能够打开突破口,能够保障航站楼整个机电设备安装顺利完工,因为当时工期非常紧,同时还是希望能够建立机电BIM的数据库,因为整个的主持、倡导工程是甲方,是当时新机场指挥部,所以他们还是比较有远见,希望能在,我们既然施工阶段进的比较完一点,还是想能够到了运维阶段能够用,所以还是希望不仅能够支持机电设备的安装,也希望能够支持航站楼的运维管理提供一些信息支持。第三个通过科研和工程应用,培养一批BIM应用的人才,这是当时我们定的研究任务的目标。我们的研究大概是前后两年多的时间,总体的任务很明确,首先就是要做系统的研发,要根据机场式的安装工程的特点和实际的需求,引进吸收扩展改进清华大学在已有的BIM和4D技术研究的成果基础上,能够自主的研发一个这样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基于BIM昆明新机场设备安装阶段的4D管理系统,到运维阶段的信息管理系统,想做这样一个大的系统。总体任务的第二条就是要用,他不仅仅是一个科研的产品,不仅仅是一个科研的任务,应该是有最终是落到实处,希望能够实际应用。也就是说要在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和设备运营过程中,都能够用到。施工阶段的BIM建模,进行施工阶段的施工管理以及到BIM管理,这是他总体的任务。
  大家看到右边的部分就是我们整个的体系架构,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统一BIM数据库,把BIM一部分数据转换成技术的表现。还有第三个任务建设知识库,我们是三大块任务,这是主题的任务。在这样的一个总体任务控制下,我们大概做了这么几个方面的研究,紫就是针对航站楼机电设备工程特别的糯螅呒叵怠⒄鼋峁狗浅5母丛樱钟卸嘧ㄒ凳┕さ奶氐悖晕颐翘岢鲅芯炕贐IM多层次4D的信息建模,在多层次的建模的基础上,我们实现了不同层次的4D动态的施工管理,大家可以看一下,多层次是包括宏观的BIM模型,我们为什么要用宏观的模型,因为所有的BIM数据、BIM模型要在施工阶段来建,因为在设计阶段没有模型,这种情况下要二次建模,拿到图纸建模有一个时间要求,也有一个经济要求,更重要的是航站楼机电本身的特点,他太庞大,每一条系统都非常的复杂,尤其重要的是逻辑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把每一条系统,每一个设备,每一道管道都用精细的建模,第一建不起,第二没有必要。所以我们想针对某一个系统,比如说积水系统、排水系统、行李系统,这样就建立成了宏观模型,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层次是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甲方希望我们能够建成系统的示意图的模型,这个示意图看起来是二维等示意图,但实际上他涵盖着很多尤其是空间的关系、上下行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排水的系统非常复杂,我们给他建立了示意图模型。第三个层次就是建立精细的BIM模型,我们选择哪些,主要是选择一些设备管道相对集中,整个施工的交叉非常严重,而且必须要并行交叉施工的部位,我们做了精细模型。我们的研究不仅仅把BIM建好,关键模型之间的逻辑关系,互相之间是有关联的,他是可以转化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又研究了多层次的动态的4D的施工管理技术,相关的建模技术和相关的管理技术,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一片投SCI的文章,在这里边我们还是有很多在技术上、在方法上的一些突破。
  第二个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在清华大学已有的一个成果,这个成果是国家的自然科学基金“十五”“十一五”一直是在支助的,基于BIM工程项目4D动态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已经通过住建部和教育部的专家鉴定,评价相当高,而且通过很多大型工程的应用,已经拿到了华夏09年、10年一等奖。在专项中不能马上用,所以我们做了定制开发,他的主要功能包括对BIM模型的处理,进度计划的导入,模型的创建、模型的遥感,进程的管理等等。
  第三个研究内容,也是针对大型国际机场航站楼机电设备的特点,他的庞大、种类繁多,尤其是逻辑关系的复杂,我们的BIM模型传过来都是三维模型,包括宏观的模型都是三维,甲方说,你这个三维模型,在局部他很清楚,但是在我整体的逻辑关系的描述上,他是不清楚的,所以他希望能够回归到一层一层的表现,这个时候我们利用了另外的技术,也是我们这个团队曾经在北京市道路交通流预测预报系统用的GIS系统。所以这一次第三个研究的内容就是把BIM和GIS技术结合起来。曾经在一次“十二五”申报会上,听到一位著名的GIS专家说过,你们的BIM怎么跟我们GIS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只是应用的领域不一样,而且有很多核心的技术不一样,表现不太一样而已。为什么不能把他结合起来,当时这位老专家就把它提出来。欣慰的告诉大家,我们在这个事情上做了探索而且取得了成功。我们的做法是这样,主要是集中解决了BIM和GIS数据的集成和转换问题,我们大量的数据是直接从BIM中过来,但是有一些甚至像GIS的属性直接从BIM数据库调取,最后在表现上生成GIS数据库,实际上支撑运营管理的是数据层,包括GIS系统、BIM系统,所以我们觉得在这项技术的研究上,我们还是有了一些突破。第三个基于BIM整个此类路径的自动算法还是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算法,验证了他的可行性。这样主要是在整个航站楼的运维管理中要自动计算路径、优化路径,在这方面发挥了根本的作用。
  第四个研究内容,完全自主开发了基于BIM昆明新机场运维管理系统,我们运维书定的只是想做设备安装,但后来实际上涵盖了日常运维的大部分工作,这里边包括了物业管理、机电信息管理、流程管理、库存管理、报修与维护管理还有系统管理等等。
  整个研究过程中思路是这样,还是一个核心的两块,施工阶段的4DBIM系统和运维的系统,这是我们自主开发的,而且我们成功的实现了施工阶段和BIM阶段的BIM共享。外面支撑的系统里边,我们的建模用的是Autodesk系列软件。上一次在中国建设标准BIM高峰论坛上,给了我三个小时的时间汇报整个BIM的研究,最后同行给我发了一个电子邮件,希望能够建立联系,有一句让我非常感动,他说张老师你的报告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BIM,因为我们核心的东西是自己开发的。
  我们的成果得到了第三方和其他的认证,这是教育部的科技查新,这个科技查新包含了国际国内所有文献能查到的。通过建设部信息中心组织的软件测试,整整测了一天,据说得了一个比较高的分数,很少见的高峰,确实专家们做了很辛苦的努力,做了一个系统的测试。同时也成功申报了软件著作权。
  下面我来汇报一下具体的应用,首先来看宏观的建模,为了表示机电设备的布局,我们还是建立了宏观的建筑模型,现在给大家的例子看到的是,宏观的排水系统的系统BIM模型,实际上他包括了很多的内容,包括了污水排水管、废水排水管,说起来是系统的宏观模型,实际上已经涵盖了他的细步。这是宏观的排水的系统,大家可以看,很清晰的看到了整个排水系统,在整个航站楼上的布点,伸进一个精细的模型中。这是冷水、中水系统的示意图模型,类似这样的模型我们建的不少,基本上主要的都给他建了。另外是精细模型,我们老在坐飞机,跟我们打交道的是直击岛,其中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构建,我们建的一个直击岛还是做了很多的基层以后单独的达到1400多个,涵盖了很多的内容。我们也建了一个罗盘箱的模型,涵在里边,我们用透明度往里看,虽然不太清晰,但模型我们建的很清晰。如果到首都T3航站楼,还有昆明航站楼,裸露的设备很少,但你会发现航站楼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小房子,这个小房子专业词叫做机电集成单元,给他一个速成叫罗盘箱,把很多的设备集中到这一个点里边去,我们给他把机器模型建了。还有一个是走廊的吊顶,走廊吊顶非常的复杂,里边涵盖很多个专业的风管、管道,尤其是通风管很多,当然还有多个热交换机房,包括空调机房,这是多层的BIM模型。通过模型的创建,全是清华团队完成,基本上是满足这一要求,当然要扩充还有一些可扩充的地方。
  基于这样一个多层次的模型,我们做了哪些应用,把应用分成三块,第一块是基于BIM设备安装施工过程的模型,为什么把他拿出来,因为现在很多BIM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只是能做4D的模拟,能做碰撞检测,我们用我们自己的系统也应该能做多力度、多层次的模拟,大家现在看到的排水系统的宏观过程,我们的模拟绝对不是一个形象的进度,大家可以看到在这个项目的滚动,他描述了所有相关的信息。这表示的是他完成的工程量。这是示意图的模拟,大家看到的模拟过程是完全按照他的实际施工流程而来,他的逻辑关系还是非常清晰,在座的不一定是机场的系统,按照甲方、按照施工方来应用。这是微观的,或者说是精细的模型,大家能看到的模拟,现在能看到的就是直击岛的整个模拟。尤其是直击岛和罗盘箱发挥很强的作用,他们施工过程中每天开会到晚上两点钟,就是做协调,这么窄小的空间,这么多的工种必须同时施工,打架碰撞实在很挠头,后来用了我们这个系统他们觉得还是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关键是打开他们的眼界,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现在看到的是罗盘箱过程的管理。
  热交换机房,这个作用在链条发挥作用,模拟一次热水,等等多个调试过程中用了这个系统,不管是甲方还是施工方都获得非常满意的结果。这就是整个的吊顶过程的模拟,从模拟的过程我们就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二个应用是基于BIM设备安装施工管理,这个时候我们做的不仅仅是模拟,关键最有价值的地方最能帮助施工体现BIM价值的还是在这个地方。
  首先看一下,我们用了定植开发的4DBIM开发系统实现了4D动态施工管理。为快速实时的掌控整个机电系统的宏观布局和整体施工管理,他提供了动态集成的可视化平台,尤其是对中高层领导,来掌握整个施工过程非常有帮助。第二个是现场的,我们叫做精细模型,精细管理是基于精细模型,主要是为机电设备和管道集中布位的多专业并行的平台。第一个功能是信息的查询,我们的模型中都有大量的信息,可以快速查到任何一个部件的开始时间、接触时间,在哪个施工单位完成,内容是什么,管道是什么,这些都通过信息查询能够准确、快速的查询到。而且也可以在内部提取一个,一个可以查,一个可以取任意一个部件,可以查到他的类型、规格,这个是信息查询,信息查询都是基于模型上的查询,所有的信息都包含在模型之中。第二个功能是进度的控制,我们后台在控制他的进度,前台是我们整个4DBIM的管理平台,用户要修改进度可以在你自己的也可以在咱们的图形基础上修改,不管哪个修改两组数据会自动更新,形成新的后续的计划。第二个大的功能就是进度的滞后分析,这是在BIM施工当中没有的,每一项任务滞后以后会自动的把与这个任务相关的滞后的任务全部选择出来,选择出来以后他被告诉这一道工序是由哪个单位完成,应该什么时候完成,我们应该做哪些变动,这样做实时的控制,这叫滞后分析。进度的对比分析,这里边可以录入实际进度,可以把实际进度跟对话进行对比,会清晰的告诉我们哪一项工作提前了,哪一项工作滞后了,他的百分比都会算出来。最后告诉你哪一道工序是提前、哪一道工序是滞后的。第三是前置任务分析,会把你选择的任意任务,跟谁有关,前面考察的单位、工序是不是按时完成,有没有影响这一道工序,进行现场的协同和管理来协调。施工文档的管理,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所有的模型上都有海量的施工资料,有图形、有图纸,也有规范,有标准、有文档,甚至有图片,还有视频,都可以挂在模型上,可以方便的进行查找、进行甚至,甚至可以输出。
  最后我们可以指定一个情况,不仅可以看,可以通过文档打出来,交给施工协同单位作为一个备案,作为施工的协调。在导的上面还可以在上面进行提字,进行说明。宏观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之间还可以做方便的切换,可以在宏观上切换到精细化管理中间来。
  运维管理,所有已经说到的,数据直接从BIM中传输过来,很多转换成即时的表现。很多功能可以看到,地下三层、地上四层,是任意方便转换的,给出了整个航站楼的地图,我们来看一下,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包括保障性的管理,商业资源管理,里边包括房间的管理、柜台的管理,这些都可以方便的查询,你要查功能房,他会把所有的功能房在图上显示,并且告诉你,哪一层有多少,百分比是多少,可以给你,如果有空的可以分配给别人来用。而且还能够告诉你分配出去的内容是哪些单位。这些单位是什么他都会知道,钥匙在什么地方可以做钥匙的管理。房间的信息是多种查询,你点任何一个房间号、功能号会查询到位置,你点一个位置,这个位置这个房子的所有特性都可以查出来,是双向的查询。这个房间属于谁的,合作单位是谁,合同有没有管理,合同在谁那儿管理可以查到。机电管理的创新,所有的不光是管理机电的设备,而且包括所有关联的关系,这没有BIM是做不到的。目前这上面,不仅仅能够查到一个设备,查到这个设备在什么地方,而且这个设备上下游关系,他的逻辑关系和谁发生关系,和哪道管道发生关系,都可以查询。第三个是信息查询,信息查询跟房间查询一样,可以查到任何的一个设备的位置,查到他的光连关系,也可以从图上的任何一点能够查询到所有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他的施工图纸,他的厂家说明,包括图片说明,如果是房间他会告诉你哪个房间墙是承重墙,那个是非承重墙。
  流程管理是按照指挥长的意思做的,给一个起点、给一个终点,能够把最佳流程自动算出来,关键能够避开所有的门禁和所占的房间。大家可以看到可以把常用的巡检路线设进来,也可以查询到比如说从机场入口进去到那个登机口他会告诉你最佳的位置,也有常规的流程。最近一定要通过云南省的科技进步和报奖,以后想把这个做到对公共开放。所有的仓库都可以在系统中查询到他的位置,这个仓库里边放了哪些库存的备件,这些备件还有多少,供哪些单位使用等等。回过头来也能查询,我需要维修的配件我应该到最近的仓库找,他还剩下多少存余量,等等这些都是库存的管理。
  报修维护是按照流程来进行审核、管理,他最大的一个好处他在报修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告诉你那个地方该检修,可以做报修处理。系统的管理,这是基于网络的,我刚才说了,把他变成GIS,除了刚才说的,甲方需求以外,更重要的,因为BIM系统只能是在CS架构上,他们需要在英特网上网所以要变成BS结构,所以有一个网络用户管理、全县管理,非常严格,包括信息安全。我们的应用效果还是得到肯定的,施工系统已经完成,现在正在运行的是他的运维管理系统,用户也都提出了用户的报告,包括修改的意见,用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机场指挥部把他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技术创新来报省的奖,甚至打包给国家科技进步奖。
  说几个创新点,在这个系统中还应该说首次提出了研究了基于BIM多层次的事例的模型和事例的管理,应该是对于大型复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应用应该是有一个突破。第二个是首次将BIM技术用到机场航站楼,大型公共设施的机电设备安装过程,而且在整个的系统的研发、技术的研究、和技术应用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的模式、方法,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第三个把BIM直接完整得用到了运维阶段。最后又把BIM和GIS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四个航站楼运维的管理技术。
  这就是我关于本项目的汇报。我实际上在BIM技术,施工阶段的应用,我们还是有一些应用,如果大家想看的话,在施工阶段的应用,我们还有很多的文章,尤其是去年第八期施工技术杂志有一个特邀文章,是对施工阶段的应用,里边有一个完整的集成应用的模式,我们现在最新的一个成果,针对房地产公司把BIM技术用到了方案制定阶段,这是在我们这一次杂志最新的一期上,但目前的功能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以后大家需要在这方面进行切磋、应用,你任何技术的研究,我们拿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云计算全生命期BIM集成和服务BIM技术的研究,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跟我联系。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接下来有请CCDI悉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建筑数字化业务部匡嘉智技术总监为我们带来海棠湾红树林费尔蒙七星级度假酒店BIM设计应用。

【匡嘉智】: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平台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所做的海棠湾七星度假酒店的项目BIM应用,今天交流的内容分几个方面,第一CCDI国际,第二我们在项目当中的成员,第三项目概况配有一些动画在海棠湾设计当中BIM的整个流程,第四项目的设计难点、可视化协同参数化的应用,第五给大家演示设计的成果和简单介绍一下设计的优势。

[图文直播]2013第二届全国BIM大赛启动会暨高峰论坛之下_4


  公司简介,CCDI成立在1994年,到现在19年了,开始是一个很小的小型公司,通过19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将近4000人的大公司,CCDI在过程中有几个设计的节点,包括水立方,包括现在正在实施的和上海中心高度差不多的金融大厦,而且我们在实施BIM的时候,起步早一些,第一届BIM大赛天津国际油轮港的项目当时获得建筑设计一等奖。
CCDI公司现在有四方面的业务,第一个是发展咨询,第二是建筑设计,第三是建设管理,第四是工程顾问。公司想力图打造专业化、一体化、国际化的综合性业务的设计公司。简单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CCDI北京区域建筑设计业务部的负责人,之前也是从事设计工作。
  话归正题,下面介绍一下三亚海棠湾的项目,这个项目其实是一个建筑结构两个专业的设计,他的设计阶段是在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刚刚开始做了一部分,但是没有往下做下去,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个项目在2010年的时候实施了,当时我们的技术积累还不是太到位,再加上这个项目确实很大,17万平米,非常的异型,我们选择的平台是瑞克,瑞克在异型的表达上对硬件的要求包括软件运转的速度,包括里头的一些功能都,当时还不能支持我们把这个项目能够实施到前端业的设计,我想有了这个项目的积累,也为我们后续做沙特的一个项目,包括我们做深圳百度的前端设计有一个很好的积累,所以也把这个项目简单说一下。这个项目在那边是22万平米,他是在三亚海棠湾,而且地理环境非常好,东面是面海,而且他中间地市很高,正好是主体的建造。这个项目建完以后会是当地商务休闲酒店非常好的一个标准性的建筑。
   项目酒店的主体,宴会厅等有单独的锅炉房,四周有小别墅。主体建筑面积是16万平米,高度是120米,地上30层、地下4层,这个项目方案设计的设计意向取至海螺,外立面是波兰形,项目建筑设计的一个特点,独特的海螺造型,平台,层层展开,波兰形外立面,有外挑的入口雨棚,这是设计的特点,当然这也造成我们在初步设计的时候,确实在局部的空间设计当中有相应的难点。给大家演示一个动画,动画很粗糙,项目结构由项目经理,建筑专业是利用BIM中心文件进行专业工作。机电专业是用二维,还有BIM专业,这个项目做的比较早,逐步的积累,包括模板的制作,包括一些培训等等希望有这样一个支撑。建筑结构专业通过中心文件的方式,然后给其他机电专业提资,形成3D+2D的工作流程,这使得后来对于机电专业有很大的工作量,包括在刷流程的时候造成了很多非常巨大的人工投入,以分区,还有模型规格,规定大于100兆的模型进行拆分,希望有一些标准,例如模型的统一运营,包括积分点确定标准,项目设计一个很大的难点,在超高悬空、中庭建筑形式非常复杂,外挑入口雨棚比较难,协助平台的支撑结构专业需要进行计算,计算如何找到把模型算准,这也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斜柱与抹墙的关系也是不太好弄的地方。
  宫廷的建造,根据模型把中庭的图纸导出二维图纸,这系主楼入口。第二个难点结构设计当中的斜柱,建筑形式非常特殊,结构专业需要解决两地不断向外伸展的平台支撑问题,这种修改量很大,抹墙与斜柱的关系。这是相应的模型和定位关系。模型输出的斜柱与抹墙的定位关系,这是模型搭建完成以后一些局部的展示,这是底部的模型,这是塔楼露台的遮阳隔扇,塔楼一层的夹层露台,通过这个模型进行设计、推敲,最主要波兰型不规则的摆边需要解决掉。参数化能力偏弱,有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参数化功能解决定位。根据这样的定位,输出二维图纸,在三维设计当中,其实很多的问题很容易发现,会发现门、窗,以前设计有问题的地方很容易发现,这是结构和建筑的模型叠加在一起以后,发现不匹配,促使这两个专业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是宴会的外立面,外立面的模型也是非常的复杂。
  结构设计当中主要是通过可视化的方式,把空间关系调整,对空间定位进行推敲,这是项目当中最大的工作量。最后完成结构的模板图,这些模板图都是通过BIM模型搞出来的,这个项目当中BIM技术带来的好处,建筑和结构专业的协同设计。进行复杂空间的设计推敲,在这个项目当中因为他相对比较异型,这个工作都是通过模型,通过BIM设计,包括设计方案的理解,最主要是我们在这个构建设计参数化上,考虑的一些办法。这个项目是我们CCDI最早在大型项目当中做的一个初步的尝试,虽然项目当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而且竞争不是很彻底,但是因为走出来是一步,也为以后的工作做出了一些铺垫。
  非常感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中国图学学会科技部主任张铮来介绍第二届龙图杯BIM参赛的事项。

【张铮】:参赛人员范围,凡是对大赛感兴趣的技术人员均可报名参加,可以以团队形式,也可以以个人参赛形式。团队形式一般人数不超过10人,个人名义参赛的选手所提交的作品一般不超过2个。

[图文直播]2013第二届全国BIM大赛启动会暨高峰论坛之下_5


大赛的日程安排从今天开始到9月30日截止是大赛征集作品和投稿的时间,出来的作品进行终审和现场答辩是10月21日到10月25日,现场答辩至少在北京会有,根据作品投稿的情况也有可能在其他城市设有现场答辩。现场答辩分为汇报和答辩时间是20分钟左右,专家提问10分钟,这样会保证大赛的公开、公平、公正评出最终的获奖结果。很有可能现场答辩进行图文直播,如果对于参赛不涉及涉秘视频直播都有可能。参赛内容对于参赛人员简介、单位简介,项目整体说明,BIM软件应用说明,提供的形式是以整理后的PPT和Word形式提交。作品还提交的时候包括模型的三维图形、施工图、效果图、动画等文件。
  奖项设置分为设计组和施工组,按设计组和施工组分别设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三名,三等奖六名,优秀作品奖若干,还有单设一些最佳奖项,最佳BIM设计实施奖,最佳BIM施工实施奖,最佳BIM施工协同奖,最佳BIM应用企业奖等若干奖项,还有院校奖项,奖项会根据报名作品的数量做适当调整。大赛的奖励获奖单位获得奖杯和获奖证书,个人除了获得由主办方颁发的获奖证书外还将获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颁发的高级BIM应用设计师证书。
  获奖作品的展示经大赛组委会评出的获奖作品将由组委会联合出版社出版发行,将拍摄成纪录片在大赛专题网站上播放和展示。2012获奖作品已经播放了一期展示作品是由中国科学研究院设计院获得的二等奖。
大赛报名和提交作品时间,大赛提交报名和作品电子邮件或者光盘,电子邮件发到图学学会指定的电子邮箱中,邮寄到图学学会办公地址。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不管怎么说,刚才这位小伙子我还要再介绍他一下,他是今天论坛默默的付出了我的伙伴之一,还有另外一位伙伴,去年做了手术,他一直在现场忙碌,不管今天现场有哪些不够周到、或者有很多的不完美,但是我们都在努力,我想在最后也提一下他的名字,张建奇,可能在座各位都没有注意到他的身影,但是我想在最后表示我对他的感谢和敬意。不管怎么样,今天的论坛,筑龙网原来只负责两个板块,一个是BIM研究中心的揭幕,第二是客座主编,我们只是伙伴,今天的论坛我们想共同把他做好,无论在哪个环节,每个人看到了一些小的状况,我们都会尽心尽力的补上,不管怎么样,今天这个美好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每一天每一天过去,其实你再想起来的时候,留下的只有两个字就是美好还有怀念。
  祝各位周末愉快。谢谢大家!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BIM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3-04-23   |  只看该作者      

2

感谢楼主提供的信息

玫瑰林

北京  | 建筑设计

15 关注

999+ 粉丝

999+ 发帖

109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