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哈尔滨大火背后的冷思考

发表于2015-07-20     474人浏览     0人跟帖     总热度:10  

来源:科技日报哈尔滨1月3日电

       这个冬天或许注定让人难忘。

  1月2日13时14分,哈尔滨市道外区太古街727号——南头日杂物品仓库发生火灾。正当救灾顺利进行的时候,当日21时37分,火灾大楼突然坍塌,正在3楼灭火救援的19名消防战士(包括1名保安),被全部掩埋废墟之中,其中2名消防战士当场牺牲,1名消防战士因抢救无效牺牲,2名消防战士失联,现已找到遗体,其他14名消防战士(包括1名保安)也不同程度受伤,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在这场大火中牺牲的消防战士,最大的出生于1992年,最小的出生于1996年,他们年轻的生命定格在浓烟弥漫的救灾现场。

  时光无法倒流。这场大火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比如,着火大楼为什么会坍塌?救火现场如何科学调度?商住仓储混建是否合理?智慧城市建设如何预警公共安全?多重追问不仅仅是为了寻求真相,更为了日后避免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据专家介绍,在建筑结构规范里面,有一个名词叫作耐火极限。通俗些说,耐火极限就是建筑物构件承受火烧而不坍塌损毁的时限。根据国家建筑结构规范,除特殊添加材料建筑构件(如烟囱、锅炉房等长期与火接触的建筑),各类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不超过5.5小时。

  据专家分析,火势之所以持续时间比较长,主要是地下一层、地上1—3层全部为仓库,库内没有隔离墙,存放大量易燃物品,周边消防通道不畅,房屋密集,救灾人员设备难以及时到达有效位置。

  救火过程中房屋突然坍塌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所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物都是有耐火极限的。”黑龙江省政府专家顾问、哈工大兼职教授、哈尔滨宏盛集团董事长林国海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我们曾经做过实验,混凝土耐火时限一般在2个小时到4个小时之间,而钢结构一般遇火会红,会失去弹性模量,会软化,而混凝土耐火极限是高于钢筋的。这就意味着一个建筑物着火四、五个小时以上就有坍塌的风险。而事发时哈尔滨道外大火已经着了将近9个小时,救灾现场一定要根据建筑结构的特性科学指挥调度。”

  另一位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建筑设计专家王女士说:“除非特种建筑,目前,我们身边还没有一个楼房能够扛住9个小时的大火而不倒塌。起火楼房倒塌有两种可能,一是当初的楼房设计耐火极限就比较低,另一个原因是连烧9个小时钢筋一定是被融化了,所以像面条一样软榻了,这个时候,火场内建筑非常危险。”

  “这场大火有几个教训值得反思,我认为,商业服务业、居民住宅、仓储三个业态混杂的建筑设计模式应该淘汰了。”作为黑龙江省政协委员,林国海计划针对这次大火写个政协提案。他建议,今后商业服务业、仓储不能再和住宅混在一起。“消防审批应该在源头上就及时制止”。

    “另外,该市场审批时可能是以陶瓷大市场的名义审批,而如今里面存放了很多易燃物品,这就有可能是改变了其原来初建时的用途,如果只存放陶瓷是不会引起如此大火的。消防部门在建成后也应该加强管理,不能让其随便改变用途。”林国海计划在政协提案中提出,未来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建筑群和进行城市建设。

  “科学数据和技术性支持在救援中要作为现场指挥的科学依据。”哈尔滨智慧城市方案纂写专家之一、黑龙江省计算中心技术总监赵传玉这样认为。他介绍说,未来的哈尔滨智慧城市建社中有计划要建设一个智能化数字化的消防平台,将为全市防灾和救灾提供全面的基础信息数据支撑,无论哪里起火了,鼠标一点就能清楚知道当地的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用途、道路交通、居民结构等等自然情况,让指挥者一目了然,这样将利于对突发事件的早期科学预防预警,发生后及时有效应对,提前做好智能化救火预案和调度,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达到专业化科学救灾,统一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同时也希望各类归口管理的安防监控报警视频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智慧城市建设在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方面的作用。

…………

 专题推荐:哈尔滨1.2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解读

https://sg.zhulong.com/topic_jianzhuhuozai.html哈尔滨大火背后的冷思考_1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施工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筑龙建筑施工

内蒙古 烟台 | 建筑施工

556 关注

999+ 粉丝

999+ 发帖

999+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