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

发表于2016-06-24     2152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78  

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今日在江苏常州召开。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现场

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现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以及建筑业劳工的短缺,我国建筑业已经到了必须转型的时期,新型建筑工业化在住宅建设上的运用越来越广。2016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中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标准和质量。”为提高工业化建造的质量和品质,控制成本,健全和完善工业化建造技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在第八届中国房地产论坛之际举办新型建造分论坛,引进国际专家论剑装配式建筑技术。

本次论坛以“建筑业的转型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为主题,邀请西班牙OSA公司总裁、美国海勒.马努斯建筑公司(HELLER MANUS ARCHITECTS)总裁、德国Prilhofer建筑工业化公司总裁介绍欧洲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及解决方案,从主体到内装,从生产技术到结构技术,全面介绍欧洲的先进经验。标准院的专家们也将携在装配式内装方面的成功实践经验与设计成果,向与会者分享实操经验。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会场盛况

新型建造分论坛会场盛况

主持人:孙英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院长)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标准院院长孙英主持论坛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裁、标准院院长孙英主持论坛

主持人: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中美房地产高峰论坛昨天隆重开幕,论坛围绕“十三五”规划、全球经济形势和城市发展新理念,深入探讨房地产未来格局和发展机遇,并就中美双方共同关注的领域进行交流对话,可谓嘉宾云集,盛况空前、成果丰硕!今天,作为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主办,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承办的新型建造分论坛将以“房地产业转型发展与建筑化”为主题,与大家共同聚焦以新型建造方式为引领的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变革。  

本次论坛的举办得到了国内外行业同仁的高度关注,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论坛的领导和嘉宾,他们是: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刘志峰先生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    张军先生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   胡志刚先生    

中国百年住宅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住建部勘察设计司原副司长   窦以德先生    

山西省房地产业协会会长   于世玮先生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刘志鸿先生、副院长曹彬女士、副院长路秀科先生

以及来自中国绿地集团、鲁能集团、宝业集团、新城地产、首开集团、中交集团等开发企业的代表。  

在此,我谨代表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对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众所周知,发展新型建造模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明确任务,是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推动房地产领域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装配式住宅是居住建筑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回顾20世纪以来世界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大多是以先进技术体系的转型与革新为基础,实现了以住宅建筑从数量阶段到质量阶段的转变。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传统建造方式已不可持续,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是全面提高住宅品质、满足人民住居需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房地产行业在“十三五”时期赢得新跨越、实现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此,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要求,要提升城市建筑水平,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发展新型建造模式,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进一步提出将推动装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进展列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七大举措之一。不难预见,在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下,装配式建筑已经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成为房地产行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房地产产业协会高度重视新型住宅建造方式的变革,积极整合行业力量和资源,全力推进新型装配式住宅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的支持下,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上海绿地等众多房地产领军企业参与的中国百年住宅示范工程,在行业内已形成重要影响,成为新一代住宅的标杆,引领了住宅产品转型的方向。    

受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和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的委托,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作为承办单位,积极筹备举办此次新型建造分论坛,一方面希望分享自身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创新研发和标准编制成果,以及通过大量工程实践取得的经验,进一步推广预制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同时推进、主体装配与装配式内装相结合的全面住宅产业化理念与技术;另一方面,希望推进中国语欧美在房地产业转型发展与建筑工业化领域的交流沟通,广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现行业技术的跨越发展。为此,分论坛共邀请了四位国内专家和三位欧美行业权威做主题演讲。演讲嘉宾将分别从中外装配式住宅的发展历程、政策环境、PC装配式住宅、新型钢结构住宅、SI装配式内装等不同角度,为大家全方位提出新型装配式住宅发展面临的机遇、问题及解决方案,相信大家一定会不虚此行,很有收获。下面,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演讲。    

首先有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东卫演讲。各位同仁对刘东卫博士都比较熟悉,他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设计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住宅产业化领域著名专家、中国住宅科技攻关和中国百年住宅的领军专家。他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中国新型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住宅发展的思考”,掌声欢迎!


1.图文直播 | 《中国新型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住宅发展的思考》 

刘东卫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标准院总建筑师刘东卫

标准院总建筑师刘东卫

刘东卫: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有幸今天在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暨第三届中美房地产高峰论坛上和大家分享关于工业化方面的一些话题,今天分享的有些是这些年的实践,还有这些年在国内外考察和我们院科技攻关和实践的成果,在这30分钟里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今天想和各位来宾分享的题目是关于建筑工业化和装配住宅发展的一些思考,因为各位嘉宾也都了解,这几年可以说咱们中国的房地产业或者是建筑工业化,从政府的推动还有实践,可以说进入历史性革命的时期。可以说总体形势大好,但确实在发展当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因为在新的阶段,也包括建筑业的转型方面,从政策的推动包括具体在实践上也可以说从技术上来看还是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借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住宅发展,还是具体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新型工业化的建筑体系和集成技术的问题,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我国当前工业化装配式住宅的发展主要的一些重大问题和挑战这方面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另一方面,最近这十年去国外考察比较多去交流。因为时间关系,主要想把咱们的近邻日本产业化发展比较快的国家举一些例子和中国对比,来思考看看究竟今后的建筑工业化装配住宅应该如何往下走。第三个这些年标准院有幸参加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标准规范的编制和制定工作,对国内外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形式有了一些思考,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刚才我们总裁也讲了有一些探索,我就把整体关于装配住宅研发落地的技术解决方案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最后,这些年尤其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在刘志峰部长的率领下,房协大力推动中国百年住宅示范项目,在座的嘉宾可能也了解。从2012年开始,绿地好多非常著名的房地产企业正在实践,现在可以说有第二批的陆续几个项目探讨的装配式住宅技术和集成解决方案也有一些新的推动,所以第三个部分我就想结合我们最近在济南做的项目,从技术的解决方案上如何落地、如何实践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时间关系我就开始第一部分。    

建筑工业化各位嘉宾都了解,实际新中国成立以后,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50年代当时面临着住房短缺,其实在当时学习世界的先进经验,尤其围绕着前苏联,引进建筑工业化的理念不断的实践。当时的问题应该说主要是解决住房不足要提高速度,快速的建造住宅是以这个为目的。实际在当时应该说建国初期的房子现在在北京有些既有建筑改造,这些应该有,当时为了节约成本快速建设质量非常差的。现在的北京,看八九十年代所谓当时的PC建筑在二环附近也有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还是以解决数量为中心的。    

当前我国这一轮的建筑工业化,应该说和当时基本的目的、战略和意义是不同的,主要就是推动我国当前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要促进我国建设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改变我国建筑业的现状,必须要摆脱传统发展模式和束缚,寻求建筑产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发展路径。让我国的建筑业进入到转型升级发展的新阶段,应该是这一轮的最终极的目的,一定要走向一种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这应该是咱们总终极的目的。这一轮装配式住宅,应该和以前是有非常根本性的不同。

刚才讲,在新的阶段里面核心是一种生产建造方式、一种转型,这些年我们也进行了一些国内外的调研。从思考来看,我们认为当前发展建筑工业化或者装配式住宅,应该特别关注这三个方面的重大课题。第一是基本质量品质的理念和技术认识,今天在座的也有很多同仁一块在实践,我觉得一定要思考这方面的东西,好多我觉得从基本的认识上来说还纠结在成本和技术,一定要思考这一轮最终极的目的。第二个,推进这一轮的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住宅的发展,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工业化的新型生产建造方式,一定要通过集成的技术、集成的解决方案,现在在实践上来看做装配式过于关注结构的主体,甚至好多地方在做毛坯房,管线各方面不是用整体系统工业化的生产建造管理的基本方式解决。第三个,当前的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住宅发展一定要可持续发展,要关注建筑的长久寿命。其实昨天稍微来的也早了一点,因为到宾馆有点时间,正好就在宾馆周围看了看这些房地产项目,大家可能一眼望去周围都是三十层左右的楼,不知道大家仔细看了没有,好多建筑的外立面都是十年以里的,经常能看到这些外保温的问题。我想不管是传统作业也好、新技能工业化,一定要解决这些更加长久,要往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方面思考这个问题。    

最近这十年每年有两三次机会一直在日本考察他们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技术,最近有幸陪部里的领导专门去日本看了建筑工业化和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情况,我就用这十几张图简单跟大家说说。其实从咱们建筑工业化水平非常高的先进国家日本来看,应该说它二战后基本的发展路径和中国是非常的相似。在左面的一张图可以看到,他们也是从二战以后四五十年代中过来的,可以看到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说大概分成四个阶段,大概是70年代以前到八九十年代到两千年以后,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从政府的推动和现实的发展来讲,从大量快速的建设时期通过不断的工业化技术进步来看可以说进入注重发展质量和品质的新型时期,这应该是特别主要的。从当前主要的发展来看,看右边那个图,是我从日本政府的网站上下载下来的,就是最近这一两年的统计,应该是2014年,实际进入一个多体系、多元化的发展阶段,这也是我们这一轮去调研比较突出的一个点。

按日本当前的,他们所谓装配式住宅统计来看,整个占到他们所有的建设总量其实这几年都是不到20%,当然这个数字咱们听起来非常的吃惊,当然是统计的方法和办法是非常不一样的,比方说他们的PC建筑不像当前这个阶段,装配率十几二十几这样来做的,中国几乎是100%,结构主体全部是装配的。钢结构是没有计算进来的,除了低层。方方面面好多是不一样的地方,如果把PC按中国的统计办法把木结构和钢结构都算上几乎是90%左右,非常的不一样。总体来说,我觉得应该看到日本目前所谓装配式住宅在住宅领域这些实践,大量的都是用建筑生产建造的工业化思路和方法,好多都采用现场的工业化装配式结合起来做,应该是非常主流的一件事。    

这张图也非常的关键,在左下方这张图。从日本来看也这样,在住宅领域所谓的工业化建造是相对于住宅的传统建造方式。可以说同步推进完全是主体结构的工业化或者说装配式的方面和内装部品的同步推进。从左边这张图大家可以看见,从二战以后基本上从五六十年代到2000年以后可以说是三条主轴在发展,第一通过政府大量的公用住房建设推动了整个住宅领域的标准化,标准化构建了一个国家层面完整的建筑体系,这应该是一个主轴。第二个主轴是建筑主体,装配式也是其中一个主要的方式、主要的技术和开发。第三个主轴是非常重要的叫住宅部品技术的开发,紧密围绕着装修管线设备。大家去日本看,最羡慕他们全世界领先的应该是日本内装部品这些产业的发达。这就是咱们今天在看到的,比如说这些年在国内非常热闹的PC建筑,应该说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期,现在去日本东京、大阪这些城市所有看到的超高层住宅几乎都不用问都是PC的,或者是PC和钢的复合型做法就是这种技术,如果从结构主体来看用中国的计算几乎是100%的装配了。他们所谓的装配式住宅是从生产方式的进步讲究生产的合理化,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开发出标准化的建筑生产体系,落实标准化的技术,把内装部品化来集成和它一起,从而当然在一定程度推进了建筑部品产业多元化的发展。当然了,现在的社会上一定要考虑长寿命的问题,PC的未来是这么一个体系。今天我本来还整理了一部分关于日本集合住宅工业化发展方面一些主要的技术思想,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讲了,但可以看到的是从上世纪50年代,PC结合公共住宅同步在发展的技术开发了部品和内装产业,和中国当前来讲是非常不一样的。比如说去日本如果看建筑工业化技术或者说装配式,可以说在日本除了几个集团之外大概有几十家关于内装部品的集成化集团公司了,多类型,数量非常惊人的内装产业非常发达。从最早的公共住宅上开发出来应该说在建筑工业化领域非常发达的技术。    

非常重要的就是说在这一段时期,到八十年代之前可以说主体工业化又迎来一个新的由数量到质量发展非常的转型期。日本今天看到的多元化、多类型的PC技术基本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发成型的。尤其在这个时间,和中国非常不一样的支撑产业化标准化国家层面,关于标准化推进的顶层设计给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发展当中的基础,这是国家层面推进的一些项目。这个是上世纪70年代,学习欧洲以荷兰为中心,目的是把发展起来的主体和内装产业化的技术整合住宅部件用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把它来集成建造起来,大家如果了解日本全面的住宅建筑体系从KEP的开发到SI全国推动,甚至政府也提出了更加长远的,从一个大量建设、大量拆除的时代进入STOP,给社会建造一个优良资产的时代。整个工业化或者说建筑工业化技术、装配住宅技术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轴开始。时间关系我不讲了,在1990年以后、2000年以来主要就是这么一些基本的动向。    

下面是我选了一个公共住宅,现在保障性住房大力推进了,可以看到它有些最基本的观点。这个就是把现场的工业化和一部分装配式技术结合起来做的,并不完全是PC,但是它的装配来讲一定是主体装配、现场工业化和内装修的装配作业用一个建筑体系完整的结合起来。在国内现在也在建大量的住宅工业化,可以看到整体的建筑体系几乎可以说不一样,把内装修的技术完美的结合起立了,在这个左侧的图是一个卫浴。这边大小的户型可以说跟中国建筑体系、整体技术和基本的理念和方法完全不一样。这个楼刚才也提到了,面向更加长久、提高建筑的寿命上完全使用了SI支撑体和填充体的这些技术,这是做内装的作业,大量的工业化部品,完全没有试作业的思路,值得我们思考。

这些年结合中国的新一轮工业化实践,这些年结合房协中国百年住宅,实际上我们在推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产业化的集成技术,在研发、落地、实践中以支撑体和填充体这种,考虑到建筑全寿命期的设计建造和今后的使用更新的全过程,同步推进以主体结构的产业化和内装部品的产业化相结合,让主体建筑能长久,用新型支撑体和填充体建筑解决方案新型生产建造的方式。从国外的住宅建筑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情况和中国的现实来看,发展支撑体和填充体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是符合我国当前建筑业工业化的转型升级,这种更加长久的绿色低碳发展方向。   

 时间关系,我下面就把我们现在在鲁能做的这个项目实践简单和大家做一个分享。其实这个项目也是房协第二批的中国百年住宅示范项目,如果大家要了解房协推动的中国百年住宅示范项目的话,它的主题肯定是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升级,也是用生产建造的装配式工业化思路,给房地产建造一种长寿命、高品质的新型房地产产品,这个项目实际现在在山东济南大概有14万平米。像右侧的图,支撑体和填充体SI的体系,让主体工业化的集成和内装管线设备通过这两个大体系集成起来。这个体系在鲁能推进其实和国内现在做的体系不一样,中国既有在房地产做的都大量的剪力墙体系,想都不想直接把这个体系放到PC工厂拆分,我们做的是框架体系,可以看到这些方法都是不一样的,因为在剪力墙体系里外墙很重在国内实施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框架体系空间是大型的、开放的,非常适合一些内装部品、管线接口的整合。国内当前是这样,如果一做框架体系外墙是轻板,目前中国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上面的图可以看到,左侧是剪力墙体系,右侧是我们在鲁能做的框架体系,便于部件和部品,非常好的从施工各方面都能集成起来。在同步解决主体的时候,内装也是按工业化管线作为填充体完全和主体分离出来。在做方案的时候,一定把这些前提通过建筑体系把标准化要很好的落实进来,通过标准化去探讨这些户型的多样化。右上侧的图应该是最基本的户型,这样一个体系即便在试作业的情况下也非常好实践,因为主体可以保障它做的非常好,另一方面实现建筑的大空间。    

同样标准化的程度能做的户型非常灵活和多样化,这是一系列集成的技术,包括在里面落实干作业的架空体系,这些年我们在实践。包括电气系统,全部从主体里是分离出来的。还有地板、架空,做这种工业化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发展的质量和品质,给老百姓、给全社会、给国家创造一个更加长久的价值,我觉得这样才应该是这一阶段工业化最中心的目的,这是里边基本的户型,这是外立面。发展这种SI的支撑体和填充体为中心的新的建筑体系,在西方产业化实践过程都提出来过,这是一种新的城市住宅和公寓供给的方式,给老百姓提供更加长久的,具有长久优良品质,可更新、可维护的这么一个新的住宅类型。    

这一轮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和发展装配式住宅,我觉得首先在座的各位在这一年高度重视建设方式,一定是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现在经常去各地考察交流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太贵了,这可能是发展当中的一个瓶颈,核心我觉得一定要转变到质量和效益的认识上。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标准化的方法,要认识到顶层的构建。第三个,这一轮在现实实践当中具有工业化建造建筑体系为核心的集成体系,应该是咱们国家重点要关注的,大量的都是厂家为主,单专业以结构为中心,这个东西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来看不是用全面的推动,很可能某种程度上会对发展造成瓶颈和制约。现状都说话了这么多钱又贵,购房者一点也没有看到你的价值,我觉得可能在今后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实际现在全国个别城市上也出现一些让咱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应该尽快从部品化的技术做一些引领。在新型工业化的转型和装配式住宅发展上,一定要关注国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在以前先进的发展经验,我们来思考当前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时间关系超了点时,不好意思,和大家简单就分享到这,多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刘东卫总建筑师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第二位演讲嘉宾,西班牙国家楼板生产集团主席Francisco Concejo先生。Francisco Concejo先生是西班牙著名的预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结构领域的专家,同时兼任西班牙预制混凝土行业协会副主席、西班牙大型预制建筑协会副会长等众多职务。今天,Francisco Concejo先生的演讲主题是“中国PC演变进程的异同以及取得成功的关键”,为Francisco Concejo先生担任翻译的是西班牙国家楼板生产集团的中国区技术总监孙毅先生,掌声欢迎!


2.图文直播 |《 欧洲预制混凝土结构在西班牙的应用》

Francisco Concejo 西班牙OSA公司总裁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Francisco Concejo 西班牙OSA公司总裁

Francisco Concejo 西班牙OSA公司总裁


Francisco Concejo:

各位领导、先生,大家早上好!首先我很荣幸今天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在欧洲和西班牙装配产业的经验。我们在分析欧洲与西班牙的装配产业角度是通过厂家如何去生产构件的角度去分析的。我非常幸运,我从1969年开始就开始从业这个行业,这个期间我管理过很多工厂以及生产模式,在这几十年来我已经管理过超过20个工厂,以及在英国的一家工厂。    

因为我们是以厂商的角度来进行的,对于我们来说盈利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我们在生产的流线过程中不停的进行优化,来形成最大效率的生产模式。因为要更好的去迎合整个市场,我们的构件是多元化的,我们不只生产一种构件而是多元化的生产模式。接下来大家看到的这张图片对是装配式预制工厂,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高性能的工厂生产模式。大家看到这张图片应该是西班牙其中最大的一家生产工厂,每年的生产是在40万立方米。

这里有好多用红线框出来的东西,我们要强调的是储存区域,就是在工厂旁边有一个非常大的储存区域,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空间。展示一下,我们从轻型的构件开始慢慢的发展到重型的构件,这是其中比较大型构件的参考图片。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工业阶段里面,在欧洲的历史它是如何去走到现在的。大家可以看到屏幕上我们是分为四个阶段的,在1950年和1970年的时候已经开始有这种模式是第一种生产模式,那种生产模式叫封闭式体系,这种封闭式体系是基于那时候的机制和工厂的限力而形成的体系。第一个阶段是在二战时期的时候,在1970年到1980年那时候有经济危机,封闭式体系慢慢开始终结,已经非常落后了,新型的生产模式出现了就是开放式的体系,我们在这里称之为新型构件模式。在1980到2000年,我们认为这个阶段是真正的装配式体系完整形成的过程,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从轻型的预制构件发展成重型的预制生产能力。2000年至今,这个技术在欧洲算是成熟的技术了。    

我们可以看一下,就是在建筑类型里面住宅的房型配比市场。这里分三种颜色,下面的颜色大家看到的是多层建筑,在欧洲多层住宅的配比率。下面蓝色的颜色是独立别墅和联排别墅的配比率,在这里最左侧大家看到的这两个图是欧洲28国,接下来分析的是在欧洲28国每个国家的配比率,这个图也许更加清晰,因为字比较大可以看得更加清楚。相对欧洲28国大家可以看到,多层住宅占的是42%,西班牙对多层住宅的类型占比是65%,这也是市场上的需求,相对整个欧洲来说,南欧对于多层建筑来说的类型要较多。因为市场的需求,我们在做生产构件的过程中也要迎合市场来也对多层住宅体系的技术需求进行生产。    

在目前预制混凝土市场上,这是欧洲具体的数据。目前共用5500家公司,整个欧洲有8000家预制工厂。作为整个建筑行业在欧洲预制混凝土这一块,在整个欧洲它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因为这个分析图比较广,我们强调一下右边的分析图,右边的分析图是欧洲市场占比率,非住宅项目占比率是11%,住宅项目占整个市场的68%,剩下的因为欧洲是一个非常历史悠久的文化,改造项目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占21%。    

还有其他的一些预制装配式技术,通过材料比如说钢架或者是木架的两种体系。目前为止,相对混凝土来说它是比较弱的,但是这个市场也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为止钢架的市场率占10%,木架的市场率占2%。在这里大家也可以看到南欧与北欧之间的区别,因为北欧是以木材为主,国家会利用大量的政策去让木架体系来盛行,进行广大的推广,但是在南欧我们还是以混凝土为主。现在木架结构的高度我们可以做到七层到八层,在欧洲。      

现在在西班牙的公法,如何任何一个施工项目牵涉到混凝土的话,肯定会有局部或全部的混凝土构件在施工场地上面。在工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下,在公共建筑和住宅项目上面覆盖率大家可以看到,公共项目上面比如说幼儿园工业项目或者商业项目它的百分比占的非常高,但是住宅项目它的占比率非常低。在基于西班牙的国情,我们住宅项目如何面对的时候我们没有用综合生产的方式做而是开放式的,在建筑项目里面把整个结构、整个体系剥开,分为四个部分,就是外立面、柱体、梁体和楼板,右边可以看到各自的覆盖率。这些构件大家可以看到有不同的构件,它的占比率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任何一个施工场地里面我们都会遇到这其中的一个。接下来看到占比率之后,看到这个项目的占比率之后接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在欧洲施工已经完工的建筑案例,这些住宅项目大家看到的,它的预制构件的覆盖层面是在外立面外围护结构以及内部的结构。这栋楼是按照剪力墙体系来进行构造。剪力墙和框架式结构两个混合体形成的综合建筑。工业项目我们几乎已经完全把装配式的体系放在里面了,这种装配式施工制造模式已经完全的在西班牙实现了,特别是一些幼儿项目,因为施工的时间非常短,在施工的速度来说装配式在这些项目来说还是有很大的优势的。最后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状态呢?一般西班牙开学的时间是9月份,政府一般都是3月份把这个项目定下来,在这个期间只有6个月的施工时间,这是一些其他的幼儿园项目,商业项目在西班牙大部分也是用框架式结构的,框架式结构建筑也是在10米到12米,整个建筑的面积是在一万两千平方米左右。    

这是一个运输中心,它面积非常大,几乎都是采用预制技术来解决,总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从装饰到内部结构都是采用装配式的技术来进行施工的。这是足球场,这是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的场地。基本上我们是在街道下面进行挖空,然后停车场项目是在街道下面进行挖空建造出这样一个停车场。采用的技术基本上是用50公分的空心板作为梁板,柱体间距是在16米到19米之间。西班牙的公共设施项目它的预制含量也是非常高的,从现有的这些政府综合管道以及桥梁我们都会采用这种开放式的预制体系。对于公共设施项目来说,我可以跟大家确认西班牙是在世界领先水平,我们有很好的工程师来进行设计,有很好的厂商进行生产。因为西班牙红酒的市场非常大,其中一些预制项目我们需要建造大量的酒窖建筑,这个项目我们是跟英国的理查德·罗杰斯(音)建筑师合作建造出来的酒窖项目。   

 这是另外一个酒窖项目,这是跟诺曼·福斯特(音)先生一起建造的项目。它的施工非常复杂,但同时也是非常美丽的工作,内部的空间完全是用预制构件来进行施工的。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如何把预制构件进行施工,它不仅仅停留在住宅范围内,在酒窖期它的公共项目我们也可以实施,形状、形体、形态都可以有非常灵活的方式展现出它的魅力。    

接下来我要给大家分享的一个概念就是我认为所谓的工业化建筑项目,因为年代已经改变了,我们的施工工艺已经不停的在改变,之间合作的流程如何把装配式进行最终的建造,这个过程也会形成一个改变。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流程改变之后,一个新的合作体系出现,这个新的合作体系出现它不是一个人的成果而是一个团队的成果,这个团队的成果也不仅仅是开发商施工团队,而是工程师、建筑师、客户还有信息化的综合结合。现在因为新型公法的出现,我们也需要有一个新的思维,这个思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施工成果必须符合设计结果,如果当施工成果和设计成果是对抗或者是在修改的双向模式的话,那么我们会出现一些重要的问题,所以这些问题我们尽可能需要前期把它避免掉。当然其中信息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所有的团队结合成一起,更加有效的让他们结合沟通,信息化是其中一个重点。所有项目里面内部的技术信息肯定需要转移,这个转移是从图纸上转移到工厂上,这里面BIM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我们来说,之前我们说了新的公法的出现肯定流程也会进行改变,这个跟看到的分析图对于我们来说是传统流程的途径走法,这个走法也是按照市场的需求去走的,从一开始当地政府跟开发商合作,建筑师的介入,然后开发商又开始选材料直到开发商找到施工团队进行施工的过程。我们认为这种模式要进行改变,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未来以及新型施工的工作模式。这里最主要的两个单位是设计单位和工厂这一个单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设计单位和预制工厂他们要定位的东西,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造价的元素。对于我来说造价是非常重要的,在现阶段如果我们要实施预制装配项目,它的造价必须要低于现交的项目,那么我们才可以有市场的真实运作。对于我们老总来说,预制项目的造价肯定是跟现交建筑项目的造价是同等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比如说建筑的生命周期到底有多么环保,它的安全性能以及它的材料简约,在各个方面都要优于现交的工法。    

我认为,在两个工法之间我们不能局限在两方面造价之间的对比。因为如果我们综合考虑的话,肯定预制工法要优于现交工法。在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设计单位和预制工厂前期必须要进行造价的定位,如果造价出来不符合市场肯定又要回到前期进行调整,这里面预制工厂的责任就会越来越大,因为它不单单只是负责生产构件,后期肯定还要去负责组装的过程,都需要工厂这个体系来去运作。那么预制工厂这个角色,它会在未来特别是在西班牙这个角色会越来越重要,而施工单位会降低它本身的角色重要性。    

对于我们来说,工业化的项目意味着什么?工业化项目一部分肯定是预制,就是装配式结构,因为它会节约材料,但是除了节约材料我们还有一些什么东西可以提供,而且是免费给我们提供,那就是自然的,大自然资源,比如说太阳、雨、水,这些资源都是因地制宜的,我们可以很好的分析当地周围的环境,把它放到项目里面。在那个时候结合所有资源的节约,最大限度的来保证我们资源的可控性的时候,我们真正的实现了工业化项目。我们坚信预制工业化项目是多元化的,像国家一样中国有五个区域,每个区域有不同的气候条件、资源,不同的地域情况和环境这些东西我们都要有很好的分析。我们现在在做工业化项目的时候,我们所关注的也许都是它的造价、它的效能,能效这些方面,但是我认为有时候我们必须要回到过去,因为在过去我们的老祖宗已经有他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是可行性的,因为他已经经历过了数千年的历史以及文化的推进以及优化,那么在这里面我们可以吸取什么东西呢?这些建筑本身就是很好的利用了大自然的资源,你如何节约它形成一个很好的舒适度,那么我们认为工业化肯定需要让它参与到其内。    

接下来也许这一部分更加跟技术有关,也许很难进行深化,我们会过得比较快一点。这是在施工场地,我们在这里建造技术连接是以柔性结构的连接。按照地质的要求以及横向移位,我们需要分析这个体系的可行性。其他还有一些结构类型是以刚性连接为主的,这里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施工的节点。刚性节点相对于柔性节点的话,对于地震以及横向风的荷载是优于柔性连接的。其他的一些机构还有巩固核心结构,以核心桶为主的。这种结构对于地震来说跟地基之间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对地震来说还是很好的。那么核心桶非常简单,但是我们也可以把它加进更多的构件,比如说一些管道、楼梯,其他的构件也可以加入在这里面形成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这个也许比较技术,因为核心桶是在建筑的中间,外围护结构是透明的,对于办公、采光这些方面都很好,因为你有一个完完全全非常干净的玻璃作为外立面的材料,这是其中一个施工过程的图片,我们用车把这个构件吊起来。这是在巴塞罗那的案例,基于刚才的那个体系建造出来的保障房。因为欧洲相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的高度跟国内的高层建筑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谓的高层建筑,这是一个模块,以模块为一个单元来进行组装的技术。对于模块技术来说,这个发展它的潜力非常大,已经逐步的往市场上面抢占非常大的市场份额。这个体系主要是针对核心单元,这个核心单元就是轮毂,通过这个轮毂再加入其他的附加构件形成整个单元。就像大家看到的左上侧就是一个重要的单元,这个就是轮毂,通过轮毂生产模式就像流水线一样,跟汽车一样,其他的构件就逐步的向轮毂进行贴合,形成了整个模块。    

我们一般如果采用住宅项目特别是别墅项目的时候,我们会采用剪力墙在西班牙。这个施工工艺它的技术还是非常成熟的,剪力墙我们过快一点。这是生产区域、储存区,二十层建筑的高度。我们通过预制工艺我们在西班牙做了很多的一些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公共项目和住宅项目,我们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做过比较重要施工的项目,设计方面的项目。这是城市的游泳池的公共建筑,这是一个保障房的项目。这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地标性的建筑是一个研发中心,整个结构都是用开放式的体系通过梁体、柱体以及桥梁来进行整体的设计。我们在开始设计以及在生产的时候,我们尽可能把这个建筑的能耗降低为零。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吊顶上吊上去的小盒子其实里面就是一个洗手间。    我们在去做结尾的时候我们想问的问题就是我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肯定在规模上面我们是非常不同的,大家可以看一下左边的是马德里,右边是上海,他们之间我们尽可能用相同的尺度把照片放进去,然后图片的大小一样。 但是我们也肯定有相同之处,小孩子放学的时候公共婆婆都会去接他们的孩子,在西班牙也是如此。非常感谢。


主持人:

谢谢Francisco Concejo先生精彩的分享,他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我们这个分论坛受到中国房地产业协会高度的重视,刘志峰会长结束完了重要的会议之后也亲自来到了我们的分论坛,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并感谢刘志峰会长的到来!下面有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肖明先生演讲。肖明是我国装配式住宅设计领域青年专家的代表人物,主要从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和设计,主持和参与多项装配式建筑领域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制和国家科研课题攻关工作,同时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今天,他演讲的主题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技术解决方案探讨”,掌声欢迎!


3.图文直播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技术解决方案探讨》

肖 明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标准院副总工程师肖明

标准院副总工程师肖明


肖 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非常荣幸能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我们在PC住宅这方面做的工作和体会。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技术解决方案探讨”。总共是分五个方面做简单的交流,也是我们标准院在PC住宅这一方面也是我们团队在最近几年实践过程中间的体会和感受,因为时间有限可能有些内容我就稍微简略的带过一下。    

第一部分是说PC住宅基本的情况,我们知道PC住宅在目前国内是有三种主要的体系,第一种体系就是刚才提到的PV框架,这是一个典型日本的体系,可以看到现场施工是比较简洁的,工业化程度也是比较高的。第二个就是PC的框架剪力墙体系,我们在这边也是做了探索,这实际上是前几年上海的项目。第三个是目前我们做的最广泛的就是PC剪力墙体系,这也是跟我们国家的老百姓需求,我们的规范体系以及结构抗震的需求相匹配的结构体系,左边这个是我们在武汉刚做完的项目主体结构封顶的情况,整个现场工业化程度比较高,能够体现我们整个PC住宅的优点。一般来说PC住宅有叠合楼板、PC外墙特别是在北方地区会采用夹心保温的PC外墙组成。同时内部会有一些现交的墙支以及隔板和承重墙板,同时我们还会采用阳台板和楼梯,大体来说是这么组成的也是目前我们主要应用的体系。这张图是可以碱性各来表示PC住宅各个节点的被组成,包括空调机板、阳台板、楼梯。我们目前应用最广泛的PC剪力墙,可以用这么几句话做一个总结。一个是它是由部分或者全部的预制墙批组成了抗重体系,竖向连接是采用钢筋连接,水平连接是通过后胶带连接,然后实现我们的楼板和墙板有效的连接,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   

第二个方面简单说一下我们国家和地方在建筑工业化以及装配式混凝土的政策,这也是目前我们大部分开发企业比较关心的。我们知道建筑工业化这块提出的背景很多专家提过我不详细展开说了,包括因为我们手工业能力比较高,劳动密集型高能量、高污染、高能耗带来的压力就环保通病比较大,同时我们的劳动力比较短缺。建筑工业化对中国来说不是完全的新命题,实际上咱们国家在50年代就开始做PC、做装配式混凝土做建筑工业化。70年代、80年代最有名的是大板体系,实际上新型的工业化是在90年代特别是两千年之后提出来的,真正开始比较热门或者是说推动力比较大是2013年国发2013年一号文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里面第八条就提出来我们要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这是我们在2013年以来一系列的政策,可以看到我们从2013年到2016年国家主要在加注工业化这块大的会议、大的文件、大的精神算是比较密集的。目前建筑工业除了国家政策这块地方政策力度也是比较大的,全国有30个城市出台了60多项政策,从规划、财政、金融、技术、体系、监管等一系列的政策。    

北京市除了建筑工业化整体宏观的政策,还有相关组织领导、产业规划、适用技术体系、市场激励、成本增量补贴、设计审查、施工监理、市场监管和市场准入,各个环节政策是比较全的。同时除了国家之外地方配套的技术体系和技术的政策也是比较丰富的。建筑工业化这块,从我们2008年第一栋新工业化P建筑师事以来2014年我们实施了1800万平米,2015年一年时间我们从1800万变成五千万一年时间增加了三千多万可以看到规模和力度是很大的,目前全国有11个城市是产业化综合试点城市,超过60个企业是国家产业化住宅的示范基地。    

第三个是讲一下技术方案,为什么会设计加工和加工之前要提出技术方案呢?我想这也是在座的开发企业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虽然我们国家包括标准院是住建部委托在装配式混凝土技术然后在规范在应用实践这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开发企业往往实施对第一不是比较困惑的,就是到底选什么样的技术,技术方案细节是什么样的我们怎么实施这是比较困惑的,你就基于这几年你的实践提一些感受跟大家探讨一下。    

我们总结了一下,我们在选择技术方案的时候实际上需要去考虑的因素还蛮多的,一个是政策安全,一个是实施过程,一个是建筑特点,一个是成本控制,第五个是其他因素也需要去考虑。每个因素需要去考虑的内容也很多,这个地方我简单罗列了一些我们在每个因素里面的子因素怎么样考虑,下面简单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知道目前产业化包括装配式凝图目前推动的话主要还是政策在推动,诉说的我们还是在吃政策饭,对开发企业来说因为政策需要我们做装配式凝图目前是市场的主六,开发企业怎么样能够适应政策需求,能够让我们的建筑工业化、装配式混凝土真了发挥它的优势,四我们是要直接去研究和探讨的。政策问题提得比较多的预制率这一块,有的是说面积比还有的是评价体系。比如预制率来说很多地区要求预制率不到4%5%,这样通常做一个PC水平构件工业化程度还不错成本还可控。我们知道预制力上海市是40%,听说北京市的政策也会提,我预计住宅会在25%到40%之间,公共建筑会死在25%左右,我们知道这个比例除了八S水平够之外外墙也要做,反倒是15%和25%有时候做起来是需要仔细探讨的,这块往往是不太好做的,这块我们需要仔细权衡。    第二个是面积比和构件的实施部位,我们知道很多地方对于实施面积比是有要求的,比如上海就是从25%到50%到100%。我们知道北京市五万平米到十万平米是40%,对于实施构件的面积比也有要求,我们知道北京市比如说60米以下商品房外墙要做50%,上海市不管什么样的项目外墙必须做50,水平构件面同效益都是要求构件比不少于40%,上海我们鼓励做家庭保护外墙深圳不强调做PC构件,只要是你的现浇体系也能做到地形模板我们也认同是等同工业化的,实际上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除了政策这块建筑特点也是我们要考虑的,这个地方考虑的东西就多了我简单罗列了一下。一个是政策模型这块,我们知道大部分的项目还是集中在住宅,住宅这块可能有一些差异,比如说我们可以做PC的框架,南方地区我们会做住宅外挂。我们对于除了住宅之外我们知道上海市实施公共建筑业要实施装配式,北京市也在逐步的推,这块一些公共建筑领域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有的时候我选用合理的方案能比传统的更愿意。我们的中小学可以采用PC框架挂板,停车场、商场甚至都可以有一些PC的框架加挂板。第二个是建筑高度,实际上对技术方案的选择影响是蛮大的。比如说多层体系里面,公共建筑可能PC框架为主,住宅可能采用墙板体系或者是框架体系,高层一般来说公共采用会框减体系或者康十八层,住宅楼比较高18层、20层可能就需要采用剪力墙体系了。超高层目前还不太赞同主体这一块,比如说一白米以上建议主体还是比较慎重一些,我们可以做一些PC水平构件或者是亲子挂板。    

我们知道我们国家从严寒地区、寒冷地区气候差异比较大,对方案选择也是很有影响的。比如说严寒地区和严寒地区还是建议采用夹心保温外墙实现承重保温维护装饰一体化。比如说是一个夏暖冬冻我们建议可以采用PC外墙保温墙板也可以采用非夹心保温。抗震设防也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这块承重墙比较少我们可能就外墙做预制,内墙做一些填充、亲子墙板实现这样一个大空间,实际上跟刚才讲的室内大空间的格局和SI相结合,室内空间灵活可变这个思路是相同的。在高烈度区的话比如说楼比较高了之后除了外墙我们内墙还要适当布置一些承重墙。同时我们的户型和立面对PC体系也有影响,立面这块希望不光规则我们还是能够通过一些韵律化和规律化的变化实现丰富材料。外设面材料这块我们也希望能够便于现场的施工。实施效果这块也是目前地方政府比较玩主的一个方面,事实效果这块一个是我们说的世界一环保,还是需要我们节能节水结点还节省人工,块我们希望能够尽量扩大我们的PC扩建或者是等同头PC扩建现浇体系的应用。第二个方面是减少湿作业,一般是有两种实施途径。一种是PC多去使用,或者我们在现浇里面能够实现一些模板体系、定形高效模板体系也是很好的工业化尝试。最后一个是成本控制这块,这也是大家目前比较关心、比较敏感的话题,成本因素影响比较大,我们在这块实际上需要去考虑的因素也还蛮多的,一个是实施规模,项目到底规模实施多大,五万平米、五十万平米还是一百万平米,户型标准化、工艺标准化、加工标准化这块做的如何?地山个是构建加工和使功不会的我们在做固件施工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些工艺,能够通过工艺手段,通过合理的技术和管理实现我们的成本控制。最后是我们成本控制的目标,我们在选技术发展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对应目标,这样我想我的开发企业是很关注的。我们尽可能做选择力而不是问答提,什么样的技术方案对应的就是什么样的成本指标。 最后还涉及到其他的因素,比如说设计水平、PC构件加工和施工能力,项目管理水平和项目的可持续性。    

设计这块我们总结了一下,之前可能很多专家提过,全过程协同、一体化、标准化这方面提得比较多,经过我们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在做PC项目的时候除了做协同和标准化之外还是不够的,需要我们把很多东西数据化,需要把很多东西一体化,这是后面我们会提到的,四个方面通俗来说就是我们在全过程设计的时候协同和一体化,第二个就是我们在户型和PC构件的标准化。第三个是在工艺工法、成本增量和工期实现数据化,最后就是PC维护和我们的内装、机电进行一体化。这张纸图可以看到整个设计全过程需要一体化协同,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是比较多的。我们知道通常的项目是从右上角开始,比如说指示方案、初步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就没有了,还会提到我们作为一个构件生产也是需要设计单位潜心去研究的,同时在施工阶段后面也会提到这个时候设计单位也要进入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里面做的,这就是标准院说的要全过程实施这么一个PC项目。标准化这块因为其他专家也提得比较多,我们在这块尺寸的模块化、厨卫模块化、功能使用权龄化、核心布置量小化、平面布置灵活化、户型模块化都是我们要做的工作。工艺工法和成本增量还有工期这块这是说得比较全的,右边需要把很多的工艺工法,设计单位除了提供设计图纸之外还要提供各种工艺工法的技术要点和管控要点,在成本增量这块实际上我们要关注PC项目的成本增量这样一个影响因素以及控制的措施,最后对开发企业和客户提供成本综合的指标和解决方案,工期这块也是一个道理,工期这块我们要结合组织设计做一个详细的工期规划,给业主提供全过程的指导。    

一体化和BIM这个地方就不详细展开说了,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目前BIM真正最急需的地方我想装配式混凝土这块对BIM的需求是最现实、最急缺的,所以真正进入装配式混凝土实现工艺的可靠性、实现各专业全过程的协同是非常有  必要的。简单提一下PC加工这块,目前也是很多开发企业甚至PC构件企业、总包企业比较关心的比如说我到底选什么样的工艺方案,我想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市场调研结合我们的项目有一些体会,在工艺方案选择我们觉得有一些原则是需要去遵循的,比如说工艺的先进性、实用性,第二个实用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就是我们生产的设备一定要跟我们的产品供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才产品才有什么样的工艺。第三个是可靠性第四个是经济合理,推事我们还要适应市场的变化,还要做到安全和环保,就是整个工厂工业化水平要比较高。    

右边实际上是我们在调研市场的情况,我们做供应的时候很多企业在纠结是做固定台模还是做流水线,我们说有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说流水线就好或者说固定台模酒实用,还是要做选择的。同时我们也要做产能规划,我记得去年我们做标准途径技术宣贯的时候部里面领导也提到了,产能规划没有做很好的测算,实际上我们在给一些企业做建议的时候就建议你要针对你的市场规模、你的建筑体系、你的预制率去规划。不光是要测算出每年需要多少预制混凝土还要分别出各种类型,这样根据产能规划才知道到底上几条生产线怎么样规划,什么样的规模是比较适合我这个企业的。施工这一块实际上也是我们在去年实施完武汉的项目,以及今年刚做完设计这个月开始调转的北京实创工作坊(音)项目的体会。我们的设计单位如果仅仅只是提供设计图纸不深入到现场加工一线,不通过跟总包企业联合在业主的组织下我们把整个加工和施工的工艺,技术加管理的解决按不提出出来后面所有的项目管理起来是很难的,也就是说我的图纸画的再好我的成本控不好,工业化的特点跟传统现浇最大的差异就是它技术很重要,但是仅有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是技术和管理相结合,这也是我们目前标准院提全过程解决方案的要点。我们结合这个项目,这是我们北京的项目,我们跟总包企业一起把整个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PC工艺、方案真正能够做到这样一个工艺级别的解决方案,可以看到我们不光是做了整个施工组织设计工艺方案,还把每一个工艺的细节,质量验收要点、每道工序开始准备什么样的工作,每道工作结束的时候怎么样,检查工艺和工序之间怎么样相互管控也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解决方案里面去的,这是典型的灌浆,我们知道目前PC这块钢筋灌浆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要点,大家老关心到底钢筋能不能可靠连接,光有技术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把工艺落实到实处,我们把技术和管理能够真正落实下来。   

 最后一个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也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就是成本控制这一块,我们这几年做了一些工作,我们也是把我们的一些体会跟大家做一个分享,数据不一定完全准确,但是我想思路可以跟大家做一些交流和探讨的。PC项目这一块我们是一个设计单位但是我们有时候会把自己的角色,把自己扔到总包企业里面去从他们那里来分析成本增量,最后从业主的角度管控业主整个成本,这是典型PC项目成本的组成,实际上他材料成本是40.17%,大部分的成本是劳务分包、专业分包、大型机械这是几个大的重点。装配式项目跟传统项目来说差异是什么呢?我们材料成本这块是增加的,我们的劳务成本这块是降低的但是有专业分包和大型机械这一块是增加的。成本增量这块很多人都会一直在问,就是PC项目到底成本增量是有多少,这块我们拿北京市这么一个文件做参考,就是我们的PC项目北京市做PC外墙四百块钱增量,这是市场的指价不同项目实施的时候差异比较大,我们之前做一个外地的项目成本增量我们觉得控制在两百到三百块钱是可控的,也有项目成本增量就在七八百块钱,原因就在于后面提到成本管控这一块,成本这三方面也有东西来管控一个是设计、一个是技工,设计也是结合设计的内容需要全过程的把控,包括我们在技术方案选择、技术体系是不是合理、标准化设计是不是到位,标准化节点构造这块是不是能够落实,包括我们去年第一批图纸里面也有很多标准化构件的纸,还有PC加工和加工工艺这块是不是真正的能够可行、便捷,包括全过程BIM的运用,包括设计施工一体化和精细化管理,管理这块能不能落实这也是我们设计这块影响整个项目成本。    

第二个方面是PC加工这块,前两年我们把自己当成学徒去构件厂调研学习分析PC构建这块加工到底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可以看到PC成本构成是非常有意思的。通常来说的话,PC成本构成有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机械成本、措施费这跟传统现浇是不一样的,我们的传统现浇就成本和费用,其他我们的机械、养护、利润、碎金是不一样的,后面我们会提到我们的PC构件这块到底成本的组成是什么样的情况。在这块实际上我们的会就是要去控制PC的材料用量,控制PC固定投资成本的摊销,减少人工提高效率,简化工艺降低管理成本降低模板的谈笑,合理设置产能和规模。这是我之前调研过价格的数据表,从这个表可以看出来一个成本组成是433的规律,40%是成本,30%是各样费,比如说人工、模具摊销、运输和保护,这些都跟我们的产能和标准化的应用有关系。第三个方面是利润碎金和管理费,这个就跟产能规模、项目规模有关系。    

现场成本也是比较有意思的一个方面,现场成本这块我们知道我们在材料成本这块是增加的,施工措施费是降低的,大型机械费用是提升的,在现场的人工费是降低的,但是我们把现场和工厂结合起来的话大概人工平是同步持平的,不过现场的成本组成了之后我们就知道我们怎么样控制成本了,所以也是有这么几个体会,一个是技术体系这一块我选的技术体系是不是我项目比较容易配置的。设置阶段的时候现场施工的工艺是不是协同的、可控制、落地的也很有关系。第四个阶段就是在施工阶段我的这些工艺怎么样落地、怎么样能够管控,以及我的施工组织设计能不能把技术和管理相结合,这也是我们现场施工成本这一块控制的一些要点,大体上就讲了这样一些内容,基本上涵盖我们在设计、加工、施工、成本管控这一块的体会,跟大家做一个分享和探讨,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肖明先生的精彩演讲,由于时间比较紧我们就不安排统一的休息了,接下来还继续进行我们的演讲。下面有请美国海勒马努斯建筑事务所董事长和创始人Jeffrey Heller先生演讲。Jeffrey Heller是美国绿色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其作品包括美国首个LEED白金级的社区规划、旧金山和上海首个LEED黄金级办公楼等,获得了包括“美国建筑师协会荣誉奖”和“城市设计卓越奖”等在内的多个荣誉奖项。Jeffrey Heller先生对中国城乡建设非常熟悉,在中国多个城市及机构担任咨询顾问,参与制定了上海杨浦滨江区、广州市、乌兰浩特市的可持续性宜居规划蓝图等。今天,Jeffrey Heller先生的演讲主题是“高层钢结构住宅的优势和机遇”,掌声欢迎!


4.图文直播 |《安全、绿色——美国钢结构住宅》

Jeffrey Heller 美国海勒 · 马努斯建筑公司总裁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Jeffrey Heller 美国海勒 • 马努斯建筑公司总裁

Jeffrey Heller 美国海勒 • 马努斯建筑公司总裁

Jeffrey Heller:

大家好,今天来到这里非常高兴,我学到了建筑科技的最新技术,我们的社会相当复杂,我们在做的是有全球需求的。我们的工作主要是高尖端的,在市中心做人口密度很高的建筑,减少能源消耗做到更可持续。我们的大建筑是节能减排的,可以把住宅和办公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一种不同的施工方式,在做高密度住房时需要用比较新颖的思维来建造绿色建筑。这个建筑是我早期做的一个建筑,这个建筑非常适合用钢结构来建造,因为钢结构可以使办公室,也就是说这个建筑的底层部分转化为高层的住宅部分,使用钢结构是非常高效的,也可以更有效的用地,做不同的项目。

这是大厅的平面图,大家可以看到有居住区也有办公区,所以这是个多功能的。下层是办公区,上层是住宅区,住宅的大厅我们的设计意图更多的是适应当地的居住者,在这里也有室外的便利设施,有利于居民使用,比如说游泳池等等,所以在这里有很多的灵活性使居住区和办公区之间过度非常灵活,然后使得居住的体验更加好也创造了一个平台。这个建筑越往上走的用途就更加特殊化,实现了用途的多样化,这个建筑技术非常高尖端,材料是节能的,这是白银级的建筑,下面二分之三的建筑空间是办公室,上面三分之一是居住区,与交通枢纽也非常接近,这是在旧金山的交通枢纽区的,这个建筑与枢纽区有一条桥梁连接,这里有很多太阳能板的做法,这个建筑上面有很多斜撑,可以抗风和抗震。使用外部的结构可以减少建筑内部钢的重量,也使得结构变得更加抗风和抗地震,有一层是便利设施楼层,这证明了可以在建筑里实现用途多样化,这张照片是这幢楼在施工的时候拍的,可以看到外部的材料和斜撑结构,也带来了很高的效率和非常尖端的结构。这幢楼的地基打的非常深,在斜撑的节点上有阻尼器,这不是我们第一次使用这个技术,使用阻尼器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节省钢材,生下来的钢材可还可以再建29层楼,这里是一些关于结构的具体信息。 

还有一个系统叫做REDI(音)系统,这个系统是讲在一个地震以后可以立刻搬回到这工作,这与其他的很多建筑不同。REDI框架是关于这个建筑整体的各个方面,是关于可持续性和建筑抗风和抗地震方面的,这种建筑能够不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我们看看这个动画可不可以动起来吧。这是一个对风和地震抵抗的模型,使用这种钢在前面预钻孔就可以给这些管线提供更多的空间,这是关于防火的图片,这种夹层板深度比传统的夹层板更深,使得地面变得更加牢固,减少震动。这是商务房屋的楼层,我们都想要把楼层的震动减少,我们这样做可以高度的高效使用材料,地震通过立柱传播外围面是玻璃,建筑建完以后大家可以看到力是怎么样从上往下传到地面下的,这些构件都是非常大的,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些构件即将被组装的图片。    

这个案例是用高端的技术用于设计也用于施工,可以大大的减少建筑废料,又使得建筑非常的牢固,从而使这个建筑成为美国最安全的,最不易受自然灾害,比如说地震影响的建筑。你们可以看到一些临时的钢,这些数字的钢结构是临时的结构,永久性结构就是这些斜撑。让我自己做这样一个工作我是不敢的,这些就是阻尼器吸收震动的机器,就像汽车里的阻尼器一样,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功率大很多,这是和斜撑相连的。这是一个施工方法图,可以看到这些构件都非常安全,右手边大家可以看到有一个顶棚,这个顶棚是保护来回行走的公众的。上部也有一个顶棚可以确保坠落的东西不会砸到行人,这就是刚才所说的便利设施层,大家可以看到使用钢结构可以带来很多的机遇。这个天花板会移到中间的位置,这样的话用水泥施工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用PC我们可以做到这种效果,就可以实现那种有创意的应用,而且有更多开放的空间。总之,全球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工法,最重要的是在中国我们建立很多超高层的城市建筑,需要选择最适宜的技术。像我刚才所说的,城市建造很多建筑,那么未来的发展一个重大的趋势就是要建造节能建筑,建筑本身所产生的能量能够抵消它所消耗的能量,这是我们所设计的超高层建筑,下面是办公建筑,上面是酒店和住宅,这是一个综合建筑,综合建筑的设计中考虑到了能源的抵消,建筑本身就存在一些可以产能的设计。    

在这个项目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设计,我们把建筑向高提了一下,这样下面的公共空间就更大一些。这个建筑在旧金山我们也用的是钢结构,实现这种特别高的高度升高就可以提供更广阔的公众空间。还有一个我比较遗憾的是,这个项目里面我们项目是一个需要跟周边结合的项目,因为周边项目要求这个建筑不能太高,所以我们在设计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也不能完全达到我们想要的那种节能效果,因为高度的限制,但是总体我们的设计思路是让建筑更坚固、更有韧度,而且能够节能。这种建筑工法其实质量很好,而且是环保效果也很好的一种工法,谢谢。


主持人:感谢Jeffrey Heller先生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钢结构所王喆先生演讲。王喆所长是全国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历史,是《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钢结构住宅技术规范》等专家、行业标准的重要参与者,对新型钢结构住宅有深入研究,并先后主持了北京、新疆等多个钢结构住宅2.0的区域性示范项目,他今天的演讲主题是“推动中国钢结构住宅技术进入新时代”,掌声欢迎!


5.图文直播 |《推动中国钢结构住宅技术进入新时代》

王 喆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钢结构研发中心主任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标准院郁银泉工作室(钢结构研究所)副所长王喆

标准院郁银泉工作室(钢结构研究所)副所长王喆


王 喆:

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做“推动中国钢结构住宅进入新时代”,这几年标准院一直在致力于推进我们行业全面产业化发展,这包括了三个部分,包括了结构的PC还有钢结构也包括了我们的内装工业化,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在钢结构产业化方面实际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研究然后有工程的实践,也总结出了我们的一些经验。今天我把这些经验和大家做一个分享,来为推动我们行业钢结构住宅的发展做出一些贡献,我的这个讲演分成下面几个部分,首先还是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国家钢结构住宅发展的现状。    

大家可能都很清楚,这几年我们国家在钢铁方面的产能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过剩。2014年我们的粗钢产量是8.3亿吨,2015年经过限产之后也突破了8亿吨,现在行业内有一个判断,今后五年左右我们的钢材价格水平也将维持在这个水平。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说,我们实际上这样的价格为推进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提供非常良好的契机。国家实际上在各个层面,在中央政府层面和在地方政府层面都提出了大量的政策用来促进我们钢结构产业化的发展,特别是今年的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了要大力发展钢结构和装配式建筑,更为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导向,因此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上半年,实际上我们国家各个地方的政府相继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来推进钢结构住宅的发展。比如说我们山东省明确提出要推广钢结构建筑。四川省也提出了要全面应用钢结构,这样的政策非常多,这两天我理解到河南、河北两个省也相继出台了推动钢结构建筑相关政策的征求意见稿,我们新疆地区也已经出了推广钢结构建筑的征求意见稿,所以说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一方面是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下,一方面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更多的是在钢结构建筑自身技术不断的发展成熟下,我们钢结构住宅应该说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也给大家列举一下我们国家钢结构住宅也有了很多的应用,比如说包头的项目一百万平米,杭州的项目六十多万平米,应该说现代的钢结构住宅有了大量的工程应用,我想这里头可能有些专家、有些同事对这个还不是太清楚。昨天还跟一些专家交流的时候他们也提到,目前钢结构住宅应用情况到底怎么样,应该说已经有了大量应用的基础,但是也应该客观的来评价我们传统的钢结构住宅确确实实或者说或多或少有自己自身的一些问题,后面我们会把这些问题详细的给大家做一个解读。   

 我刚才说了,钢结构住宅实际上是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我们的室内露梁柱,有些外墙露水、房间漏水、房间隔音差、墙体开裂这些问题或多或少的出现在我们已经建成的钢结构住宅里面,也影响了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应该说这些是不是钢结构住宅本来的面貌呢?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知道国外的钢结构住宅发展应用有了几十年的时间,而且我们在国外考察交流的时候也发现国外的钢结构住宅使用的舒适型是非常好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国家的钢结构住宅会存在这些问题呢?我们也是经过了大量的研究、分析,最后实现实际上我们国家钢结构住宅主要是我们的设计理念和技术体系上存在了一些问题,我们通过一些研究整理出了适合我们国家钢结构住宅发展的2.0时代的技术体系。2.0时代的技术体系首先是把我们钢结构住宅分成了三个部分,我们知道钢结构住宅首先它的结构主体是钢结构的,第二是由一些装配式的外墙板形成了外维护体系,其次是要由它适合我们钢结构住宅的户型包括适合钢结构住宅的室内内装技术共同组成一个成体系的主体,这里边要强调的就是我们要抛弃传统的钢结构住宅,叫做重结构、轻建筑、无内装的错误观点,开启由结构外维护内装三大系统协同组成的钢结构住宅2.0的体系,这个应该说是目前在钢结构住宅方面的理论研究基础,实践很现实的模型昨天大家都参观了标准院的展台,里面展示了钢结构住宅2.0技术里面最核心的一套技术,大家在听完我的报告以后有兴趣还可以再去参观一下。    

钢结构2.0集成技术刚才说了,是以建筑功能为核心。我们一致认为钢结构住宅虽说是由钢结构建造的,但是它的核心功能还是住宅,我们的核心理念就是要求我们的钢结构住宅在住进去的时候,住进去的老百姓体会不到是混凝土的是钢结构的,钢结构住宅应该和混凝土住宅一样好使。第二个就是钢结构住宅毕竟结构是钢结构的,所以叫做以结构布置为基础。第三个是以工业化维护和内装部品为支撑,应该是适合钢结构住宅的户型并且大量应用工艺化的产品来形成钢结构住宅的产品。    

接下来我详细的把后面几个体系给大家做一个介绍,首先是户型设计。这里边有几个问题,首先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在大量的工程当中碰到的,我们有很多的开发商、甲方甚至一些政府,他们在做钢结构住宅的时候应该说是直接把混凝土的户型直接拿过来,说你把这个东西直接给我改成钢结构的建筑,实际上我们知道钢结构的建筑特点和混凝土建筑的特点是不一样的。如果仅仅是要把混凝土的户型生搬硬套到钢结构上面来就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像图里面这两个示例如果硬套上去的话会造成有很大的危害,大家知道钢结构住宅本身的结构主体是工厂化生产运到现场以后现场拼接安装,外维护的墙板和内隔板、楼板实际上都是可以工业化的生产,但是这里也提到了模式化的程度不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首先我们在做钢结构住宅设计的时候,我们很多的设计单位片面的强调钢结构用钢量一定要降低,降低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梁柱支撑这些钢结构构件造成了它的规格非常不统一,有的时候我为了降低用钢量里边的钢结构的梁从三百刚到四百刚有不同的变化,钢结构构件很难统一。第二就是由于我钢结构构件规格不统一,导致外维护墙板的规格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分支一个是数值方向的分割造成了很大不统一,我们知道层高是一样的,梁和板之间的距离是要刨去梁的高度,梁高度不同的时候墙板的尺寸也是不一样的,这就造成了虽然我们的产品是工业化的产品,但是我们的构件实际上现场的裁减量非常大。虽然这个产品是工厂生产运到现场,但是现场后期加工的量是非常大的,这是模式化不高。我们的设计理念就是要在钢结构住宅里面全面推行模式化,我们知道工业化的基础实际上就是模式化、标准化的设计。首先一个标准化就是户型设计的标准化,这样一个工程设计实际上我们是可以拆成若干个不同户型的组合,通过不同户型的组合比如说下边的这个项目里边不同户型组合实际上可以做成钢结构不同的结构变化。    

排板的模式化,我们知道钢结构住宅大多是采用条板体系来组成外维护,条板本身是嵌在钢结构的框架,在排板的时候我们要尽量减少现场对板材的剪切,那么就需要我们进行排板。我们在排板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我们的门窗、入口和拐角这些因素的构造,对我们排板尺寸的影响,考虑到这些以后要考虑到我们排板的布置。    

第三个是功能区域的标准化,我们知道目前钢结构住宅里面厨房和卫生间如果存在漏水或者现场设计的问题,可能对钢结构后期的维护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后面我们要强调尽可能采用整体式的厨房和卫生间,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厨房和卫生间尽可能模式化,能够高度的复制。钢结构住宅实际上有很多自身的优点,应该说我们设计师要更多的发挥出钢结构的优点来,比如说钢结构住宅可以形成室内的大空间,有室内的大空间就会有一些可以变的户型组合变化,像这个案例就是我们同样一个户型在两口居住的时候可以组成一居室,有孩子以后可以变成两居室,后面还可以有三居室包括到人岁数大了以后可以进行改造,之所以能够有这样一些变化最大特点就是因为钢结构可以提供室内大空间,能够方便室内不同布局的变化,这个展示的是两代居,叫做两个不同的户型实际上是可以通过大空间的设置最后合成一个户型里面去。    

结构主体这块应该说钢结构本身这几年一直在投入很大的科研资源在对结构主体方面进行研发,他们试图通过结构的一些变化来满足我们建筑的需求,这个应该说是我们钢结构住宅推动很重要的因素,这里头应该说是目前结构体系方面实际上是比较成熟的,有我们一些标准规范的支持。比如说我们最常见的有钢框架支撑体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新的体系是针对钢结构住宅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做了研发,比如说钢管束墙结构体系,还有钢框架内填RC墙,异形钢管柱还有LF结构体系,这个特点就是现场无焊接,无湿作业,抗震性能好。    

楼板这块应该说是钢结构住宅的楼板比较成熟,而且能够实现比较好的规划生产和工业化的施工过程。楼梯这块也比较成熟,可以采用PC的预制楼梯也可以采用钢楼梯。外维护应该说是钢结构住宅三大体系里边最重要的体系,也是目前我们应该说暴露出问题最多的一个体系,就是外维护这个体系。外维护体系现在问题有这么几个,要么是外墙漏水,我们工业化的外墙板实际上是有些缝隙的,会不会有些水漏到室内来。隔声差,这是很多开发商包括老百姓对传统钢结构住宅的粗鲁认识,就是老觉得钢结构是空的,一敲像个铁皮房子一样楼下的声音传到楼上来,但是隔声差确确实实是我们要在墙板里面注意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墙板的开裂,这里面也涉及到钢结构外维护的墙板性能要求,包括有安全性的要求、功能性的要求还有一些耐久性的要求,这里面就不详细展开了。目前钢结构住宅的外维护体系分成了两大类,一类叫做嵌挂结合式的外墙板,就是标准院的展区里有这样一个墙体,通过基层墙体有一个保温功能,外挂一层的是保温装饰一体板,很大的作用就是要防止钢结构对室外露梁产生影响。还有一个方法是整体外挂式的外墙板,将外维护的墙板挂在了梁柱外皮的外头,比较好的解决了钢结构冷墙的问题,但是会造成梁柱的外露。这两种方式实际上有各自的优缺点,镶挂结合式是可以错隙搭接的,也可以防止水漏进来。外挂式墙办事机上采用的是整体吊装,工业化程度是更高一些的。这个图展示的是不同的墙板做法对室内露梁露柱的做法,第一个就是采用嵌挂结合式墙板的话可以通过局部柱子的外凸用这种办法可以达到室内的不露梁不露柱。如果采用外挂式的,不管是大板还是条板梁柱都是要在室内露出来的,这里面就提到了我们内装工业化的办法。    具体的墙板系统介绍一下,目前比较成熟的有ALC墙板还有太空板和PC板工程的应用,还有玻璃纤维复合墙板系统这也是一种。包括比较常用的水泥夹芯保温复合板,还有灌浆墙体,这种墙体需要现场直接的进行浇铸,所以说目前应用越来越少了。这几种墙板各有优缺点,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它们自身的特点做好后面具体建筑构造处理措施,来解决他们的保温、漏水。    

装配式内装,这里谈一下为什么钢结构2.0的技术体系要和内装结合在一起,因为我们知道不管是什么样的房间都会不可避免的碰到卫生间漏水,但是我们知道混凝土房间的漏水只是一个漏水的问题,发现漏水了之后想办法把这个点堵掉就可以了。但是钢结构的房间如果发生漏水的话,可能会对钢结构的主体造成很大的影响。第二个是室内的梁柱外露这是实际项目的照片,项目在北京,我们看到不大的屋子里面梁和柱都在室内,实际上老百姓在使用的时候是非常不方便的,而且室内的梁柱外露,因为老百姓有风水的概念,实际上跟风水的理念也是冲突的。防腐防火我们知道钢结构本身要做防护的,有防腐的防护还有防火的防护还有隔声的处理,钢结构本身的构件都是要做防护的,我们知道这个防护主要是要用板来包裹,包裹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做一些简单的内装,就是能不能把室内的内装和防护防火的做法加在一起,价格的增量也不会太高。另外是管线和主体不分离,可能在现浇混凝土里面问题不大,但是我们知道钢结构不管是外墙黑是内墙都是比混凝土的低一些。如果我们埋到里面去若干年之后再做二次装修,实际上对墙板本身的破坏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提出来在钢结构住宅里面尽可能做到管线和结构的分离。正是因为上面这四个原因,所以我们才发现,实际上钢结构住宅和内装工业化的技术是可以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利用我们的内装工业化技术SI技术主体和结构脱胎,对钢结构进行防护,通过整体厨房和卫生间的技术防止厨房和卫生间漏水,采用这些技术是可以提高钢结构住宅的品质。    

这块再谈一下钢结构住宅项目推进实施的想法,今年我们也给不同的地方政府梳理当地产业化的导向,这里边我们也发现实际上在梳理这些导向的时候我们一个地区或者说一个企业在采用钢结构住宅不同体系的时候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比如说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政策导向,不同的气候区、抗震区要求,包括对建筑性质比如说要做多少层的、户型是什么样的,包括对业主的需求和目标要确定最优的技术方案和建筑体系。具体的措施包括建筑互信和方案的确定,结构体系、外维护、内围墙,钢结构防护、信用性措施,这里面指的就是如何改善隔音性能提高保温性能这些措施,这些具体的措施实际上是要跟我的钢结构体系是息息相关的,还包括内装的档次以及运输和安装的方案,这是第一步要选择合适的体系。第二块是一些实施的方式,我们知道钢结构住宅是高度工业化的产品,它的特点是系统多,刚才大类是分成了三类,结构、外维护还有一个是户型内装,实际上小类分的是更多的,不同系统不仅要解决自身的问题,还要解决和其他系统相结合、相匹配的问题,特别是在钢结构住宅施工的时候很多工序是互相交叉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说需要设计方、施工方和运营方有一个紧密的配合,不可分割,这里头实际上我们推荐两种实施方式,一种叫做EPC工程总承包的方式是既可以采用由设计单位牵头的传统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施工单位牵头的方式,特点就是可以协调顺畅。第三点是全过程管理模式,在技术、工期、质量、资金等方面进行管理,落实业主要求确保项目达到最终的目标。我们只有通过权过程管理的模式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有一个2.0的集成技术案例,这个主要是以我们和鲁帆研发的项目做一个介绍,这个项目因为是一个示范项目所以层数不高只有六层楼,但是结构体系已经介绍了是采用全装配式的,现场无焊接的。户型和户型里边的不同功能分区都是模块化布置的,方便后边的工业化产品的应用。在具体的内装工业化的技术应用上采用了这样一些不同的技术的应用,这是我们设计完了以后的效果,通过我们的内装工业化来处理露梁露柱的问题提高房间的使用品质。    最后我想说,钢结构住宅实际上这两年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阶段,但是应该说钢结构住宅和PC相比还是有很多的路要走,目前钢结构住宅发展的阶段应该是和我们五年以前的PC我认为是基本上同一个时期,后面的发展空间非常大,也需要我们各界同仁共同努力,提高钢结构住宅的品质,让老百姓能够真正的接受我们的钢结构住宅,为我们的行业做出贡献,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喆所长的精彩演讲。钢结构住宅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包括政府和开发商对钢结构住宅有浓厚的兴趣,王喆所长刚才把他近几年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做的工程实践跟大家做了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跟他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下面有请德国Prilhofer咨询公司总裁Christian·Prilhofer先生演讲。Prilhofer咨询公司是预制生产设计咨询业的领导者,在比利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自动化工厂,在泰国设计了第一个实心墙半自动化生产工厂,在建筑预制部件领域拥有众多创新成果和专利技术。今天,Prilhofer先生的演讲主题是“欧洲装配式建筑体系50年的应用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掌声欢迎!



6.图文直播 |《欧洲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技术研究与介绍》 

Christian Prilhofer 德国 Prilhofer 建筑工业化公司总裁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Christian Prilhofer 德国 Prilhofer 建筑工业化公司总裁

Christian Prilhofer 德国 Prilhofer 建筑工业化公司总裁


Christian·Prilhofer:

大家好,我来到这里非常兴奋,来和大家分享德国的经验,我想要讲一讲装配式建筑的综述、历史以及如何将该技术在中国使用。首先先讲讲我们的公司,我们是咨询公司,是为设计进行咨询,有些项目是不容易进行预制的。工业化的施工方法可以需要新的思维方式,很多国家和公司想要进入预制的产业,但是预制产业和汽车产业和消费品产业是类似的,那就意味着不仅要改变理念也要改变技术和整个基础设施,从设计图纸、装配到建筑,我们必须要把这个建筑看成是整体的产品。这里面讲两张图表显示了传统施工方式和建筑工业化之间的区别,预制就意味着一步一步的完成,而不是像传统施工一样各个施工环节同时发生,这种施工方法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当我们思考建筑工业化的时候可以把它想成是在工业流水线上的汽车组装,这其实就是一个装配的过程,必须要有正确的规划才能够达到这种组装。必须要在组装的时候没有错误,没有太多整改的干扰,只有达到了这些规划才能够进行顺利的装配建筑,  如果两个体系并行的话是高成本低效的。    

我先讲讲欧洲的装配式建筑系统发展,欧洲花了50年才使装配式建筑系统变成成熟,在中国可能这个时间要大大的减少。最开始是法国的Monier先生想到了一个主意,德国的工程师Gustav他发明了钢筋混凝土技术。二战之后出现了两种系统的分裂,苏联方式和西方方式。大概到60年代中期,西方的客户他们想要更好、更廉价的房屋,也就是60年代中期有了分歧,苏联方式模式一直到苏联崛起才结束。当时的西方模式在60年代就开始有了分歧,这是一个半预制系统的主要部件,钢筋桁架是半预制系统的开发,钢筋桁架是在工厂用机器加工,然后来到混凝土中,效率非常高,所以有很多人效仿这种做法。在80年代中期,我们发现我们只注重楼层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注重墙的做法,而且必须要把这种做法标准化,这样的话才可以使作为的人都参加到工业化的进程中来,必须要有标准和规范才能做到这一点。这两张图片是正在施工时拍的图片。    

80年代中期的时候,是预制建筑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出现了新的IT技术,转眼间很多人有了CAD体系,就是计算机辅助系统,所以他们可以用CAD系统来产生电子数据,然后出现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使得自动控制成为了可能,这边唯一缺少的就是互动和界面。1994年推出的UNICAM是第一个开放接口,然后我们出现了由CAD控制的工厂,我们通过计算机输入数据。这张图片所显示的是一个现代工厂,这其实就是预制的工厂,和大家想象的可能不一样,这个工厂使用的混凝土只有10%,大部分组成部分都是模具,我们的数据是工业化的基础,然后有了数据就有新的机械来组装模具,然后制造节能减排的混凝土,这样的话就可以提高效率。接下来一步就是用建筑信息模式BAM(音),现在大家都谈论着BAM,然而在过去的欧洲,从90年代中期就开始陆陆续续使用了BAM模型,当时并不是为了跟上潮流,而是必须使用BAM模型来分析处理数据,来减少不必要的文书工作和浪费。为什么西欧必须要使用这种体系呢?因为在60年代中期,出现了开发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分歧。在预制工厂之间也出现了很多的竞争,因此要增加效率他们必须要把价格压低,大部分的预制公司跟中国相比都是小规模的,这些小公司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就不得不创造出预制体系来保住他们的市场份额,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他们就开始了这个体系的制造和发展。最后,生产商开始自己慢慢的摸索规范和标准,最后使得大家都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个体系。    

预制出现了以后就出现了自动化生产模式,然后就意味着所有的预制就全部变成自动化了,使得价格大大降低。实心墙体采用套筒连接的方式,必须要有效的墙和楼板,这种高效是全方位的,必须要有这种全方位的高效才能够使得装配式房屋取得成功。当然,欧洲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这张照片是维也纳的新房屋,都是用装配式建筑方法做出来的,可以看到做到了因地制宜。今天的自动化体系使我们建造房屋的时候可以像组装汽车一样,又可以满足个性化的要求。我们在泰国有一个厂家,Pruksa是泰国的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他们在全世界做调查找到最好的体系,我们当时和他们合作,创造了Pruksa体系。2016年的今天,他们的产量为50套一天,现在可以建造十层高的公寓房,做好两层房楼两个月以后住户就可以入住,这种建造速度可以使他们带来更大流量的资金。这张图片可以看到他们卖房子和卖其他消费品是一样的,就像卖手机一样,对他们来说预制只是一种工具,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只是用来满足客户需求的。    

这些在俄罗斯的项目,俄罗斯一直在用他们以前的传统工艺,直到进入21世纪才开始转型。在俄罗斯做项目总是机遇和风险并存,在2015年我们做了这样一个项目是启动预制装配式工艺化生产的第一个工厂,这里有25层高,设计比较灵活,在俄罗斯做项目有一个特色就是他们会一直扩大产能,他们不像在以前的苏联体系里面说政府来提供住房大家都很开心就完事了,现在是更多的用一种市场化的方式,他们也需要考虑市场的需求。你看他们的网站也是一样的,只是语言不一样而已但是设计都是一样的,我们在全球做的项目都有这个特色,我也是有这样的观点,无论是哪里的人大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客户的需求都是一样的,他们想要量身订制的产品,他们想获得更多的信息,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生产商肯定是会更加成功的生产商。在中国如何能够成功的推广工业化技术呢?这是我的一些个人见解,我觉得目前已经听到很多了所以我就不详细说,我们的建议是一步一步的实现预制是很可能的,每年可能只增加几个百分点慢慢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比如说三年之后有可能就不一样,如果需要改变的话都是慢慢的改变,这样的方式更保险。    

中国现在是两种体系并行,既有预制又有现场浇铸,两个体制并行就意味着成本也是双倍的,风险也是双倍的,对于生产商和对于客户来讲都不是高效的解决办法,另外一个问题是现在中国在装配式住宅上也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和规则,不像在国外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家用的都是一样的,如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只要愿意加入都可以加入,但是中国目前还缺乏几个统一的系统。我们的建议是怎么来解决以上的问题,如刚才所说的我们不能步伐太慢,我们还是需要尽快的做出这样的改变。我们需要制定标准、规范然后开始推广新的系统。比如说如果不能达到100%预制的话,至少要达到90%。另外建筑应该被视为一种产品,开发建筑的人就像生产产品一样,他要对自己的产品充满了热情,当我们回顾汽车的生产就经历了同样的过程,他们有一个产品然后产品推出来以后客户会说这样这个产品符合我的需求,我很满意,所以他们就开始大量的生产。另外还需要思维方式的改变、需要规范标准的改变应该意识到标准规范的重要性,通过标准规范可以实现这种转型的,我们要避免两个体制并行的昂贵的操作方法。    

另外我们还需要用一种非常整体化的思维来解决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思维,预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要解决大部分主要的问题。比如说一到二十层的建筑占到市场份额的80%,然后再开始做三十层、四十层的高层建筑,也许刚开始不能全部做预制,但是可以做部分的预制,最重要的是能够尽快的推行,不然的话浪费很多时间,因为时间在中国意味着金钱,非常珍贵,我们没有办法再等十年,必须要赶上市场的需求和进度。我觉得在全球对预制的知识积累已经足够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把这些经验和知识能够整合起来,来自日本的、来自欧洲的其他各个地方的专家力量,有很多国际的合作伙伴他们是很愿意帮忙的,需要用一种合作的方式来推进,这样的话也可以来节省时间,用更短的时间实现同样的目标,因为对中国目前的状况而言这种传统工法并不高效,这是两个建筑,可以看出来预制是一种工具,它是我们实现高效施工的一种工具、一种方法,它应该是有效的,可得到的、有帮助的。最后,作为结论感谢大家,我希望我能够为大家介绍一点怎么样能够进快高效的实施这样的一个目标。


主持人:感谢Christian·Prilhofer先生的精彩演讲,给我们带来了他的很多的经验,也给我们带来了他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有请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魏素巍女士演讲。魏素巍女士是全国建筑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产业化分会副秘书长,她长期致力于我国全装配式内装技术体系的研发和工程实践,主持了首个中国百年住宅示范工程“绿地南翔威廉公馆”的装配式内装项目,受到行业的高度赞誉。她今天的演讲主题是“SI装配式内装实践与思考”,掌声欢迎!


7.图文直播 |《SI装配式内装实践与思考》 

魏素巍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标准院产品所副总建筑师魏素巍

标准院产品所副总建筑师魏素巍

魏素巍: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前面的几位嘉宾从我们的住宅建筑体系到我们的PC钢结构、主体结构都演讲的非常精彩,我这块我要讲住宅的另一部分就是内装。我总是在想,如果把我们的主体结构比喻成我们人体的骨架或者是人体的谷歌,那么我们内装和管线就像人体的血管和皮肤,其实和我们人的体验非常相关的,我的题目是“SI装配式内装的实践与思考”。主要是分四大方面,因为内装和我们的主体结构其实是有机的整体,所以前面是一个我国传统建筑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第二个是说我们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现代产业化的理念,第三块是结合我们的具体实践,第四块主要是装配式内装的思考,包括跟传统内装的区别,还有我们的成本对比以及我们的借鉴。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前面的专家分析的很清楚我就简要的略过。这是船体作业的方式就是以湿作业和手工作业为主,第二块是建造的理念,这也是为什么SI要提倡管线分离的理念。第三块是我们现在的工作模式,我们现在多数是建筑设计、内装设计包括我们的施工、我们的部品是不同的单位,在一个串联的工作平台上进行这件事情,我们电器都会反应,建筑设计的时候点位留好了到内装的时候变成另一家单位或者内装设计的时候这些点位都用不上了这本身就是一种浪费,这是目前存在的一种工作方式。这种工作方式和不同的操作主题进行操作,最终也是实现我们的效果和设计意图有一个很大的偏差。下面一块就是说一下我们精装修的情况,因为现在国内对装配式主体结构的政策包括标准引导的很多,但装修没有那么多,现在只有北京市的保障房里边提倡要求用装配式的全装修理念,这块分析是两大原因。现在精装修市场其实大概是两块内容,第一块是现在的交房是毛坯交房在二三线城市或者下面的地级市是非常多的,这个时候我们的精装修是怎么处理的呢?其实根本不算工程而是用户自行解决的,你出了问题之后其实是很难追溯的,因为你只能去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另外一块就是这种装修是用户自己的个人行为并没有纳入到监管的范围,另外一块就是说我们用户自己去装修,用户住的入住时间不一样,所以就造成装修的时间不集中,前面住的人就会觉得后面装修的人非常扰民。精装交房存在设计理念、工作流程和施工方面的一些问题。    

这是荷兰教授的一个SAR体系,支撑体和填充体分离是因为寿命是不同的,支撑体的寿命是100年,填充体是到不了100年的,不同群体的分割能使后期的管理和维护非常的方便,SI这个体系也是强调主体和内装的分离,国内主体的发展和内装的分离是两条线在并行的发展,这是我们装配式内装提倡的整体理念。它的核心我们总结有那么大几块,第一块是管线分离带来维护的便捷和建筑长寿命的可能。第二块就是说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灵活可变的大空间,第三块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我们住宅公有部分和私有部分的分离,原来你会发现很多立管是在室内的,你会发现在改造的时候,即使是国家出钱在老旧小区改造的时候如果这一栋楼想改造的话这一竖栋的都要同意,有一户不同意你都没有办法改的。还有一个是部品的使用带来是方式的转变和品质保证,最后是内涵品质的提升,我们虽然提倡装配式但是它只是我们的途径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是通过装配式、通过供应化来提高我们的住居品质。    

下面我主要结合实践讲一下,这块我是分两块,一块是新建住宅一块是改造领域。新建住宅以大家都提到的绿地南翔百年宅项目为例,这个项目很有意义,是第一个国内实施百年住宅的项目,另外一块是这个项目标准院不但做了建筑设计也做了内装饰工,所以对里面的细节体会是比较深的。这个项目是位于上海的南翔地区,销售的均价小户型是两万八到三万块钱每平米,相对于周围没有做产业化的溢价是四千到八千。这个项目里用了九大体系,有架空体系、给排水技术体系、故障检修系统、轻质隔墙、干式部品、干式采暖、吸纳和老化的情况,建筑面积以小户型为例。    

我介绍三点,第一个是对层高的影响,第二个是对使用面积的影响,第三点是对隔声性的影响。我先说一下对层高的影响和分析,建筑的层高当时设计的是2950,最终是做成了净高到2650非常舒服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呢?第一楼板是120厚,地面采用普通的木地板,我们是怎么在既坚持SI的理念又能够使架空的空间最小呢?是这么进行设计的。吊顶空间走的是所有的电线还有冷水管和热水管,地面没有铺设管线,那怎么解决排水的技术和卫浴的安装呢?是采用局部降板的方式,但它并不是最完美的。日本我们都知道,日本的架空是全架空大约架空到两百多,之所以采用局部降板的方式也是这套体系跟中国国情基于成本控制的结合。这块采用的就是排水的管线走的是降板的空间直接排到了排水的管,顶上采用的是冷水管、热水管和电线管在上面交叉的布置,最后大概空间占用的是十公分左右。下面一块是我们对使用面积的影响和分析,这个使用面积大家就想,我们六面架空体肯定是会对使用面积造成很大影响但其实不尽然,我昨天还算了一下使用面积到底减少了多少,对于90平米的类型我们计算减少是不到0.577半平米都没到。我们虽然讲究六面架空体其实这只是一个理念,我们之所以架空是为了走管线,这完全是可以通过集约化的设计,有一些墙面如果不走电管和水管的话其实不用架空的,这是第一。第二是我们的轻质隔墙可以做到一百或者更薄,这个时候其实还给我们节省了一定的空间,对于户型里面轻质隔墙的重量越多节省的空间也越多。以前我们习惯做外保温,大家觉得可以偷面积,因为原来的面积计算规范如果是外保温的话其实是不算建筑面积的,如果是内保温就算建筑面积,但是新面积的计算规范无论是做外保温还是内保温建筑面积其实是都包含在计算的范围内的,所以这套系统如果是结合内保温来做的话对面积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如果再加上轻质隔墙使用率比较高的话会做的比传统的还要大的情况。    

下面是关于轻质隔墙隔声的问题,现在这个项目用的是50轮毂,双面双层的12.5,中间填充的玻璃绵和延绵。这个是在国内应用非常成熟,大家之所以对隔声有怀疑的原因有好几点,第一个是在选材上,第二是在系统的配置上,第三是在施工的细节上没有做到特别周全。我们石膏板的层数包括减震隔声垫的铺设还有延绵的影响都会对隔声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取决于不同系统的组合。我们想我们有这些问题大家说明了,我们会带来什么呢?第一个我们会带来一种户型的可变性,前面几位专家也提到了我们是轻质隔墙是干作业施工的我们改变的时候非常容易。另外一点带来了更高效的组合空间,因为在这个系统里边我们也是结合着收纳进行了设计,其实这个项目里边是为了保证结构的整体抗震性在内部是加了一个柱子的,这个柱子在用户用进去之后看不到,就是因为跟我们的户型设计和收纳设计进行完美的结合,项目的收纳率达到9.2%,也就是说对于业主来说使用起来是非常的方便的。另外一块我们所带来的就是更少的漏水和更清晰的、更明晰的分析,因为我们用的整体卫浴和排水的结合,整体卫浴技术大家也都非常清楚,它的施工速度是非常快的,基本上两个人半天就可以施工完一套。当然了,这个地方也是有很多的注意要点,就并不是你采用整体卫浴就一定能做好包括整体卫浴降板的高度、包括跟隔墙之间施工的顺序,这些都会对你后期的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还有一个更好的室内空气的环境,因为这块也是引入了负压的新风系统,可以保证冬天我们即使不开窗户室内也是有新风。另外是更多环保建材的应用,包括呼吸砖也好能够调节室内的空气,还有就是更便捷的检修系统。我们管线分离就是为了检修,我们在所有的管线产生接口的地方设置检修系统,用户在维护的过程中自己就可以经常打开看它的情况。另外一块是在既有改造应用的情况,既有改造日本用的非常多,其实本质还是SI这套理念但是既有住宅和新建住宅的区别是什么呢?新建住宅可以基于技术要应用的范围提前做好技术的预留,但是既有住宅是已经建成的样子,因为也分为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各种的,其实更多的SI的改造是基于一种试用性的改造,节省空间的试用性改造。这边图片也能看到,其实就相当于我这个管线和结构分离了但是并不是用架空的方式,我是用一种装饰把我的管线给设计在一起了,而不是说所有的都架空。另外一点是SI理念的实现,也是通过一些新式部品的应用包括摩天景、地漏和其他的部品来实现的,这是一些改造的部品和技术,这是一些电线。   

我想分享一下我们的装配式内装到底和传统内装有哪几块区别,总结了四点。第一个是施工工序,第二个是施工界面划分,第三个是施工方法以及验收的方法,第四个是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施工工序这块我总结了一个对比,传统的施工工序和SI的施工工序,左边是传统的施工工序可以看出它是一种串联的施工工序,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传统的湿作业很多,经常要上一道工序干了之后我们才能进行下一道,否则会对你的质量造成影响。而这种SI的施工工序我们现场是干作业的,许多原来在现场干的工作是在工厂里进行的,这样通过一个良好的施工组织管理是可以很多工作在工厂里并行进行然后再集中拿到现场去组装的所以会大幅节省我们的工期,这个项目统计的时间应该大概节约是在20%到30%的样子。这块也是形成了配套的施工工序和工法,这对保证施工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现在做内装甲方去开发一个项目,经常主体结构是包给一家,内装这块又是一家,这就涉及到责任的划分还有界面的划分,这块我们是有一个建议的,我这个里边包含的是SI包含的内容,我们划分的原则是什么呢?因为我们是管线分离的,所以我们就使得这些管线、隔墙这部分的施工发生改变了。原来我们的水电管线包括我们的室内分割隔墙还有我们的内保温,很多都是主体施工单位来做的,现在因为这块现在是跟SI相结合的,所以我们更建议是由内装的施工单位来一块做,这块主要也是为了从方便统筹施工、明晰责任的角度,这部分一放在SI内装的部分。SI内装设计的时候多数集合了收纳的设计,这块原来都是小业主自己去采购的范围,这块也是施工界面,另外一个是影响到后边成本分析统计的内容。    

这是我们给的某个项目做的,土建总包做哪些内容,精装总包做哪些内容包括哪些是甲供的,这是我们真正开展项目非常重要的部分。这是施工公法及验收的部分,整体卫浴大家都非常清楚,但是整体卫浴在最开始用的几个项目里面大家都很困惑,我怎么验证整体卫浴是好还是坏?最开始都是开专家论证会的方式,就是非常非常的麻烦,我们现在也在出一套新的验收方法,这个项目用的时候质监局来看一下你的外观或者看一下你的产品是不是符合产品质量,但是最终合不合适和你后面的公众维护有很大的关系,现在这套新的部品的使用会带来验收方法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包括树脂螺栓的应用它到底是怎么样的验收其实现在都没有,这块如果做的话除了有一个好的部品、好的设计还要有一个好的施工和好的管理。    

另外是从工作思路和方法上,SI内装其实更多还需要内装设计跟建筑设计的融合。工业化的建筑设计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很高的精度,但它其实对我们本身设计时候的精度或者施工安装时候的精度要求非常非常高,一方面给我们带来高精度同时也要求我们提供高精度。因为传统的湿作业其实做的时候是没有那么严格的,这块差点尺寸再做一点抹灰都可以找平,但是如果工厂化如果尺寸错了的话是非常麻烦的,SI内装虽然有很多的好处但是如果你用不好了反而会带来很多问题,这块是需要有良好的合作团队共同做这件事情。    

下一块是大家关注的成本对比,我是不是做SI内装我很关注投入的成本到底有多少,我们这个只是结合一些具体的项目做出来的,它跟传统内装主要的差别在哪些点?尤其是整体卫浴这块,另外一个墙面架空还有水电管线包括轻质隔墙、吊顶、检修口和分水器,这有必要说一点,像原来的水电管线和轻质隔墙其实是主体结构施工单位应该出钱的地方,现在挪到内装了,所以统计成本自然会高,但是对于开发商来说无非就是把原来给主体施工单位的钱挪到给内装饰工单位钱,对你来说总体的成本并没有变换太多。这个项目按90平米算大概每个平米比传统内装增量是200块钱的样子。   

这个项目之所以溢价很多除了用内装技术和操作模式也是分不开的,首先项目的定位和对人群的分析,包括老百姓对哪些点是比较感兴趣的,对收纳空间和检修口等等是从这套比较完美的体系里最终挑出来能使它溢价最多的几个点来实现的。这块有必要说的一点,我们在做一个项目SI的会不会和绿地的完全一样,这个你大可不必担心。刘总提出来的SI百年住宅体系是相对比较完美结合的体系,跟每个开发商合作的时候会对成本控制和定位有一些改变,包括实现技术上也是多样化的。这套方案不是说没法在一般性的住宅里应用,都是可以应用的,只是取决于你在这些技术里面挑哪些点实现,挑哪些技术之后又可以在这些里选择不同的档次实现,所以适用范围是非常广的。    

还有一点就是技术应用和市场很好结合,这个项目最开始就是做整体卫浴的时候也是跟去体验的小业主进行互动,大家会对装饰的面层有反馈,根据这个反馈部品单位和设计单位一块进行了研发和改良,最后使它比较受小业主的欢迎,所以怎么来说呢,这个项目有一个精准定位有一个很好的客户分析再加上与市场融合的技术当然还包括很好的管理,那样最后才能做成一个叫好也叫座的项目,最后希望大家一起携手努力给行业贡献更好的项目,谢谢。


主持人:感谢魏素巍女士的精彩演讲。装配式内装我想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一段时间里也受到行业各界包括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因为我想装配式内装的实施非常有助于实现我们装配式建筑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住宅的品质,让我们老百姓有所感知,最终能够调动起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内生动力,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上午来自中外的七位专家围绕新型住宅建造的议题分别做了精彩的演讲,就各自擅长的领域与大家做了分享,观点新颖,内容丰富,共同探讨行业的热点问题,希望今天的论坛能够对大家的研究和工作有所助力,希望论坛搭建的中外交流平台能够推动我国房地产业不断拓展新的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专家的演讲!感谢各位领导、嘉宾、朋友们的出席!我们今天的论坛应该说举办的非常成功,我们也期待着以今天的论坛为起点将来有更多的机会和在座的各位嘉宾、朋友们有更加深入的交流,再一次谢谢大家。今天的论坛到此结束,谢谢。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专家与领导合影

专家与领导合影




                                  ——图文直播到此结束——



来源:筑龙网

[图文直播]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在江苏常-筑龙建筑设计

筑龙建筑设计

20万粉丝共同关注,建筑师的网上家园,追踪全球最新行业资讯、享受业内海量项目案例、分享设计大师经典作品。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筑龙建筑设计zhulongjz,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每日为您推荐建筑行业最新、最热、最好玩的资讯!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6-06-24   |  只看该作者      

2

第八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新型建造分论坛今日在江苏常州召开。

updynasty

中国  | 建筑设计

0 关注

0 粉丝

2 发帖

0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