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建筑设计全过程知识,所有专业都能看懂!

发表于2018-04-04     3866人浏览     2人跟帖     总热度:2163  


作为一个刚毕业或者是即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实际工作与你在学校做的课程设计可是有天壤之别的。实际项目不仅是有一些难搞的甲(bian)方(tai),还有很多你根本主要不到的细节与流程,所谓魔鬼在细节之中,所以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工作,我们都要有一定的了解。
建筑设计全过程知识,所有专业都能看懂!-坐听论道.jpg
下面都是干货啦!!

第一部分: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是业主对工程项目设计提出的要求,是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工程项目,可以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代替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般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设计项目名称、建设地点。
批准设计项目的文号、协议书文号及其有关内容。
设计项目的用地情况,包括建设用地范围地形、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要求保留的树木及文物古迹的拆除和保留情况等。还应说明场地周围道路及建筑等环境情况。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地理条件、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
水、电、气、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共设施和交通运输条件。
用地、环保、卫生、消防、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情况。
工程设计的规模和项目组成。
项目的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要求。
项目的设计标准及总投资。
建筑造型及建筑室内外装修方面要求。


第二部分建筑方案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
建筑方案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
建筑方案设计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建筑方案设计一般应包括:
总平面、建筑、结构、给水排水、电气、采暖通风及空调、动力和投资估算等专业,除总平面和建筑专业应绘制图纸外,其它专业以设计说明简述设计内容,但当仅以设计说明还难以表达设计意图时,可以用设计简图进行表示。
建筑方案设计可以由业主直接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也可以采取竞选的方式进行设计。方案设计竞选可以采用公开竞选和邀请竞选两种方式。建筑方案设计竞选应按有关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部分: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是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书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书等四部分内容组成。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为:
封面
扉页
初步设计文件目录
设计说明书
图纸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工程概算书
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对本专业内容的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技术上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中。设计总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书中予以论述。为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应进行必要的内部作业,有关的计算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计算资料、方案比较资料、内部作业草图、编制概算所依据的补充资料等,均须妥善保存。
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应满足审批要求:
应符合以审定的设计方案
能据此确定土地征用范围
能据此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
应提供工程设计及概算,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一句
能据此进行施工图设计
能据此进行施工准备,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深度可执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第四部分: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设计方案而编制的可供进行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或首页)、图纸、工程预算等。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有关部分执行。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设计文件应经过严格的校审,经各级设计人员签字后,方能提出。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
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设计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或设计方案而编制的可供进行施工和安装的设计文件。
施工图设计内容以图纸为主,应包括:封面、图纸目录、设计说明(或首页)、图纸、工程预算等。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按《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有关部分执行。设计文件要求齐全、完整,内容、深度应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图纸要准确清晰,整个设计文件应经过严格的校审,经各级设计人员签字后,方能提出。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
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设计周期 根据有关设计深度和设计质量标准所规定的各项基本要求完成设计文件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设计周期。设计周期是工程项目建设总周期的一部分。根据有关建筑工程设计法规、基本建设程序及有关规定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深度的规定制定设计周期定额。设计周期定额考虑了各项设计任务一般需要投入的力量。对于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设计经验的重要工程,经主管部门批准,在初步设计审批后可以增加技术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的设计周期根据工程特点具体议定。
设计周期定额一般划分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周期可在总设计周期的控制范围内进行调整。


第五部分:城市设计知识扫盲
20世纪40年代中期,沙里宁明确地提出城市设计的概念,这个概念在60年代开始广泛地被接受。
例如纽约在1964年大力推行城市设计,作为一项新的政策以改进城市环境。
近10年来,各国都在强调城市设计问题以提高城市的特色形象,改善城市环境,促进人与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城市设计的定义有两种提法:一种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环境设计。另一种认为城市设计是一种空间布局、空间设计或各物质要素的空间关系设计。此外,对城市设计的理解还有如下的表述方式:城市设计也是一种社会干预和行政管理手段。城市设计是造型设计,但不是个体建筑造型,而是把城市的多种要素排列得有秩序,所谓城市设计也就是建立秩序,使之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城市设计的目标是为人们创造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也就是通过对一定地域空间内各种物质要素的综合设计,使城市达到各种设施功能相互配合和协调,以及空间形式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
遵循总体规划所制订的指导精神。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应在总体规划指导精神下进行工作,这里包括城市性质的制约、城市规模的制约、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城市经济能力的制约。
满足人的生产、生活各项活动要求。人的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心理需求、自我完善的需求。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把满足这些活动的要求作为出发点和最终检验标准。
保持环境特征。每一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历史传统方面,地域气候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城市设计应突出特色,以加强识别性,令人兴奋,用特色促进地区发展。它包括:
(1)自然环境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
(2)人工环境如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风格等。
(3)人文环境如历史传统、民俗民习、社会风尚。
提供多样性服务的可能。
按功能要求和美学原则组织各项物质要素。城市设计是各种物质要素的综合设计。重点应考虑平面布局的清晰,空间展开的序列,以及形体、色彩、质感的处理。
综上五个方面,城市设计的根本原则可归纳为“协调”、“多样”和“特色”。
城市的形象问题与空间布局问题是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近代城市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各国都在逐步完善它的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
从总的发展看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趋向。
从着眼于视觉艺术环境扩展到整个社会环境的研究。
从热衷于大规模大尺度的规划到从事“小而活”的规划,更面向人们生活。
从热衷于“自觉”设计到重视“不自觉”设计的研究和在实践中加强引导。“自觉”设计是设计师刻求而成。而“不自觉”设计是从人们的需要出发逐渐发展而加以认定,相对完善,并随时间的推移,长久积淀而成,如徽州民居的形成。
从园林绿化、美化环境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
城市设计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与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这其中人是核心,建筑师和规划师都应关注这一问题。我们应重新认识建筑物之间,建筑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大自然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相互关系,应针对具体地域明确城市设计的具体目标和具体内容。我们应看到目前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缺少中间环节,城市设计作为一项中间环节如何开展,如何与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接轨,如何评估,成果如何表达都在积极的研究和实践中。城市设计的发展促进建筑师必须涉及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领域,也促进规划师作城市规划必须有着眼于整体设计的建筑师参加。城市设计涉及多学科领域,应努力运用各学科的科研成果,运用多种工具和多种


第六部分:居住区设计原则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合、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方便居民生活,有利组织管理;
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服务;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有利安全防卫;
布置合理,空间丰富,环境美,体现地方特色。
居住区的空间与环境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合理布置公共服务设施,避免烟、气、味、尘及噪声对居民的污染和干扰;
建筑应体现地方风格、突出个性,群体建筑与空间层次应在协调中求变化;
精心设置建筑小品,丰富与美化环境;
注重景观与空间的完整性,市政公用站点、停车库等小建筑宜与住宅或公建结合安排;供电、电讯、路灯等管线宜地下埋设;
公共活动空间的环境设计,应处理好建筑、道路、广场、院落、绿地和建筑小品之间及其与人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居住区住宅建筑和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确定。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指标应按有关规范规定确定。居住区内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绿地率新区建设不应低于30%;旧区改造不宜低于25%。居住区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规划设计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第七部分:建筑设计术语篇
建筑基地
也可以称为建筑用地。它是有关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划定为建筑使用的土地。建筑基地应给定四周范围尺寸或坐标。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基地与道路红线相连接时,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红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
建筑基地地面宜高出城市道路的路面,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的措施。基地如果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有关规定。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电影院、剧场、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应考虑人员疏散的安全和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和有关专项建筑设计规范。 
住宅容积率
是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或以住宅建筑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值表示。建筑容积率是建筑规划设计中一项重要指标。它可以控制建筑基地内建筑的规模和高度,以便留出一定的空地作为绿化交通广场用地,也可以控制建筑物的层数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当地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对需要建设的基地应提出建筑容积率指标。 
建筑红线
建筑红线由道路红线和建筑控制线组成。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基地与道路邻近一侧,一般以道路红线为建筑控制线,如果因城市规划需要,主管部门可在道路线以外另订建筑控制线,一般称后退道路红线建造。
任何建筑都不得超越给定的建筑红线。《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除基地内连通城市管线以外的其它地下管线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
在人行道地面上空:(1)2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大于0.4米;
(2)2.50米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米,并不应大于3米;
(3)3.50米以上允许突出阳台,凸形封窗、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
(4)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减1米,并不大于3米。2.在无人行道的道路上空:(1)2.50米以上允许突出窗扇、窗罩,突出宽度不应大于0.4米;(2)5米以上允许突出雨棚、挑檐,突出宽度不应大于1米。 

地形图
按着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和专用符号把地面上的地形和地物通过测量绘制而成的图形,是规划和总平面设计的一项重要资料依据。地形图上的比例尺是地面上一段长度与图上相应一段长度之比。例如地形图比例尺是1:1000,就是地面上1000米的长度反映在图上的长度是1米。
根据不同用途的需要,地形图的比例可以不同。地理位置地形图比例尺为1:25000或1:50000;区域位置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0或1:10000,等高线间距为1~5米;厂址地形团比例尺为1:500,1:1000或1:2000,等高线间距为0.25~1米,厂外工程地形图,厂外铁路、道路、供水排水管线、热力管线,输电线路,原料成品输送廊道等带状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1:2000。地形图上的方向用指北针表示,在指北针箭头处注上“北”或“N”字。一般情况下地形图的上部为北向,下部为南向,即称上北下南。 

风玫瑰图
根据某一地区气象台观测的风气象资料,绘制出的图形称风玫瑰图。分为风向玫瑰图和风速玫瑰图两种,一般多用风向玫瑰图。风向玫瑰图表示风向和风向的频率。风向频率是在一定时间内各种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所有观察次数的百分比。根据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以相应的比例长度,按风向中心吹,描在用8个或16个方位所表示的图上,然后将各相邻方向的端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绘成一个形式宛如玫瑰的闭合折线,就是风玫瑰图。图中线段最长者即为当地主导风向。建筑物的位置朝向和当地主导风向有密切关系。如把清洁的建筑物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把污染建筑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以免受污染建筑散发的有害物的影响。
风玫瑰图是一个地区,特别是平原地区风的一般情况但由于地形、地物的不同,它对风气候起到直接的影响。由于地形、地面情况往往会引起局部气流的变化,使风向、风速改变,因此在进行建筑总平面设计时,要充分注意到地方小气候的变化,在设计中善于利用地形、地势,综合考虑对建筑的布置。


第八部分:建筑布置篇
建筑总平面布置
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组成内容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环境关系,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有关规范和规定合理布置建筑,组织交通线路,布置绿化,使其满足使用功能或生产工艺要求,做到技术经济合理、有利生产发展、方便职工生活,称为建筑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应有必要的说明和设计图纸。说明的内容主要应阐述总平面布置的依据、原则、功能分区、交通组织、街景空间组织、环境美化设计、建筑小品和绿化布置等。
总平面设计图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地形和地物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场地四周测量坐标和施工坐标。
建筑物、构筑物(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以虚线表示)的位置,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室内设计标高。
拆废旧建筑的范围边界,相邻建筑物的名称和层数。
道路、铁路和排水沟的主要坐标(或相互关系尺寸)。
绿化及美化设施布置。
风玫瑰,指北针。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量表。
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测绘单位、日期、高程系统名称、场地施工坐标网与测量坐标网的关系、补充图例及其它必要的说明等。 
竖向布置
根据建设项目的使用要求,结合用地地形特点和施工技术条件,合理确定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标高,做到充分利用地形,少挖填土石方,使设计经济合理,这就是竖向布置设计的主要工作。竖向布置的目的是改造和利用地形,使确定的设计标高和设计地面能满足建筑物、构筑物之间和场地内外交通运输合理要求,保证地面水有组织的排除,并力争土石方工程量最小。竖向设计应说明设计依据,如城市道路和管道的标高、工艺要求、运输、地形、排水、供水位等情况以及土石方平衡、取土或弃土地点、场地、平整方法等。还应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阶式),地表水排除方式(明沟或暗沟系统)等。如采用明沟系统,还应阐述其排放地点的地形、高程等情况。
竖向布置图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场地施工坐标图、坐标值。
建筑物、构筑物名称(或编号)、室内外设计标高。
场地外围的道路、铁路、河渠或地面的关键标高。
道路、铁路、排水沟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设计标高。
用坡向箭头表示地面坡向。
指北针。
说明栏内:尺寸单位、比例、高层系统名称等。 
管线综合
在建筑总平面设计的同时,根据有关规范和规定,综合解决各专业工程技术管线布置及其相互间的矛盾,从全面出发,使各种管线布置合理、经济,最后将各种管线统一布置在管线综合平面图上。
根据各种管线的介质、特点和不同的要求,合理安排各种管线敷设顺序。地下管线宜敷设在车行道以外地段,特殊困难情况应采取加固措施,方可在车行道下布置检修较少的给水管或排水管。地下管线应避免将饮用水管与生活、生产污水排水管或含碱腐蚀、有毒物料管线共沟敷设,如并列敷设应保证一定的安全间距。尽可能将性质类似、埋深接近的管线排列在一起。
地下管线发生交叉时,应符合下列条件要求:
离建筑物的水平排序,由近及远宜为:电力管线或电信管线、煤气管、热力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各类管线的垂直排序,由浅入深宜为:电信管线、热力管、小于10kv电力电缆、大于10kv电力电缆、煤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
地下管道均可以敷设在绿化地带内,但不宜在乔木下。
管线敷设发生矛盾时应本着:
临时性管道让永久性管道;
管径小的让管径大的;
可以弯曲的让不可弯曲或难弯曲的;
新设计的让原有的;
有压力的让自流的;
施工量小的让施工量大的原则进行处理。


第九部分:建筑设计中的各种系数
建筑模数
建筑物及其构配件(或组合件)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并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称为建筑模数单位。在建筑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其数值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均以此为基本模数。基本模数的整数值称为扩大模数。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称为分模数。模数是一种度量单位,这个度量单位的数值扩展成一个系列就构成了模数系列。模数系列可由基本模数M的倍数得出。模数系列在建筑工业化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借助于它才可能分割某些部件或半成品不剩零头,并把它们的尺寸准确地送进机器中去。模数可以作为建筑设计依据的度量,它决定每个建筑构件的精确尺寸,它决定体系中和建筑物本身内建筑构件的位置。模数在建筑设计上表现是模数化网格。网格的尺寸单位是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在建筑设计中,每个建筑构件都应与网格线建立一定的关系,一般常以建筑构件的中心线、偏中线或边线位于网格线上。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建筑构件如承重墙、柱、梁、门窗洞口都应符合模数化的要求,严格遵守模数协调规则,以利于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 
定位轴线
确定主要结构位置的线,如确定建筑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的线称为定位轴线。除定位轴线以外的网格线均称为定位线,它用于确定模数化构件尺寸。模数化网格可以采用单轴线定位、双轴线定位或二者兼用,应根据建筑设计、施工及构件生产等条件综合确定,连续的模数化网格可采用单轴线定位。当模数化网格需加间隔而产生中间区时,可采用双轴线定位。定位轴线应与主网格轴线重合。定位线之间的距离(如跨度、柱距、层高等)应符合模数尺寸,用以确定结构或构件等的位置及标高。结构构件与平面定位线的联系,应有利于水平构件梁、板、屋架和竖向构件墙、柱等的统一和互换,并使结构构件受力合理、构造简化。工业厂房定位线的确定应遵守有关规定,使厂房建筑和构配件逐步达到统一,提高设计标准化、生产工业化和施工机械化的水平。 
体型系数
建筑物外露部分所有面的面积总和(F↓0),除以该建筑物的体积(V↓0),所得的数值称为建筑的体型系数。
为了减少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临空面的面积大而造成的热能损失,节能建筑标准中对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做出限定,限定不同地区的住宅体型系数应在限定值以内。建筑的耗能量随着体型系数加大而增加,体型系数小,建筑物耗能效果好。
为了减少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在设计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点:
建筑平面布局紧凑,减少外墙凸凹变化,即减少外墙面的长度。
加大建筑物的栋深。
加大建筑物的层数。
加大建筑物的体量。 
住宅使用面积
住宅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住宅套内使用面积等于套内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之和;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等于各功能使用空间墙体内表面所围合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套内使用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套内使用面积包括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餐厅、过厅、过道、前室、贮藏室、壁柜等的使用面积的总和;
跃层住宅中的套内楼梯按自然层数的使用面积总和计入使用面积;
烟囱、通风道、管井等均不计入使用面积;
室内使用面积按结构墙体表面尺寸计算,有复合保温层,按复合保温层表面尺寸计算;
利用坡屋顶内空间时,顶板下表面与楼面的净高低于1.20米的空间不计算使用面积;净高在1.20~2.10米的空间按1/2计算使用面积;净高超过2.10米的空间全部计入使用面积;
坡屋顶内的使用面积应单独计算,不得列入标准层使用面积和标准层建筑面积中,需计算建筑总面积时,利用标准层使用面积系数反求。阳台面积应按结构底板投影净面积单独计算,不计入每套使用面积或建筑面积内。 
使用面积系数
使用面积系数一般作为住宅建筑设计的一项技术经济指标,它等于总套内使用面积(平方米)被总建筑面积(平方米)除,再乘以百分之百,用百分数表示。使用面积系数愈大,标志建筑的公共交通及结构面积越小,也就说明建筑的使用面积大,建筑 的经济性好。由于建筑的类型不同,建筑方案、建筑层数不同,其使用面积系数也不一样 。建筑的结构及墙体材料不同,也会影响建筑的使用面积多少,在评价建筑的经济指标时,也不能单纯看使用面积系数大小而决定其是否经济,应根据建筑方案的具体情况,全面考虑衡量建筑的经济性。 
平均每套面宽
住宅建筑单元长度除以单元内服务的户数所得的值称为平均每套面宽。平均每套面宽是住宅建筑技术经济指标内容之一。在建筑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平均,每套面宽愈小,其栋深就愈大。栋深加大对于节约建筑用地和建筑节能都有利。为了减少建筑面宽,一般在住宅建筑设计中可采取三进深、四进深平面布置,使栋深加大。还有的住宅设计采取内天井、内楼梯等形式加大建筑栋深,减少建筑面宽。采用平均每套面宽这一指标进行住宅设计方案评价时,相比较的方案应具有基本相同的套型和建筑面积才能具有可比性。否则不具有可比性 
平均每套良好朝向卧室、起居室面积住宅每套中卧室和起居室良好朝向的面积是住宅建筑建筑经济技术评价中项目之一。它是衡量住宅冬季获取日照的房间面积的多少而确定住宅居住质量的一项指标。房间日照多,阳光充足,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利。所谓良好朝向一般指南向偏东、偏西15°。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偏南向为最好朝向,各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情况不同,可能对良好朝向的理解有些差异。各地可以根据地区情况,确定良好朝向的位置。 
套型
按不同使用面积、居住空间组成的成套住宅类型。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普通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其居住空间个数和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以下的规定:
一类住宅,居住空间2个,使用面积34平方米;
二类住宅,居住空间3个,使用面积45平方米;
三类住宅,居住空间3个,使用面积56平方米;
四类住宅,居住空间4个,使用面积68平方米。
上述使用面积均未包括阳台面积。套内空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卧室与起居室。
(1)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双人卧室为10平方米;单人卧室为6平方米;兼起居的卧室为12平方米。
(2)起居室(厅)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其使用面积不应小于12平方米。
(3)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厅)的门的数量。起居室(厅)内布置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3米。
(4)无直接采光的厅,其使用面积不应大于10平方米。
厨房。
(1)厨房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一类和二类住宅为4平方米;三类和四类住宅为5平方米。
(2)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并宜布置在套内近入口处。
(3)厨房应设置洗涤池、案台、炉灶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按炊事操作流程排列,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2.10米。
(4)单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净宽不应小于1.50米;双排布置设备的厨房其两排设备的净距不应小于0.90米。
卫生间。
(1)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第四类住宅宜设2个或2个以上卫生间。每套住宅至少应配置三件卫生洁具,不同洁具组合的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设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平方米;设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0平方米;设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平方米;单设便器的为1.10平方米。
(2)无前室的卫生间的门不应直接开向起居室(厅)或厨房。
(3)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4)套内应设置洗衣机的位置。


第十部分:建筑平立面
建筑平面图
表示建筑物水平方向房屋各部分内容及其组合关系的图纸为建筑平面图。
由于建筑平面图能突出地表达建筑的组成和功能关系等方面内容,因此一般建筑设计都先从平面设计入手。在平面设计中还应从建筑整体出发,考虑建筑空间组合的效果,照顾建筑剖面和立面的效果和体型关系。在设计的各阶段中,都应有建筑平面图纸,但其表达的深度不尽一样。
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建筑平面图应达到如下深度:
承重和非承重墙、柱(劈柱)、轴线和轴线编号、内外门窗位置和编号、门的开启方向、注明房间名称或编号和房间的特殊要求(如洁净度、恒温、防爆、防火等)。
柱距(开间)、跨度(进深)尺寸、墙身厚度、柱(壁柱)宽、深和轴线关系尺寸。
轴线间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分段尺寸、外包总尺寸。
变形缝位置尺寸。
卫生器具、水池、台、橱、柜、隔断等位置。
电梯(并注明规格)、楼梯位置和楼梯上下方向示意及主要尺寸。
地下室、地沟、地坑、必要的机座、各种平台、夹层、入孔、墙上预留孔洞、重要设备位置尺寸与标高等。
铁轨位置、轨距和轴线关系尺寸、吊车类型、吨位、跨距、行驶范围、吊车梯位置等。
阳台、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明沟、通气竖道、管线竖井、烟囱、垃圾道、消防梯、雨水管位置及尺寸。
室内外地面标高、楼层标高(底层地面标高为±0.000)。
剖切线及编号(一般只注在底层平面)。
有关平面节点详图或详图索引号。
指北针(画在底层平面)。
平面尺寸和轴线,如系对称平面可省略重复部分的尺寸,楼层平面除开间、跨度等主要尺寸,轴线编号外,与底层相同的尺寸可省略。楼层标准层可共用一平面,但需注明层次范围及标高。
根据工程性质及复杂程度,应绘制复杂部分的局部放大平面图。
建筑平面较长时,可分区绘制,但需在各分区底层平面上绘出组合示意图,并明显表示出分区编号。
屋顶平面可缩小比例绘制,一般内容有墙、檐口、天沟、坡度、雨水口、屋脊(分水线)、变形缝、楼梯间、水箱间、电梯间、天窗及天窗挡风板、屋面上人孔、检修梯、室外消防梯及其它构筑物,详图索引号、标高等。 
建筑立面图
表示房屋外部形状和内容的图纸称为建筑立面图。建筑立面图为建筑外垂直面正投影可视部分。建筑各方向的立面应绘全,但差异小、不难推定的立面可省略。内部院落的局部立面,可在相关剖面图上表示,如剖面图未能表示完全的,需单独绘出。
建筑立面图包括以下内容:
建筑两端轴线编号。
女儿墙、檐口、柱、变形缝、室外楼梯和消防梯、阳台、栏杆、台阶、坡道、花台、雨篷、线条、烟囱、勒脚、门窗、洞口、门头、雨水管 、其它装饰构件和粉刷分格线示意等。外墙留洞应注尺寸与标高(宽×高×深及关系尺寸)。
在平面图上表示不出的窗编号,应在立面图上标注。平、剖面图未能表示出来的屋顶、檐口、女儿墙、窗台等标高或高度,应在 立面图上分别注明。
各部分构造、装饰节点详图索引,用料名称或符号
建筑剖面图
表示建筑物垂直方向房屋各部分组成关系的图纸称为建筑剖面图。剖面设 计图主要应表示出建筑各部分的高度、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层次、做法等。
剖面图的剖视位置应选在层高不同、层数不同、内外部空间比较复杂、最有代表性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墙、柱、轴线、轴线编号。
室外地面、底层地(楼)面、地坑、地沟、机座、各层楼板、吊顶、屋架、屋顶、出屋面烟囱、天窗、挡风板、消防梯、檐口、女儿墙、门、窗、吊车、吊车梁、走道板、梁、铁轨、楼梯、台阶、坡道、散水、平台、阳台、雨篷、洞口、墙裙、雨水管及其它装修等可见的内容。
高度尺寸。外部尺寸:门、窗、洞口高度、总高度;内部尺寸:地坑深度、隔断、洞口、平台、吊顶等。
标高。底层地面标高(±0.000),以上各层楼面、楼梯、平台标高、屋面板、屋面檐口、女儿墙顶、烟囱顶标高,高出屋面的水箱间、楼梯间、机房顶部标高,室外地面标高,底层以下的地下各层标高


第十一部分:建筑形态与形式
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是一种人工创造的物质形态。建筑形态构成是在基本建筑形态构成理论基础上探求建筑形态构成的特点和规律。为便于分析,把建筑形态同功能、技术、经济等因素分离开来,作为纯造型现象,抽象、分解为基本形态要素(点、线、面、体、空),探讨和硏究其视觉特性和规律。建筑形态构成的要素主要分为点、线、面、体四大要素。
有一定形状和大小,如体与面上的点状物、顶点、线之交点、体棱之交点、制高点、区域之中心点等。点的不同组合排列方式产生不同的表情。点在构图中有积聚性、求心性、控制性、导向性等作用。
线
分实存线和虚存线。实存线有位置、方向和定宽度,但以长度为主要特征;虚存线指由视觉?心理意识的线,如两点之间的虚线及其所暗示的垂直于此虚线的中轴线,点列所组成的线及结构轴线等。线在构图中有表明面与体的轮廓,使形象清晰,对面进行分割,改变其比例限制、划分有通透感的空间。
实存面和虚存面。实存面的特征是有一定厚度和形状,有规则几何图形和任意图形虚存面是由视觉?2心理意识到的面,如点的双向运动及线的重复所产生的面感。面在构图中有限定体的界限,以遮挡、渗透、穿插关系分割空间,以自身的比例划分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以自身表面的色彩、质感处理产生视觉上的不同重量感等作用。面的空间限定感最强,是主要的空间限定因素。
也有实体和虚体之分。实体有长、宽、高:个量度。性质上分为线状体、面状体、块状体;形状上分为有规则的几何体和不规则的自由体,各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如方向感重量感、虚实感等。虚体(空间)自身不可见,由实体围合而成,具有形状、大小及方向感,因其限定方式不同,而产生封闭、半封闭、开敞、通透、流通等空间感受。

建筑形式
建筑形式是指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形。外部体形是建筑内部空间的反映,建筑空间又取决于建筑功能的需要,因此,建筑形式与建筑功能有直接联系。建造房屋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即所谓建筑功能。使用功能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建筑空间,因此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建筑形式,从这一观点来说,建筑功能决定了建筑形式。然而对同一功能要求也可以用多种形式来满足,也就是说有多种方案来适应一种建筑功能的使用要求,因此建筑形式也并非一成不变,它可以反过来对功能起到更新、发展的作用。建筑形式往往不是简单的建筑功能的反映,人们还从建筑艺术和审美观点的角度去对建筑形式进行创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和施工技术的发展也会影响建筑形式的发展。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就是建筑技术发展的反映,也赋予了新的建筑形式。因此科学技术对建筑形式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从建筑历史发展来看,建筑形式往往是不断变化的,例如从封闭到开敞、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犷到纤细、从对称到非对称、从有规律到无规律等等,而且这一现象还会出现反复、周期性的变化。从辩证法的观点来看,这也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建筑形式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反映,一种建筑思潮的出现并非孤立的,它往往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和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需要,反映了建筑发展阶段螺旋式上升这规律。统一与多样是艺术形式应具备的基本原则。建筑形式也同样有美的要求,也应遵循统一与多样这一形式美的法则。当然,建筑艺术与其它艺术(绘画、书法、音乐等有原则区别,建筑艺术必须以物质为基础受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如果脱离开功能、技术、经济条件,建筑艺术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统一与多样就是在统一中求变
化,在变化中求统一。任何造型艺术在体形上可以分解成若千部分,这些部分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各部分组合应有和谐的秩序,既有变化又有统一,不能杂乱无章这样才会使人感到美。只有统一没有变化,会使人感到单调、枯燥、干篇一律,不能唤起人的美感。只有变化没有统一,会使人感到无秩序、杂乱,同样也不会使人认为是美的。只有统一变化,方能使人在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人们在实践中得出来的美学规律。如何达到建筑的统一与变化,可以多种创作手法来实现,如主从与对比、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这些处理雨法都可以达到统变化
的目的。


第十二部分:住宅形式篇非常重要
独院式住宅
独院式住宅 一幢住宅不与其它建筑相连,独立建造,并有独立的院子,称为独院式住宅。
独院式住宅的特点是:
环境好、干扰少;平面组合灵活;朝向、通风采光好;
有自己独立院落,可以组织家庭户外活动,绿化。
一般独院式住宅标准比较高,房间比较多,层数在二至三层,也有些做地下或半地下室,用做车库、仓库等,底层一般为起居室、餐室、厨房和卫生间等用房,二层为卧室与卫生间,并有阳台、屋顶活动平台等。
独院式住宅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建筑外墙比较多,市政设施投资较高。因此,目前我国除少数面积较大,标准较高,供特定对象使用的住宅之外,一般较少建造。而国外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独院式住宅建造量很多。
联排式住宅
联排式住宅将独院式户型单元拼联增到三户以上,各户间至少能共用两面山墙时,即为联排式住宅。联排式住宅一般设前后院子,如二层可以上下各为一户,分别前后出入口,独立各用前后院。联排式住宅的单元拼联不宜过多,一般长度在30米左右为宜。联排式住宅可以有前后院、单向院、内院等种。前后院一般前院可以做生活院,后院做家务院,这种形式多用于一二层联排式住
宅,每户独立,前后通风、采光条件比较好单向院主要用于上下两层为不同的住户时每层住户有不同的方向对院子开口,每户各
用前后两个院子,互不干扰。在北方严寒地区,为避免寒冷季节北风吹入室內和节约用地,往往只在入口一侧设单向院子。内院主要是利用房间围绕院子布置而形成内院。内院一般面积不大,比较安静、隐蔽,可用于组织生活和家务活动。夏季内院日照时间短较阴凉,可改善室内气温。冬季在丬北方还可以起到防风沙作用。在我国传统的民居中有四合院等个的焦密如两会院、三合院、不少内院式组合的住宅,如两合院、三合院,四合院等。
梯间式住宅
梯间式住宅 由楼梯平台直接进入分户门的单元式住宅称梯间式住宅。
这种住宅一般一梯可以服务二至四户,其特点是平面布置紧凑,公共交通面积少,户间干扰少,但一梯服务多户时难以保证每户都有良好的朝向,且服务的户数也受到限制。
目前常用的梯间式住宅有一梯二户、一梯三户、一梯四户等形式。在北方寒冷地区梯间式住宅可以适当加大进深,减少占地面积,并有利节约能源。如一梯二户梯间式住宅将楼梯间及厨房布置在北向,可以使大部分居室有好的朝向,而且每户较容易组织交通,布置房间。因此,在每户面积较大,居室较多的情况下,多采用一梯二户形式。如果每户面积较小,且为小室户户型,一般可采用一梯三户或四户形式,其楼梯的利用率较高,每户都能有好的朝向。但有些户通风条件较差,一般南方地区较少使用。一梯四户形式住宅常用于东西向,每户朝向也可以满足要求
点式住宅
是几户围绕一个楼梯枢纽布置,四面均为外墙,可以采光、通风。
其特点是:
建筑布局紧凑、集中;
分户灵活,一般每户能获得两朝向;
建筑外形处理比较自由,建筑轮廓挺拔;
可以丰富建筑群体;
建筑占地小,便于因地制宜地在小块零星地插建。
在风景区及主干道两侧,为避免建筑成片的单调感和视线遮挡,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点式住宅,同时也丰富了街景。
点式住宅外墙较多,经济性较差。对一梯服务多户或面积较大的多室户住宅,较难布置,且易出面朝向差的房间,因此在平面设计中应予以注意,尤其要注意不得使一户住宅所有房间均为不好朝向。点式住宅设计时应在满足平面使用要求的基础上,力求使建筑体型简洁,结构整齐、合理,外墙少,暗面积少。一般点式住宅平面形式有方形、T形、Y形、风车形、十字形等
台阶式住宅
台阶式住宅是指住宅楼在不同的层面上依次作退台处理,使之在形体上出观台阶状。台阶式住宅是近十余年国内外兴建较多的住宅类型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居住在楼层的居住者希望获得阳光、空气和绿地,希望有户外活动空间??露台。也由于为了追求提高居住密度,減少日照间距,希望作成北向退台再由于有的小区住宅选择作些台阶式住宅以打破干篇一律的“方盒子”,丰富小区空间
形态。还由于台阶式住宅对地形的适应性强可以结合地势修建,坡度大于50°也可兴建为住宅开拓新的用地领域,还可以保留自然环境。台阶式住宅分为二类类是自然台阶,主要指在山地修建的。另一类是人工台阶,它是在平地上依据设计作出各个层面的台阶
台阶式住宅设计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在各层面作退台时,不能光考虑外部形态,而要与各套型空间相协调。
层层收退给建筑结构设计带来复杂性,要注意使结构合理。
对于北方地区来讲,每一个局部屋顶都要作好保温防水构造处理。
层层收退,易造成户与户之间的视线干扰,设计时要作好遮蔽处理
层层收退点高交通的置设置要合理。关注即可获取万科内部资
每户露誉酎寸确定要综合结构、经济的合理来确定
设计中注意露台与住宅单元的不同组合创造防尘、遮阳、视线干扰小的户外活动空间。

内天井式住宅
内天井式住宅是在单元内部设置天井,利用天井解决各类用房的通风和采光问题。内天井的井壁实际上是内向的外墙。内天井式住宅由于增设天井使得栋深加大,面竞减少可收到节约土地的效益。内天井式住宅依据天井面积大小可分大天井和小天井式两种。小天井的面积最好大于7平方米,天井尺寸应大于2.7米×2.7米,这样可解决四层以下用房的采光问题。从天井内相对两窗防火安全距离要求,天井尺寸宜大于3.3米×3.3米
大天井又有封闭式大天井和环廊式大天井两种。内天井式住宅设计时应注意如下方面:
从防火安全考虑,小天井式住宅在井内不应设挑阳台;靠天井的房间门应为内开小天井底设有固定的进气口或进气门;与小天井相邻的楼梯间不宜设朝向天井的门窗洞口;小天井出口处不应设挡火板或遮阳板
在天井里不宜设开向居室的窗子,以避免视线干扰。
井壁应光滑刷自M光线反射,加大反光系数
在北方防垩北风干扰,可将西北侧各设0.5米高的矮墙
井内要设雨水排除口。但对于大天井内不应设排水口和垃圾道,以免造成不卫生
天井式住宅存在户间干扰大,防火差采光差等问题,所以一般在旧区改造、青年公寓或老年公寓中易选用。还有对于日照要求不高的地区易选用。


第十三部分:建筑部件篇
建筑物室内外及室内之间垂直分隔的实体部分是墙。墙与基础相连,因此也可以说墙是基础的延伸。由于墙所在的位置、作用和采用的材料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类型。
按在平面所处的位置分类,墙可分为内墙和外墙。凡位于建筑四周的墙称为外墙,其中位于建筑两端侧面的墙称为山墙。凡位于建筑物内部的墙称为内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
按建筑物承重情况分,墙分为承重墙和非承重墙,凡直接承受外来荷载的墙称承重墙,凡不承受外来荷载仅承受自身重量的墙称非承重墙。
按墙体所采用的材料和构造方式分,有砖墙、砌块墙、幕墙、复合墙、混凝土墙、大型墙板等。
由于墙体具有承重和围护的双重作用,因墙体不仅需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且要求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风、防水等能力。墙体的厚度及所选择的材料应满足上述要求,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在建筑设计中墙体的材料选择应根据不同的要求因地制宜的选用。一般内隔墙应选用轻质高强、有良好的隔声、防火、防水性能的材料,且有良好的经济性。外承重墙一般多为砖墙和混凝土材料。不承重外墙常常采用轻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具有一定强度和良好的防水防腐蚀和耐久性好的材料。 
玻璃幕墙
悬挂在建筑主体结构上以玻璃为主要材料的外围护结构称为玻璃幕墙。
玻璃幕墙一般由金属框格、玻璃、连接固定件、装修件、密缝材等五个部分组成。金属框有竖框、横框之分,起骨架和传递荷载作用。玻璃有单层、双层、中空玻璃,起采光、通风、保温、隔热等围护作用。连固件有预埋件、转接件、连接件、支承用材等,在幕墙与主体结构之间以及幕墙元件与元件之间起连接固定作用。装修件包括后衬板(墙)、扣盖件及窗台、楼地面、踢脚、顶棚等构部件,起密闭、装修、防护等作用。密缝材有密封膏、密封带、压缩密封件等等,起密闭、防水、防火、保温、绝热等作用。
玻璃幕墙在设计时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满足温度变形和结构构件变形要求。
满足围护功能要求。
防止“热桥”产生。
满足防火要求。
美观、经济、耐久、易维修、易清洁。
满足水密性、气密性、保温性、隔声性、强度、刚度、防火等性能指标的要求。
屋顶
屋顶是建筑物最上层与室外分隔的外围护构件,屋顶可以起到抵拉雨A防且顾防寒、隔热等作用
屋页股分为坡屋屋顶两大类。坡屋顶的屋面常采用瓦,瓦有粘土瓦、水泥瓦琉璃瓦、金属瓦、钢丝网水泥大波瓦、石棉水泥瓦、玻璃钢瓦等多种。坡屋顶的屋面坡度主要决定于屋面材料和排水两方面因素。
坡屋顶可以分为单坡、双坡、四坡等形式坡屋顶一般由承重结构和屋面两部分组成其防水作用主要由屋面覆盖材料完成,其保温、隔热作用可以在屋面层做保温层,也可以在顶棚层上设保温材料完成。坡屋顶还应考虑隔热和通风等问题。南方地区屋顶表面受太阳直射,温度很高。为防止屋面热量传到室内,一般用屋顶的通风空间起隔热作用。屋顶的通风与隔热一种是把屋面做成双层屋檐设进风口,屋脊设出风口,靠屋面通风隔热。另一种是在吊顶棚进行通风起到隔热的作用。平屋顶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为承重层。平屋顶排水分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两种,采用无组织排水时,屋面伸出外墙形成挑檐,屋面的雨水经挑檐自由落下。这种排水一般用于低层和次要建筑上。有组织排水是在屋面上做出排水坡度,有组织地把屋面上的水排到天沟或雨水口,然后经雨水口排泄到地面或雨水管道内。有组织排水又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种形式。平屋页防水常采用卷材防水和刚性防水等形式。无论采取何种防水材料,在设计、选材和施工旴应严格遵守有关规范和要求,避免屋面渗漏现象发生。平屋顶还应设置保温层,保温层一般设在屋顶结构层与防水层之间。为了防止室内水蒸汽渗入保温层内,一般在保温层下设一道隔气层。屋顶保温材料应采用轻质保温性能好,吸水率小的材料。

是建筑围护结构中的一个部件,它除起到分隔、保温、隔声、防水、防火等作用外,主要的功能是采光、通风和眺望等。
窗由开启部分和非开启部分组成,有平开窗、推拉窗、旋窗等几种形式。窗的大小尺寸一般根据采光通风要求、结构要求和建筑立面造型要求等因素决定。
窗按材料分有木窗、铝合金窗、塑料窗、钢窗等几种。由于保温、隔声的要求,窗分为单层、双层、三层窗,北方寒冷地区多采用双层窗。窗玻璃厚度与窗扇分格大小有关。分格面积较大的窗,应选用较厚的玻璃。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玻璃还可选用磨砂玻璃、压花玻璃、夹丝玻璃、钢化玻璃、彩色玻璃、镀膜玻璃、中空玻璃等。窗的形式在建筑立面造型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满足窗的使用要求基础上,对窗的大小、形状、位置进行合理设计是搞好建筑立面设计的主要手段之一
门主要起对建筑和房间出入口进行封闭和开启作用,有时也兼通风或采光等辅助作用。因此要求门开启方便、关闭紧密、坚固耐用。门的形式有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上翻门、卷帘门等多种。按其组成材料分木门、钢门、铝合金门、塑料门、钢木组合门、玻璃门等。门的位置、数量、大小、形式和材料选用主要由使用和安全防火等要求决定。门的位置和开启方向的设计会影响人的使用和家具布置,尤其在住宅等居住建筑中更为重要。手动开启的大门扇应有制动装置,推拉门应有防脱轨的措施。双面弹簧门应在可视高度部分装有透明玻璃。旋转门、电动门和大型门的邻近应另设普通门。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足时,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楼梯(非常重要)
多层建筑中作为垂直交通之一的建筑构件,它由连续的梯段和休息平台和围护栏杆所组成。人流较多和超过一定层数的建筑,一般设有自动扶梯和电梯作为主要的垂直交通,但在这种建筑中也应设置楼梯。楼梯的数量、位置和楼梯间的形式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和有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一般楼梯的宽度按每股人流宽0.55+(0~0.15)米的人流股楼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楼梯在改变方向时,其平台扶手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的宽度。
每个梯段的踏步数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米。楼梯净高不应小于2.2米。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米。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超过0.5米长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米。
楼梯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住宅共用楼梯最小宽度为0.25米,最大高度为0.18米。
幼儿园、小学校等楼梯最小宽度为0.26米,最大高度为0.15米。
电影院、剧场、体育馆、商场、医院、疗养院等楼梯最小宽度为0.28米,最大高度为0.16米。
其它建筑楼梯最小宽度为0.26米,最大高度为0.17米。
专用楼梯是为某种专门目的设置的楼梯。如复式住宅的户内楼梯,供专门疏散用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室外楼梯等。
(1)住宅户内楼梯最小宽度可做到0.22米,最大高度为0.20米。
(2)封闭楼梯间一般应在建筑高度不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12~18层单元式住宅、不超过双层的通廊式住宅中设置。
封闭楼梯间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楼梯间应靠外墙,并能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
②梯间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开向疏散方向。
③梯间的底层紧接主要出口时,可将走道与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
④疏散用的梯间在各层的位置不能改变。
⑤疏散楼梯和走道上的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⑤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分另0是住宅1.1米、医院1.3米、其他建筑1.2米。
(3)防烟楼梯间应在一类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二类高层建筑以及19层以上单元式高层住宅和11层以上通廊式住宅中设置。
防烟楼梯间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梯间入口处应设前室或阳台、凹廊等。
②前室面积大于6平方米。
③前室应设防烟、排烟设施。
④通向前室和梯间的门应设乙级防火门,并开向疏散方向。
⑤前室内不应设烧水间、可燃物贮藏室、可燃气体管道、易燃或可燃液体管道和影响疏散的突出物等。
(4)室外楼梯一般可作辅助防烟楼梯,其净宽度不应小于90厘米,倾斜度不应大于45°,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米。室外楼梯和每层平台应采用非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小时。在室外楼梯周围2米处以内不应开设其他门窗洞口。楼梯按材料分可为木楼梯、钢楼梯、钢筋混凝土楼梯等。按形式可分为单跑楼梯、双跑楼梯、多跑楼梯、弧形楼梯、圆形楼梯等多种。
自动扶梯
在建筑物中以机械运输方式进行水平和垂直交通运输,而且可连续进行,是建筑物中载客效率较高的运输设备,适用于车站、码头、地铁、航空港、商场及公共大厅等人流较大的场所。自动扶梯可以正逆向运行,在停机时,亦可作为临时楼梯使用。自动扶梯有水平式和成角式两种。水平式一般用于水平距离较长的交通通道,如机场、车站等公共建筑。成角式一般用于楼层之间垂直交通使用。
自动扶梯的倾斜角度有27.3°、30°、35°等几种;宽度有600毫米、1000毫米、1200毫米等几种。
自动扶梯一般应布置在建筑物入口附近,人流交通比较方便的位置,梯的上、下口处应留有适当的空间,供人流集散和缓冲使用。设计时应该有关自动扶梯厂家提供的产品样本和有关技术要求,在土建设计中留有相应的孔洞及埋件,经厂家最后认定后再进行施工。
管道井
管道井建筑物内供各种管道垂直通过而围合的空间称管道井。管道井空间的大小应根据管道安装、检修所需的空间要求确定。管道井的位置应尽可能在建筑物比较隐蔽的位置处,并应在每层公共走道一侧设检修门或者可以拆卸的壁板,检修口大小应满足人在检修时可以进入。在安全、防火和卫生方面互有影响的管道不应敷设在同一竖井内。管道井壁、检修门及管井开洞部分等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管道井每隔二至三层在楼板处应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非燃烧体作防火分隔。管道井与房间、吊顶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紧密填塞。
变形缝
为防止建筑物受力位移或变形不受阻和破坏而设置的缝为变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一般情况下,伸缩缝与沉降缝合并。抗震缝的设置亦应结合伸缩缝、沉降缝的要求统一考虑。变形缝应铵缝的性质和条件设计,使其在产生位移或变形不受阻、不被破坏,并不破坏建筑物和建筑面层。变形缝的构造和材料应根据其部位和需要分别采取防水、防火、保温、防虫等措施。
依据缝的性质不同和建筑外部条件不同,变形缝的宽度也不同。一般伸缩缝宽为20~30毫米。沉降缝在一般地基情况下,建筑高 度小于5米,缝宽为30毫米;建筑高度在5米至10米范围内,缝宽为50毫米;建筑高度在10米至15米范围内,缝宽为70毫米。在软弱地基情况下,二层至三层建筑,缝宽可为50~80毫米;四层至五层建筑,缝宽可为80~120毫米;五层以上建筑,缝宽应大于120毫米。混合结构多层房屋,抗震缝宽50~80毫米;单层钢筋混凝土及砖柱厂房、空旷砖房,抗震缝宽为50~70毫米;多层框架建筑,建筑高度小于15米时,抗震缝宽为70毫米;其它随抗震烈度和建筑高度增加,其抗震缝的宽度也随之增加。


建筑设计的全过程知识就是这样,希望可以为非专业设计人员个入门指导。


新人小编ID:推己及人,希望秉持调侃的网络精神来传播建筑圈内的新鲜事件、有趣见闻。
欢迎各位交流乐趣见闻,说不定下篇帖子就是你的故事。
新建了个建筑学生交流群,不论你是刚入学的建筑新生,还是即将毕业的老学长,都欢迎加入。
群组以交流交友为主,说不定就会遇到校友或者未来的同事哦!
群内会不定期更新建筑设计的资料,如果有好的资料也欢迎分享交流!
群号726559459加群注明学校和专业,方便群主管理!
建筑设计全过程知识,所有专业都能看懂!-二维码推荐4.jpg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建筑设计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8-04-04   |  只看该作者      

2

小编最近绩效不达标,如果喜欢这种规范类推文,加个热点个赞,支持下,小编也会根据加热数,推出更多相应内容的文哦!!

 发表于2019-12-11   |  只看该作者       筑龙币+10

3

知识整理总结分享,学习中

推己及人

中国  | 室内设计

9 关注

230 粉丝

392 发帖

65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