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市政BIM应该怎么做?

发表于2019-12-02     206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260  

前言
目前在市政建设领域,BIM技术得到重视并广泛运用。但是目前使用BIM的软件并没有完全考虑到市政工程的特点,而且国内对如何规范模型设计、加速人才培养等方面仍然缺少成熟的经验。本文从前期沟通与成果确认、人才培养与制度建设及先进技术与溢出效应三个方面总结了在市政工程领域应用BIM技术需要注意和重视的问题,并且根据工程经验给出了建议。
BIM技术被誉为继画图板和CAD后工程界的第三次革命,在民用建筑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从实践情况来看,利用BIM技术对减少设计变更、可视化设计成果、节约建设投资等具有巨大优势。市政工程项目体量大、工期紧,项目周边情况往往比较复杂,传统设计方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下的市政建设发展趋势。而采用BIM技术,可以从项目立项开始,将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各类信息集成到一个模型中,有助于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克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及时沟通并解决问题,提高项目设计水平和效率,提升项目的建设质量与管理水平,为日后的运维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院已有不少市政工程项目实现了BIM设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笔者总结了相关经验,希望能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一些帮助和启迪。
加强前期沟通与成果确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市政建设行业采用BIM进行设计尤其需要注意在前期和业主进行沟通,达成统一的期望并用法律手段予以确认并约束。随着项目的进行,业主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清晰,因此及时沟通、澄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BIM毕竟不是万能的工具,了解业主的期望和需求对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意义。这点于老项目改造特别重要。

此外要找准时机。设计有一个“二八法则”:在规划阶段决定80%的费用,在初设阶段决定了80%的投资,因此BIM应该尽早接入规划、方案阶段,在设计早期就尽可能反映问题,这样有助于提高设计质量、提高设计效率。要改变逆向设计,提倡正向设计,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出BIM的功用。
 
对于建设单位来说,重大项目投标(EPC)时应该加入对施工单位BIM能力和业绩的考察。BIM在管线碰撞、工程量计算、施工模拟等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辅助造价部门对工程量进行核算与复核,对节省工程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一些施工单位已经走在前列,BIM应用水平较高。为了缩短建设工期、节省投资成本,将BIM应用水平和业绩作为招投标的参考依据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
重视人才培养与制度建设
(1)人员培养

将BIM设计理念贯彻到每个设计人员的心中非一日之功,这需要全方面、长时间的培养,更需要完善的制度配合。只有设计人员会用、愿用、乐用BIM进行市政工程的设计,才能把推广BIM建模落到实处。
 
目前有一些设计院对BIM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只需要工艺、结构等少数专业会建BIM就行了。其实这个想法限制了BIM在市政工程中的广泛运用。BIM不仅实现了“所见即所得”,将设计人员从二维图纸繁琐、抽象的表达中解放出来,还革命性地在一个场景中,让所有专业参与进来,真正实现了同步设计、及时修改的愿景。如果只是部分专业建模,其他专业还是需要通过传递二维图纸来进行沟通,这将大大降低设计效率。因此不仅工艺、结构要会用,配套专业也要会用(暖通、强弱电、建筑、造价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协同设计的理念。
 
BIM建模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我院为例,每位新进员工,无论资历、学历都需要接受BIM主要专业(建筑、结构、机械等)的基础BIM建模技术,然后按照专业分工再进行培训。这样的T字型知识结构,无论对BIM建模团队,还是对设计人员个人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当今的市政工程逐渐具备规模化、复杂化、精细化的特征,传统设计行业的理念也应该更新换代,应逐渐突破了传统的专业分类。每个参与项目的设计人员在建模中应充分掌握全局,以项目整体的高度看待本专业设计,这样才能有效把控项目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而BIM自身的特点为各专业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建模规范
BIM建模与传统的设计范式完全不同,它是基于BIM协作平台的工作模式,更类似于软件开发。所以BIM建模就需要改变以“图纸”为载体的信息传递和“设校审”的审查模式,逐渐向“协同设计、分层管理”的设计模式和“同步自校、多段审查”的管理模式转变。如何更顺畅地完成新老模式的过渡?从实践上来看,应该强调各专业的建模规范,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重视各专业衔接(比如互提条件、启动变更)。以往各专业互提条件时,往往是以传递CAD文件为渠道的。一旦变更次数较多,版本管理便成为棘手的问题。虽然目前有些图纸管理软件可以做到简单的版本管理,但是如何迅速体现和突出每版条件的差异成为现实问题。因此,应该在每次提条件时提供文档,或者图示出更新内容,这样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差错,这些可以结合各设计单位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管理。

2. 重视模型的安全性。以往设计时对图纸的安全及保密考虑欠妥,图纸外泄等问题时有发生。而大多数设计人员没有接受过档案学和保密的训练,图纸管理能力欠缺。而各种意外事件(断电、火灾、软件错误等)经常导致设计成果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引入BIM时,需要对版本管理及灾难备份制定规章制度,比如可以考虑租用企业云对原始数据、中间文件和模型成果进行统一储存和调用,并在固定周期内完成冷热备份及冗余备份,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回滚数据、避免损失。
 
(3)族库建立与复用

族是BIM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族不仅反映了设备的物理形态和外观,而且大部分材料或设备的信息都是依附于族的实体之上,因此良好的族库建设对于BIM的应用与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全国范围内,BIM仍处于推广期,大部分设计及施工方对族库建设的关注不够,可以目前制约BIM推广和发展的一大障碍就是族库的建设。国内目前形成规模化、参数化、精细化、规模化的族库为数不多(如知族常乐、拼模网等),而作为族库建设的重要力量-设备及材料供应商仍然起步较晚,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厂商完成了产品的BIM设计。
 
从设计方面来说,设计院应建立起院级的共享平台,加强族库的管理机制,形成系统、规范、高效的管理平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鉴于大部分设备具有相对成熟、固定的规格和型号,设计院应与设备厂商联合,建立适应管网、泵站、水厂等不同系统要求及深度的族库(主要为泵、风机、格栅等),对于特殊设备需要形成完整、合理的开发流程和储存要求,形成良性的开发过程,提高族库的使用效率。
 
参数化是族库制作水平的重要体现。参数化设计不仅提高了族库的复用性,而且对族库的规范使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限于软件平台的原因,族库参数化制作存在参数设置繁难、函数设置不全等问题,这需要软件厂商的通力配合才能解决。
 
在使用注意知识产权。但是过度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则不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共享,还会带来其他问题。如何在保护产权和共享成果之间取得平衡,需要各方多加权衡。

重视先进技术与溢出效应
很多业主甚至设计人员仍然抱着“BIM只是好看的三维模型和效果图”。其实这个观念是错误的。IM能将项目的外观效果生动详实地表达出来,但是BIM更大的作用其实表现在“看不见的地方”。采用BIM设计,可以在生命周期的早期就暴露出问题并辅助决策,还可以实现精准算量、三维漫游、二维出图以及管线碰撞检查,提供技术和经济的优选方案,这是二维图纸所不可比拟的。
 
此外,利用先进技术与BIM的结合,可以以BIM为载体,充分体现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优势,在市政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建设和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预见的是,BIM与新技术的结合将颠覆工业革命以来建筑业的工作方式,更向“中国智造”迈向更坚实的步伐。
 
下面将按照工程各阶段分析可能出现的“BIM+”。
 
(1)规划及总体阶段
场地分析:由于大部分市政工程所在地偏僻,测量、勘探条件恶劣。以往采用人工作业不仅精度不高,而且野外作业对人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而如果是已建项目的改建或维修,对测量和建模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采用传统方式难以为继。目前利用无人机和激光扫描对各类周边已建构建筑物进行点云扫描,然后在云端计算并绘制出外形,并可在BIM中单体化,方便工程师进行设计,省时省力。
 
(2)初步设计阶段
1.绿色建筑分析:随着居民法制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避邻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时有发生,这对污水厂的设计提出的更高的要求。而且地下式、半地下式污水厂的兴起,以及“碳中和”、“绿色污水厂”的概念兴起,传统的分析和评价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需求。通过BIM建模,并采用ECOTECT等软件可以对各单体进行绿色建筑分析,评价通风效果、声及震动评价、光照分析等,提高污水厂内的节能效果,对实现绿色污水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流态分析:传统污水厂设计仅靠规范和设计手册,对池体内的流体运动没有进行过模拟,往往会造成局部曝气不足或过量。另外,生物池中的隔墙与挡板若设计不当,容易造成断流等现象,降低污泥和污水的混合效果。利用BIM建模并联合CFD等流体计算软件,对单体内的流体情况进行仿真模拟,可以及时调整设计,避免流体死区、提高运行效果。
 
(3)施工图阶段
AR技术:传统模式下,设计者和施工者都需要依靠二维图纸在头脑中想象三维构造,这非常依赖个人经验和空间想象能力,而且往往会出错。利用BIM+AR,可以让设计者和施工者以直观方式体验成果,从体感的角度提出合理化建议,从而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实现人性化的目标。

总结
综上所述,设计院是整个BIM产业链中的一环,但是目前在中国,BIM的理念尚未完全深入,全国各地区发展水平非常悬殊。很多从业人员对BIM的认知还停留在三维建模和管线碰撞上。因此设计院担负起培育的工作,不仅要引导业主对BIM的认知与认可,同时还要培养施工单位熟悉BIM技术,只有建设、设计、施工三方对BIM都比较了解,BIM技术才能展现全完全的实力。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路桥市政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9-12-02   |  只看该作者      

2

想获得更多路桥市政干货,赶快扫码加入QQ群吧!

市政BIM应该怎么做?_1


lmmszz9687

中国  | 路桥市政

7 关注

999+ 粉丝

798 发帖

755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