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龙论坛-全球建筑人工程人网上交流互动社区 · BIM · BIM施工应用

[分享]企业BIM应用现状及未来分析

发表于2019-10-31     521人浏览     1人跟帖     总热度:172  

企业BIM应用现状及未来分析_1

01
—   建筑业BIM技术的应用背景   —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新年贺词中提出:“这一年,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共同发力,继续改变着中国的面貌。”这是我国首次提出“中国建造”的理念,这一举措为整个建筑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诸多内容对建筑业构成利好:降低税率、优化审批、扩大投资、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等。深化增值税改革,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优化审批方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使全流程审批时间大幅缩短。推行网上审批和服务,抓紧建成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利好的运行环境给建筑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要做到这些,行业的数字化能力将成为重要的基础。

数字化变革已经不是选择,而是唯一出路。在全球进入数字经济时代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在开展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改变了很多行业,比如制造业。制造业是与建筑业较为接近的一个行业,该行业的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产品生产的高度精益化,如特斯拉、苹果、波音等公司。相较之下,目前我国建筑业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率的现象依然存在,数字化仍在低位运行,建筑企业利润率普遍较低。要摆脱建筑业发展的窘境,就必须利用数字化手段,改变原有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促进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

但现阶段建筑业企业的利润率整体偏低,成本管控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2018年7月19日,《财富》(中文版)发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建筑业共有11家企业上榜,其中中国建企就占了7个名额。从营收规模来看,上榜的中国建企2017年平均营业收入是外国建企的1.65倍;但在盈利能力上,中国建企2017年的净利率为1.84%,外国建企的净利率为4.68%。可见,建筑业企业亟需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盈利能力。

BIM技术作为数字化转型核心技术,与其它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将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核心技术支撑。建筑产品的独特性,建造过程中按工序施工结算的特性,致使建筑工程建造过程标准化程度不高、流水施工不畅,这也是目前数字化技术大多只能服务于某一过程、某一环节,技术碎片化严重的重要原因。“BIM+云平台”“BIM与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人工智能”等集成应用,将改变施工项目现场参建各方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和管理模式,形成“BIM+项目管理”的创新管理模式。

在《建筑业企业BIM应用分析暨数字建筑发展展望(2018)》调查中显示,认为BIM技术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将成为未来趋势的比例高达74.5%。BIM技术已经逐步深入到包括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各个方面,BIM技术与管理的全面融合成为BIM应用的一大趋势。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BIM的应用从项目管理逐渐延伸到企业经营层面。

企业通过应用BIM技术,实现了企业与项目基于统一的BIM模型进行技术、商务、生产数据的统一共享与业务协同。保证项目数据口径统一和及时准确,实现了企业与项目的高效协作,提高了企业对项目的标准化、精细化、集约化管理能力。

此外,BIM技术也逐渐从施工阶段为主的应用向全生命期应用辐射。BIM作为载体,能够将建筑在全生命期内的工程信息、管理信息和资源信息集成在统一模型中,打通设计、施工、运维阶段的业务分块割裂、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实现一体化、全过程应用。

从数字技术的发展来看,随着物联网、移动应用等新的客户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普及,依托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服务端技术实现了真正的协同,满足了工程现场数据和信息的实时采集、高效分析、及时发布和随时获取,进而形成了“云加端”的应用模式。这种基于网络的多方协同应用方式与BIM技术集成应用,形成优势互补,为实现工地现场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实时协同与共享,以及对现场管理过程的实时监控都起到了显著作用。基于云计算的部署模式未来将主导BIM市场。BIM与项目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将提高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业务单元之间的数据集成和共享,有效促进技术、生产和商务三条管线的打通与协同,更好地支持方案优化,有力地保证执行过程中造价的快速确定、控制设计变更,减少返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大大降低合同执行的风险。

企业BIM应用现状及未来分析_2

02
—   建筑业BIM技术的应用环境   —  

1.BIM技术应用的政策环境
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近些年政府以及行管机构对BIM技术发展的重视力度持续加强。

2011年住建部发布《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第一次将BIM纳入信息化标准建设内容;

2013年推出《关于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的指导意见》;

2014年《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到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在设计、施工和运维中的全过程应用,探索开展白图代替蓝图、数字化审图等工作;

2015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中特别指出2020年末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新立项项目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90% ;

2016年发布《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BIM成为“十三五”建筑业重点推广的五大信息技术之首。

进入2017年,国家和地方加大BIM政策与标准落地,《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7》将BIM列为信息技术之首。

国务院于2月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到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3月发布《“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和《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于5月发布《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提到采用 BIM 技术或者装配式技术的,招标文件中应当有明确要求:建设单位对承诺采用 BIM 技术或装配式技术的投标人应当适当设置加分条件;《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提到从深化设计、施工模拟、预制加工、进度管理、预算与成本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方面,提出建筑信息模型的创建、使用和管理要求。

交通运输部于2月发布《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提到到2020年在基础设施智能化方面,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在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规划、设计、建设、施工、运营、检测维护管理全生命周期的应用;3月发布《关于推进公路水运工程应用BIM技术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函提到推动BIM在公路水运工程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

2018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了对应的落地政策,BIM类政策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地域和行业扩散、应用方向明确、应用支撑体系健全的发展特点。政策发布主体从部分发达省份向中西部省份扩散,目前全国已经有接近80%省市自治区发布了省级BIM专项政策;大多数地方政策会制定明确的应用范围、应用内容等,有助于更好的约束BIM应用方向,评价BIM应用效果;同时更多的地区明确了BIM应用的相关标准及收费政策,有效的支撑了整体市场的活跃。

2019年,关于BIM政策的发文更加频繁,上半年共发布相关文件6次。2月15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要点指出推进BIM技术集成应用。支持推动BIM自主知识产权底层平台软件的研发。组织开展BIM工程应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进一步推进BIM技术在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全过程的集成应用。3月7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印发2019年部机关及直属单位培训计划的通知》,将BIM技术列入面向从领导干部到设计院、施工单位人员、监理等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3月15日发改委与住建部联合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理体系。大力开发和利用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努力提高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水平,为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业务提供保障。3月27日住建部发布“关于行业标准《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指出:装配式内装修工程宜依托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实现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和专业协同,保证工程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与质量可追溯性。4月1日,人社部正式发布BIM新职业: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4月8日、9日住建部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制图标准》、国家标准《建筑信息模型设计交付标准》的公告。进一步深化和明晰BIM交付体系、方法和要求,为BIM产品成为合法交付物提供了标准依据。

行业在推行BIM技术初期重点在概念和标准政策体系的建立,2014年后逐步深入到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的全过程应用层面,硬性要求应用比率以及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同时开始上升到管理层面,开发集成、协同工作系统及云平台,提出BIM的深层次应用价值,如与绿建、装配式及物联网的结合,BIM+时代到来,使BIM技术深入到建筑业的各个方面。
 
2.BIM技术应用的市场环境
与全球建筑业市场规模的稳定增长相比,全球建筑业信息化发展十分缓慢。根据2019年英国国家BIM报告调研数据,62%被调研者认为目前在采用数字技术方面,建筑业落后于其他行业。另一方面,建筑业信息化的需求却十分强烈,70%被调研者认为建筑业不采用数字化工作方式的人将会被淘汰;至于被淘汰的时间,82%被调研者认为到2030年,建筑业的运作方式将和现在产生巨大的变化。此外,根据美国联合市场研究(Allied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全球BIM市场》报告,2018年的全球BIM市场规模约为53.5亿美元,到2022年,预计全球BIM市场收益将达到11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21.6%。受益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和政府强制使用BIM的支持性法规,亚太地区的市场需求将领涨全球,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国家,持续大规模建设工程为BIM带来巨大的市场前景。

与庞大的建筑市场规模不相匹配,我国建筑业信息化处于极低水平。2014年,我国建筑业信息化率仅为0.03%,远低于国际建筑业信息化率0.3%的平均水平。以当前极低的信息化率估算(假设达到0.05%),2018年建筑业信息化市场规模也只有区区117.5亿元。若以全球0.3%的建筑信息化率估算,则2018年中国建筑信息化产业的市场空间约为705亿,国内建筑业信息化空间巨大。

当前,我国BIM市场处于开始发展阶段,规模小,但空间很大。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三个省市(上海、广东、浙江)发布了关于BIM收费的相关政策,用于指导地方的BIM收费标准。依据BIM应用深度,建筑工程中的BIM收费标准最高可达50元/平方米,若以平均30元/平方米推算,2018年中国BIM市场空间可达628亿元。而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我国2018年我国BIM市场规模为46.31亿元,不到市场空间的十分之一。

随着以BIM为核心,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建筑行业的信息化还面临着新的变化。上述变化为建筑行业信息化带来了极大的机会,信息化的范畴从过去的二维图纸进化到三维模型、从管理系统延伸到现场感知、从流程管理提升到数据采集,全新的BIM软件和物联网设备存在极大的市场空间。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一项调查指出:建筑行业的科技研发投入不到1%,远远落后于汽车业的3.5%、航空业的4.5%。而制造业过去二十年最大的投入就是模拟生产和自动化设备,参照该比例,建筑业的科技研发投入如果能够达到3%,则意味着将会迎来约7000亿的市场空间!
 
3.传统技术与管理需求矛盾的日益突出
随着工程体量的快速增长,对工程的复杂度和工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技术与管理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筑工地是环境复杂、人员复杂的区域,存在施工地点分散、施工安全管理难、文明施工监管难、人员管理难、调查取证难等特点,政府监管部门很难有足够的人员巡查管理工地现场。

现阶段我国建筑业企业在管理方面面临最普遍的问题就是项目数据和企业数据互不相通,企业要想真正实现项目的精益管理举步维艰。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者之间的工程数据流通不及时、不准确、不高效,导致工期延误、工程质量无法得以保证。企业没有云存储技术,当相关人员想要获取某些数据时,不能及时得到,只能通过邮件传递,而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主管篡改数据现象普遍,不能保证数据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无论是工地精细化管理的内在需求还是当代先进技术快速发展和综合应用的外在动力,建筑业都存在着向更加集成统管理、高效协同工作以及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智慧化方向发展的驱动力量。

解决项目管理中的种种顽疾,就需要新理念以及新技术的支撑,能够有效帮助建筑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使企业真正实现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当前科技发展趋势,作为传统行业的建筑业,其发展趋势必然是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

“十三五”时期,建筑业将全面提高建筑业信息化水平,着力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建筑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建成一体化行业监管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利用水平和能力将明显提升。随着建筑业对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化建设越来越趋向具体工程项目的落地应用,即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改变传统管理方式,实现传统施工模式的变革,使施工现场更智慧。

企业BIM应用现状及未来分析_3

03
—   建筑业BIM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 

1.BIM技术应用的发展
这些年,随着BIM应用环境的不断完善,BIM产品的逐步成熟,BIM应用的价值逐步显现,BIM应用正在进入到BIM3.0阶段。在这期间建筑业企业的BIM应用发展主要呈现出三大特征。

(1)从施工技术管理应用向施工全面管理应用拓展
BIM技术的载体是模型,所以在施工阶段的应用也是从模型最容易产生价值的技术管理应用开始的。经过这些年的应用实践,BIM应用以专业化工具软件为基础,逐步在深化设计、施工组织模拟等技术管理类业务中得到应用。按照项目管理“技术先行”的管理特征,技术管理成果和其它管理融合更有利于BIM技术的优势发挥和价值实现。

因此,BIM技术不再单纯地应用在技术管理方面,而是深入应用到项目各方面的管理,除技术管理外,还包括生产管理和商务管理,同时也包括项目的普及应用以及与管理层面的全面融合应用。在过去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施工企业已经对BIM应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BIM技术的认识也更加全面。在此基础上,企业强烈需要通过BIM技术与管理进行深度融合,从而提升项目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过去两年的报告调研结果显示,认为BIM技术将与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的观点占比均超过了70%。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应证了多方协作更有利于BIM技术价值优势的体现,并且通过应用部门的增加可以均摊BIM应用投入的整体成本。

(2)从项目现场管理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延伸
在近些年的BIM应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BIM应用不断深入的同时,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延伸。过去,BIM应用主要聚焦在项目层面,解决项目不同业务岗位的技术问题,同时与项目管理业务集成应用,提升管理和协同效率。随着BIM应用的深入,逐渐形成从项目现场管理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延伸的趋势。企业通过应用BIM技术,可实现企业与项目基于统一的BIM模型进行技术、商务、生产数据的统一共享与业务协同;保证项目数据口径统一和及时准确,可实现公司与项目的高效协作,提高公司对项目的标准化、精细化、集约化管理能力。

一方面,施工企业在对项目的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其核心主要集中在公司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项目信息,信息填报的滞后情况普遍存在,甚至有项目管理者擅自篡改数据的现象发生。对企业而言,项目就像是一个个信息孤岛,其全部信息无法得以实时掌握。BIM技术在项目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的现场管理方式,可以更加及时、准确的记录并反映施工全过程信息,为公司实现集约化经营提供数据上的保障。

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在传统的管理过程中,制定的整体管理体系往往难以落实到项目层面,主要原因是公司难以对每个项目的所有过程全部监管到位,大多都只能停留在对可衡量的结果进行管理,对于例如质量、安全这种重点在对过程项进行的管理难度非常大。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对项目管理过程的全程跟踪,实现公司整体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实,并且有据可查、有理可依。

(3)从施工阶段应用向建筑全生命期辐射
随着BIM技术在施工阶段应用价值的凸显,BIM应用正形成以施工应用为核心,向设计和运维阶段辐射,全生命期一体化的协同应用。BIM作为载体,能够将项目在全生命期内的工程信息、管理信息和资源信息集成在统一模型中,打通设计、施工、运维阶段分块割裂的业务,解决数据无法共享的问题,实现一体化、全生命期应用。

与设计阶段相比,施工阶段所产生包括人员、时间、财物等方面的成本投入相对更多。这些年施工企业在应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BIM技术解决了很多设计阶段影响正常施工进度的问题,如果能在设计阶段将这类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节省项目投入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这就要求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和经济性的需求,进行风险预控、管理前置,便于后期施工安全、有序进行,并且有利于降低项目建造成本,保证按期交付高品质产品。

现阶段很多业主单位不但要求施工阶段应用BIM,还要求交付BIM竣工模型,以便于后期运营维护应用。在运维阶段,基于统一的竣工交付BIM模型关联各种图纸、设备信息,保证运维的数据和资源的准确和集中管理。同时,基于模型构件,通过物联网采集并集成动态运维信息,保证各种设施的可视化管理和正常运行,大大减少运维工作量,提升运维效率与科学性,从而实现运维成本的降低。

2.BIM技术应用的推广
新技术的发展一定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寻,基于编写组成员多年以来持续对行业进行的调查总结与研究分析,总结出BIM技术的推广应用,企业需求是牵引,政策是引导,价值是基础,平台软件是工具。

政策的引导方面,我国的BIM标准已经初成体系,但与BIM应用领先的国家仍存在差距。随着国家层面的BIM标准陆续出台并逐步完善,地方性标准以及不同专业标准也相继成型,再加上企业自身制定的BIM实施导则,将共同构成完整的标准体系,指导BIM技术科学、合理的良性发展。同时,BIM的发展也将影响着政府监管方式的改变。BIM越来越普及的应用是政府开放信息平台、实行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随之而来的“互联网+”、智慧城市、绿色建筑、参数化设计,对政府监管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应用的价值方面,新技术的革新都将伴随模式的变革,而BIM在项目的落地不仅仅是把模型建好、把数据做出来,更重要的是结合项目的管理,融入现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强结合,进而优化流程和制度。BIM的协作可以将管理前置,降低风险,让上下游各方直接受益。基于BIM平台的信息交互方式使得项目管理各参与方信息共享和透明,将原来各自为利的状态转化为追求项目成功的共同利益,从而实现各自最大利益化,推动管理模式的革新与升级。

平台的选择方面,BIM的数字化属性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技术、智能技术具有天然结合优势,这为搭建多方数据信息协同的应用平台提供了支撑。推动企业BIM应用发展将会经历一段过程,在选择BIM平台时就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企业应用项目数量的不断积累,BIM平台的信息数据安全就将成为企业最为关心的一大问题。从整个行业角度看,所有工程信息的数据安全甚至需要提升到国家层面来看待。这就要求我们应用自主研发的图形平台,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企业BIM应用现状及未来分析_4

04
—   建筑业BIM应用情况总结   — 

针对近三年进行的建筑业企业BIM应用情况调查,编写组总结了这些年企业在BIM应用过程中的一系列规律,下面我们对这些规律进行总结归纳及具体化描述。

第一,对于企业而言,制定有效的BIM应用规划是落实BIM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从调查结果上看,BIM应用规划做的越具体明确的企业,其BIM应用效果相对越好,这也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企业在制定BIM应用规划时,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根据企业特点和应用需求,以及公司的转型战略,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BIM应用规划,做到有目的、有目标,按节奏、分步骤的推进企业BIM技术应用的有序发展。

第二,BIM人才是企业推行BIM应用的基础条件。在近三年的调查结果中显示,缺乏BIM人才均排在阻碍企业BIM发展的问题之首,可见培养BIM人才是企业最急迫需要解决的事情。对此,企业可以从加强BIM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合理的BIM人才知识结构体系、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等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解决此类问题。

加强BIM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实现专业性BIM人才逐渐向既懂技术和管理又懂BIM的复合型人才转变。BIM人员要学管理,管理人员要学BIM,将BIM技术成为专业岗位的必备技能。现阶段,企业培养掌握BIM技术本身能力的人员相对容易,但人员在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掌握难度相对更大,通常需要长期的项目实践经验的积累。所以企业在BIM人才建设工作中,要借助现有具备BIM技术能力的人员以及外部BIM咨询或BIM软件商的力量,着重培养懂施工技术和管理的人员学习BIM技术,来补强企业的BIM人才队伍。

BIM人才的培养,不需要每个人都拥有全面能力,需要结合岗位需要分层级和业务领域培养BIM人才知识结构体系,例如总工层面要有BIM应用的整体战略规划能力,BIM经理层面要有BIM应用策划能力,专业岗位工程师要有操作BIM软件和系统的能力。BIM人才的发展不能与企业人才培养发展机制分割开,而要与专业岗位的职业发展通道相融合。合理规划人才发展的职业通道,才能让更多复合型人才与专业人才成长和涌现。

第三,完善BIM应用相关机制的建设对于行业BIM应用的良性发展至关重要。BIM应用需要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密切协调,建立横向、纵向的工作体系和联动机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企业需要重视BIM应用在企业管理标准化过程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有必要通过BIM应用,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形成基于BIM技术的创新型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完善激励机制也是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推广BIM应用,企业应该建立创新、奖励与绩效评价等长效机制,确保具备主动应用BIM技术的动力。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通过考核、评价、奖励及惩罚的闭环流程,构建收益分配制度,实现企业BIM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企业管理需要建立统一的平台来支撑。数据不能是分散、割裂的,从数据集成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更迫切需要建立企业BIM平台,横向打通项目全生命期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纵向与项目和岗位的BIM应用相集成。在使得作业层应用BIM提升效率的同时,数据也可以在云端平台上积累形成,企业可以实时获得真实有效的数据,并基于数据驱动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通过企业BIM平台的构建,建立和形成企业的公共数据库,例如BIM构件库和标准化部品部件库等,形成企业的数字资产。通过企业BIM平台,实现企业各级组织在项目各阶段的任务协同、业务协同、数据协同,支撑生态系统的构建,进而实现产业链各方的共享协作,构建多方共赢、逐步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平台。同时,企业要提升风险意识,兼顾信息安全特别是国家层面的信息安全,鼓励应用国产BIM软件及平台。

企业BIM应用现状及未来分析_5

05
—   建筑业BIM应用发展的展望   — 

在上小节中我们总结了现阶段建筑业企业BIM应用的普遍规律,企业在推行BIM发展过程中,需要迅速找到有效的方法,更有针对性的推进BIM技术落地的步伐,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路径,“双速IT”可以更好的解决现阶段以BIM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在企业中的推动,进而为建筑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赋能。同时,“双速IT”模式的驱动也将成为企业未来BIM应用发展的主要趋势。
 
1.双速IT架构帮助企业灵活应对BIM应用的落地与创新
以BIM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已经加快了建筑业企业的创新步伐,为此很多企业已经被迫大幅提高IT体系对业务变革和创新的支持要求。但是,再造企业的整个IT架构总是面临着不可估量的高风险、高投资和高成本,而且此类变动本身也是成本高昂且旷日持久的过程。对此,企业可以选用双速IT架构的方案来应对。

双速IT架构包含两个并行的IT体系。其中一个体系是“敏捷IT”体系,往往用于诸如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物料管理等面向前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追求敏捷快速、随需应变。各种数据的查询、计算及处理等应用逻辑经由敏捷开发形成一个个可独立维护更新的服务(微服务),并视业务逻辑需要组装成更复杂的业务流程,供不同业务部门调用。另一个体系则是“传统IT”,通常用于诸如ERP、供应链管理等偏后台的核心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注重稳定可靠和成本控制。两个体系之间的数据交换等交互,往往借助一个集成的中间件平台,采用松耦合的方式实现。
 
2.打造双速IT有助于改善企业整体运作效率
建立双速IT中的“敏捷IT”可能是整个IT组织敏捷转型的开始。“敏捷IT”体系通常专注基于业务的管理流程,以及为了提升业务管理水平要求而需要迅速调整的流程。在很多情况下,“敏捷IT”体系所倡导的敏捷工作方式甚至会对“传统IT”体系内的开发及管理人员产生极大的触动,促使他们思考如何优化“传统IT”体系工作方式,从而加快整个IT体系向更敏捷有效的相应业务诉求的方向转型。“敏捷IT”也会影响与IT互动紧密的业务部门,并倒逼业务向更高效敏捷的方式转变。而且,这种转变还需要对交付模式进行改变,以便支持快速的交付周期,同时管控部门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双速IT架构将更好的服务于建筑业企业对BIM应用工作推进的诉求,从而帮助企业更迅速的实现数字化转型
来源:广联达新建造
仅作分享交流
扫码加入筑龙学社  ·  BIM微信群 为您优选精品资料,扫码免费领取
分享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
请点击右上角按钮 ,选择 

 发表于2019-10-31   |  只看该作者      

2

企业BIM应用现状及未来分析

一枚工程er

河北 唐山 | 建筑施工

11 关注

999+ 粉丝

586 发帖

102 荣誉分

该博主未添加简介

猜你爱看

添加简介及二维码

简介

还可输入70字

二维码(建议尺寸80*80)

发站内信息

还可输入140字
恭喜您已成功认证筑龙E会员 点击“下载附件”即可
分享
入群
扫码入群
马上领取免费资料包
2/20